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生活讀經。哈3:1-19】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哈3:17-19上)
------------
哈巴谷書第三章是一個禱告的詩歌, 結構如下:
引言: 先知求復興上帝的作為(3:1-2)
想像神過去的作為(3:3-15)
1. 神的蒞臨—天下被影響(3:3-6)
2. 神的顯現—萬物被戰抖(3:7-11)
3. 神的行動—列國被震動(8-15)
結語: 先知的信心宣告(三16-19)
面對是非顛倒的社會, 國家的危機日深, 先知求神憐憫, 卻領受神要用巴比倫人來懲國民(第一章), 繼而領受犯境的外敵終要自食其果(第二章), 但先知尋問神的目的不在於此, 而在於神的國和兒女們的復興, 這是第三章的禱告的目的(3:2)。
禱告裏, 在回想從前的作為中, 先知看見了神在不同處境蒞臨的場境(3:3-6), 每一次都顯出過的威榮(3:7-11), 萬國被震動的事實(3:8-15, 特別是出埃及過紅海的作為), 他信服了, 他不再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 因此用信心宣告, 即使目前有困難, 即使看似沒有出路, 他相信在神的同在中, 他可以繼續持守主的道, 走主的路。
很多年前, 有弟兄因遭遇感情上的打擊, 心靈痛苦萬分, 埋怨神不愛他, 沒有去教會聚有大半年了, 並在那些日子放縱自己, 一天晚上牧師領了六、七個弟兄姊妹探望他, 一同為他祈禱, 離開時又提醒他重溫信主以來神對他的作為, 鼓勵他要等候神的作為, 那天晚上, 弟兄躺在牀上沒有入睡, 回想信主以來的經歷, 神的保守和帶領,…, 看著天上明月, 他醒悟過來, 神沒有離開他, 神的靈再次充滿他的心, …, 他再一次回到教會, 直到今天, …, 這些年間, 神復興了弟兄, 因為弟兄聽到了神的話語: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穩行在高處。」
這話是真的, 這是我的見證。
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
因信得生。【生活讀經。哈2:1-20】
因為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快要應驗,並不虛謊。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義人因信得生」。(哈2:3-4)
------------
哈巴谷書第二章是一個異象,[1] 這異象回應了第一章先知對神提出的第二個問題, 那就是神終會對付這些迦勒底人, 但這不是馬上發生的事, 所以告訴先知要寫下來(2:2-4), 並應許相信神的人可以得生命。2:5-20就是神要先知寫下來, 有關神會怎樣對付迦勒底人(巴比倫)的應許。[2]
因信得生, 表面上是神回應了先知的提問, 然而先知書的對像重來都不是外邦人, 也無意預告外邦國度的興衰, 有關的論述其實只有一個目的, 就是告訴神的兒女們要從那些不信從神的人身上有所警剔, 所以與其說, 2:5-20節是宣告巴比倫人有一日因為那五大罪狀遭禍, 不如說是提醒神的兒女們, 要注意怎樣活出「因信得生」的生命。[3] 而事實上這正是當時約雅敬王治下許許多多神的子民百姓正在犯的罪! 先知書的目的不在將來, 而在當下,[4] 人聽見先知的宣告, 就是聽到神在說話, 就認罪悔改, 要學習跟從, 然後應許才會成就, 復興才會來到。
是的, 神的應許必然實理, 並且「快要應驗,並不虛謊。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2:3)」, 重點不是告訴我們惡有惡報, 而是告訴每一個憑信而活的, 怎樣活出「因信得生」的生命, 畢竟「義人」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有的一個虛名,[5] 而是因為你做了甚麼, 可以隨時見證神的真實、慈愛與大能的一個見證, 今天我們活出了這個生命了嗎? 還是仍然按著自己的喜好, 我行我素, 然後見惡人仍然當道時, 就埋怨神, 甚至離開神!
------------
哈巴谷書第二章是一個異象,[1] 這異象回應了第一章先知對神提出的第二個問題, 那就是神終會對付這些迦勒底人, 但這不是馬上發生的事, 所以告訴先知要寫下來(2:2-4), 並應許相信神的人可以得生命。2:5-20就是神要先知寫下來, 有關神會怎樣對付迦勒底人(巴比倫)的應許。[2]
因信得生, 表面上是神回應了先知的提問, 然而先知書的對像重來都不是外邦人, 也無意預告外邦國度的興衰, 有關的論述其實只有一個目的, 就是告訴神的兒女們要從那些不信從神的人身上有所警剔, 所以與其說, 2:5-20節是宣告巴比倫人有一日因為那五大罪狀遭禍, 不如說是提醒神的兒女們, 要注意怎樣活出「因信得生」的生命。[3] 而事實上這正是當時約雅敬王治下許許多多神的子民百姓正在犯的罪! 先知書的目的不在將來, 而在當下,[4] 人聽見先知的宣告, 就是聽到神在說話, 就認罪悔改, 要學習跟從, 然後應許才會成就, 復興才會來到。
是的, 神的應許必然實理, 並且「快要應驗,並不虛謊。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2:3)」, 重點不是告訴我們惡有惡報, 而是告訴每一個憑信而活的, 怎樣活出「因信得生」的生命, 畢竟「義人」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有的一個虛名,[5] 而是因為你做了甚麼, 可以隨時見證神的真實、慈愛與大能的一個見證, 今天我們活出了這個生命了嗎? 還是仍然按著自己的喜好, 我行我素, 然後見惡人仍然當道時, 就埋怨神, 甚至離開神!
符錄: 哈巴谷書第二章的分段結構: 1. 期待上主的回應:「要觀看」(2:1) 2. 上主的回應:「要寫」(2:2-4) 因信得生的應許。 3. 不義的結局: 「要相信」(2:5-20) (i). 禍哉! 不安本位的(2:5-8) (ii). 禍哉! 積蓄不義之財的(2:9-11) (iii). 禍哉! 以罪孽建立的(2:12-14) (iv). 禍哉! 使人敗壞的(2:15-17) (v). 禍哉! 敬拜偶像的(2:18-20) |
[4] 先知從來都不是「未卜先知」,
而是神的「代言人」(navi,
見出7:1), 是forth-telling, 而不是fore-telling。可惜的是, 聽到先知話語的人沒有改變, 結果主前586年, 以色列國被亡了, 聖殿被燒了, 城場被拆了, 神子民被擄了!
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你們總是不信【。生活讀經。哈1:1-17】
耶和華說:你們要向列國中觀看,大大驚奇;因為在你們的時候,我行一件事,雖有人告訴你們,你們總是不信。(哈1:5)
------------
哈把谷書第一章敘述了先知兩番向神提問及神的兩番回應, 那時約為605前後,[1] 北國以色列已亡, 南國猶大在約雅敬王管治中, 是非顛倒, 義人受屈, …所以先知問「耶和華啊!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 律法放鬆,公理也不顯明;惡人圍困義人,所以公理顯然顛倒(1:2-4)」, 然後神的回應是:「…我必興起迦勒底人,…(1:5-11)」; 先知顯然對這答案不滿, 所以他追問「…行詭詐的,你為何看著不理呢?惡人吞滅比自己公義的,你為何靜默不語呢?(1:12-17)」
為甚麼先知不滿足神對他的回應? 因為神竟然用迦勒底人來制服惡人, 怎可能呢? 止息國中的不義為甚麼要用迦勒底人? 迦勒底人已滅了不少國家, 猶大也會不保的啊![2]
「你們總是不信。(1:5)」,[3] 問題的根源不在耶和華無視猶大國的狀況, 而是神的子民無視神的話語, 所以猶大國將要經歷列國的同一命運! 今天相信耶穌的人也常埋怨為甚麼神沒有按應許賜豐盛生命(約10:10), 沒有經驗凡事興盛, 身體興盛的應許(約叁2), 甚至所遭遇的是每況愈下,…
有信徒夫妻經常因事吵鬧, 要分居, 鬧離婚, 好了, 經牧者的排解, 禱告, 和解了, 但未幾, 問題重現, 他們埋怨為甚麼耶穌沒有賜福他們的婚姻, 上帝不聽禱告嗎? 上帝聽了禱告, 只是他們沒有聽上帝的話, 他們不相信上帝會祝福每一個婚姻, 繼續認定他們的結合終要分開告終, …,
今天我們禱告了, 我們相信神要按他的應許賜下豐盛嗎? 我們還在埋怨嗎? 先知今天也對我們指出問題在於「你們總是不信。」
------------
哈把谷書第一章敘述了先知兩番向神提問及神的兩番回應, 那時約為605前後,[1] 北國以色列已亡, 南國猶大在約雅敬王管治中, 是非顛倒, 義人受屈, …所以先知問「耶和華啊!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 律法放鬆,公理也不顯明;惡人圍困義人,所以公理顯然顛倒(1:2-4)」, 然後神的回應是:「…我必興起迦勒底人,…(1:5-11)」; 先知顯然對這答案不滿, 所以他追問「…行詭詐的,你為何看著不理呢?惡人吞滅比自己公義的,你為何靜默不語呢?(1:12-17)」
為甚麼先知不滿足神對他的回應? 因為神竟然用迦勒底人來制服惡人, 怎可能呢? 止息國中的不義為甚麼要用迦勒底人? 迦勒底人已滅了不少國家, 猶大也會不保的啊![2]
「你們總是不信。(1:5)」,[3] 問題的根源不在耶和華無視猶大國的狀況, 而是神的子民無視神的話語, 所以猶大國將要經歷列國的同一命運! 今天相信耶穌的人也常埋怨為甚麼神沒有按應許賜豐盛生命(約10:10), 沒有經驗凡事興盛, 身體興盛的應許(約叁2), 甚至所遭遇的是每況愈下,…
有信徒夫妻經常因事吵鬧, 要分居, 鬧離婚, 好了, 經牧者的排解, 禱告, 和解了, 但未幾, 問題重現, 他們埋怨為甚麼耶穌沒有賜福他們的婚姻, 上帝不聽禱告嗎? 上帝聽了禱告, 只是他們沒有聽上帝的話, 他們不相信上帝會祝福每一個婚姻, 繼續認定他們的結合終要分開告終, …,
今天我們禱告了, 我們相信神要按他的應許賜下豐盛嗎? 我們還在埋怨嗎? 先知今天也對我們指出問題在於「你們總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