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31日 星期六
51.《與誰同行?》(王上22:41-53)
---------
50.《信得太遲》(王上22:29-40)
49.《吉即是凶? 凶即是吉!》(王上22:13-28)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48.《誰是上帝? 誰是神?》(王上22:1-12)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47.《誰是誰的敵人?》(王上21:17-29)
亞哈對以利亞說:「我仇敵啊,你找到我嗎?」他回答說:「我找到你了;因為你賣了自己,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上21:20) |
「你起來, 去見住撒馬利亞的以色列王亞哈…」(18),
以利亞又再出場了, 這一次是去斥責亞哈王行了殺人奪地的事, 這一次亞哈始而憤怒, 後卻苦惱, 為甚麼呢?
A. 以利亞被差, 宣告亞哈家的咒詛, 17-24
B.
以利亞領受, 王因自卑禍可延後, 25-29
「我仇敵啊,你找到我嗎?」(20),
在亞哈王眼中,以利亞是他的敵人,所以這一天,當亞哈王正在拿伯的葡萄園高高興興地接收園子時,看見以利亞來到, 就擘頭說出這話, 不過因為他自己情知殺人奪園的事, 心裏有虧, 所以才有「你找到我嗎?」這種慌張失措的話, 果然以利亞直斥其非; 本來說甚麼「你賣了自己,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20下)芸芸也就罷了, 因為以利亞總是這樣罵他(這也是作者其後加入25-26兩節編者話的原因); 然而這一次, 亞哈聽到的更是有關自己的家將會步耶羅波安王朝和巴沙王朝的後塵, 他當然知道那兩個前朝家族在亡國時怎樣被人蹧踐的事實; 當聽到同樣的事將要在自己身上發生時, 亞哈屈服了, 然後禁食, 身穿麻布, 就因為他的一刻自卑, 得蒙神憐憫, 可以在有生之年, 仍然作王, 可惜他沒有因此痛改前非, 最終仍要在戰陣上身亡(見22章)。
誰是誰的敵人?
從數年前開始,當以利亞對他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17:1),以至旱災過了三年半後,再遇以利亞時,以利亞斥責他說:「使以色列遭災的不是我,乃是你和你父家;...」(18:18)。甚至在迦密山上,當著所有人面前對他說:「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若耶和華是神,就當順從耶和華」(18:21),每一次,以利亞都是沖著他,不留情面地指控他,亞哈也因此對他恨之入骨。以利亞真是亞哈的敵人嗎?
敵人會叫人得福嗎?
會幫助人,
建立人嗎?
仇敵只會攻擊人, 迫害人, 破壞人和神的關係, 只會拆毀, 只會害人; 然而, 以利亞每一次出場其實都在幫助亞哈, 建立他, 甚至為他(和他治下的以色列國)帶來祝福, 相反, 亞哈自己所言所行, 卻一而再在做成各種破壞, 這見諸於他在殺害先知事件中(人和人的關係被破壞), 在拜巴力和亞舍拉的行為中(人和神的關係被破壞), 在亞蘭王入侵事件中(國家被破壞), 在拿伯事件中
(拿伯被害); 所以, 以利亞不是亞哈的敵人, 亞哈的真正敵人, 其實是他自己!
誰是誰的敵人?
神的話語有時叫人費解, 不是因為其中有甚麼高深莫測的奧秘, 只因神的話語沒有事事按人心意說出, 才使人費解, 甚至成了逆耳之言, 說話不中聽的人真的是我們的敵人嗎, 還是那些說話合我們心意的人?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凶惡。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太6:13) |
46.《誰殺了誰?》(王上21:1-16)
亞哈對拿伯說:「你將你的葡萄園給我作菜園,因為是靠近我的宮;我就把更好的葡萄園換給你,或是你要銀子,我就按著價值給你。」 (王上
21:2) |
「這事以後, 又有一事」(1a), 甚麼事以後呢? 那是前文有關先知斥責亞哈王輕易放走亞蘭王的事, 說明拿伯的葡萄園事件實與那先知的話語有密切關係。
A.
拿伯的葡萄園。1-7
A1 拿伯拒賣先人地, 1-4
A2 為何臥床不吃飯, 5-7
B. 拿伯的被打死。8-16
B1 亞哈王宣告禁食, 8-14
B2 亞哈得到葡萄園, 15-16
拿伯拒賣先人地 (1-4):拿伯拒絕賣地, 因為按照律法規定, 各家都要努力保存先人留下的產業, 因為拿伯敬畏耶和華, 所以雖然亞哈用高價或更好的地作價, 他都拒絕。
為何臥床不吃飯 (5-7):王后耶洗別得知亞哈因得不到拿伯的葡萄園而悶悶不樂, 就提出亞哈既是王, 沒有理由得不到那地, 聲稱可以為王得到那地。
亞哈王宣告禁食 (8-14):原來耶洗別用的方法竟然是公開坑害拿伯, 藉宣告禁食和叫拿伯坐高位, 實是以此堆砌拿伯圖謀叛亂的罪名, 然後叫兩個匪徒誣告拿伯的不軌園謀, 然後聚眾打死拿伯。
亞哈得到葡萄園 (15-16):就這樣, 亞哈不用付出任何費用, 就把拿伯的葡萄園取過來, 得了他的產業了!
誰殺了誰?當讀者看畢王上21:1-16的經文,都會明白,表面上是兩個匪徒殺死了拿伯,實質上是耶洗別殺死了拿伯,為什麼呢?為要幫助亞哈奪取拿伯的葡萄園,列王紀報告這事就是要告知讀者這事實嗎?
是的, 然而列王紀可能更想要告訴我們,真正殺死拿伯的人是亞哈,因為他起了要奪取拿伯的葡萄園這念頭才會有耶洗別的冒充王寫信一事,所謂「百仁非我所殺,卻因我而死。」(之後以利亞斥責亞哈,也支持這說法, 見21:19)。
然而,從列王紀開始敘述這事時,加入這片語「這事以後,又有一事⋯」(21:1),和之後以利亞對亞哈的宣告看,「誰殺了誰?」的答案其實是亞哈殺了自己!因拿伯葡萄園這事是緊接亞哈王放走亞蘭王便哈達一事之後發生的,而那事的後果是先知對王說:「耶和華如此說:『因你將我定要滅絕的人放去,你的命就必代替他的命,你的民也必代替他的民。』」
(20:42)!
也許列王紀還要告訴讀者「誰殺了誰?」另一個答案,就是以色列人殺死了以色列人!是以色列人容許這些事一而再發生,才會最終叫以色列人亡國,被擄他方,遠離應許地!
誰殺了誰?拿伯葡萄園事件今天仍然繼續發生,若我們仍是視若無睹,我們也會成為殺死自己的兇手!我們會做些什麼來阻止這些事情的繼續發生嗎?還是讓這些事繼續蠶食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教會,我們的家, 我們自己?
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