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羅8:16)
|
「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並不是欠肉體的債去順從肉體活著」(12),說明過生命的改變唯靠「聖靈的律」後,保羅還有更多關於「聖靈的律」的講論。首先,他在此指出,聖靈的律帶領基督徒有能力不去順從肉體行事。
A. 同證是神的兒女,12-17
B. 享神兒女的榮耀,18-21
C. 虛空人生有盼望,22-25
同證是神的兒女(12-17):
因為認識「聖靈的律」,保羅知道要治死身體的惡行過新生活,必須要倚靠聖靈,他更指出,當人順服聖靈的引導,就可真正經驗作神兒女的福份,因為「聖靈和信徒同證」神的兒女這身份。[1] 雖然前文提及人信主後要作義的奴僕,但那只是一個比喻說法,因為作為神的兒女,每一個信徒都可以像耶穌一樣向神呼叫「阿爸!父」(阿蘭語abba,當時猶太人稱呼自己父親的方式)。我們作為神的兒女不再是一種知識,而是我們每天都可以經歷的生活。
享神兒女的榮耀(18-21):
羅馬時代的基督徒常因為相信耶穌受苦,輕則生活受影響,嚴重者會被捕下監。[2] 然而,因著聖靈的律,保羅在此提醒讀者,現在的苦楚(因信主而有的)與將來要看見的榮耀相比實在不足介意(18),因為基督徒可以用「仰望的法則」去看神的榮耀彰顯,因為這是神的心意,[3] 因為藉著「聖靈的律」,門徒(受造之物)因此可以脫離「敗壞的轄制」(21a,就是上一章提及的「罪的律」),並享受作神兒女的福。
虛空人生有盼望(22-25):
第22節開始處原文有γὰρ (gar)「因為」這連接詞,所以這一節應讀作:「因為我們知道…」,意思是說明「人生在世都要面對歎息和勞苦」是眾人皆知道的事實,然後在第23節更指出就連信徒都不能幸免地要「服在虛空之下」!(所謂「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指的就是每一個信徒)。
人生在世無論如何都要面對虛空的人生,都不能得著心靈的真正滿足,是眾人皆知的,並非保羅創見,這是聖經中傳道書的講論(見「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1:2-18)[4]。基督徒也要像不信的人一樣在虛空人生中等待死亡嗎?
「我們得救在乎盼望…」(24),信徒在虛空的人生中的確一樣要等待,等著去看未發生的事來臨,但信徒的等是有盼望的,與不信者的虛空的等不同,保羅在24-25節提醒我們,基督待的等待是大有盼望的(參15:13),甚至是信徒得救的原因,是信徒面對苦楚人生的的動力。這是甚麼道理?這是「聖靈的律」,因為「盼望」(或簡稱作「望」,hope)實是「因信稱義」的一個重要部份,因為我們都相信耶穌必會再臨,這是我們所「盼望」的,這是聖靈把神的愛澆灌給我們的原因(參5:3-8)。
【祈禱】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15:13)
主啊,感謝你的恩典揀選,叫我得著永生,人生有了盼望,並且因著聖靈給我的能力,在人生長河中活出大有盼望的人生。
A. 同證是神的兒女,12-17
B. 享神兒女的榮耀,18-21
C. 虛空人生有盼望,22-25
同證是神的兒女(12-17):
因為認識「聖靈的律」,保羅知道要治死身體的惡行過新生活,必須要倚靠聖靈,他更指出,當人順服聖靈的引導,就可真正經驗作神兒女的福份,因為「聖靈和信徒同證」神的兒女這身份。[1] 雖然前文提及人信主後要作義的奴僕,但那只是一個比喻說法,因為作為神的兒女,每一個信徒都可以像耶穌一樣向神呼叫「阿爸!父」(阿蘭語abba,當時猶太人稱呼自己父親的方式)。我們作為神的兒女不再是一種知識,而是我們每天都可以經歷的生活。
享神兒女的榮耀(18-21):
羅馬時代的基督徒常因為相信耶穌受苦,輕則生活受影響,嚴重者會被捕下監。[2] 然而,因著聖靈的律,保羅在此提醒讀者,現在的苦楚(因信主而有的)與將來要看見的榮耀相比實在不足介意(18),因為基督徒可以用「仰望的法則」去看神的榮耀彰顯,因為這是神的心意,[3] 因為藉著「聖靈的律」,門徒(受造之物)因此可以脫離「敗壞的轄制」(21a,就是上一章提及的「罪的律」),並享受作神兒女的福。
虛空人生有盼望(22-25):
第22節開始處原文有γὰρ (gar)「因為」這連接詞,所以這一節應讀作:「因為我們知道…」,意思是說明「人生在世都要面對歎息和勞苦」是眾人皆知道的事實,然後在第23節更指出就連信徒都不能幸免地要「服在虛空之下」!(所謂「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指的就是每一個信徒)。
人生在世無論如何都要面對虛空的人生,都不能得著心靈的真正滿足,是眾人皆知的,並非保羅創見,這是聖經中傳道書的講論(見「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1:2-18)[4]。基督徒也要像不信的人一樣在虛空人生中等待死亡嗎?
「我們得救在乎盼望…」(24),信徒在虛空的人生中的確一樣要等待,等著去看未發生的事來臨,但信徒的等是有盼望的,與不信者的虛空的等不同,保羅在24-25節提醒我們,基督待的等待是大有盼望的(參15:13),甚至是信徒得救的原因,是信徒面對苦楚人生的的動力。這是甚麼道理?這是「聖靈的律」,因為「盼望」(或簡稱作「望」,hope)實是「因信稱義」的一個重要部份,因為我們都相信耶穌必會再臨,這是我們所「盼望」的,這是聖靈把神的愛澆灌給我們的原因(參5:3-8)。
【祈禱】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15:13)
主啊,感謝你的恩典揀選,叫我得著永生,人生有了盼望,並且因著聖靈給我的能力,在人生長河中活出大有盼望的人生。
[1] 參「聖靈自己與我們的靈一同見證我們是神的兒女」(和修本)。
[2] 基督徒被迫害是羅馬社會經常發生的事, 這是提摩太後書和彼得後書等的背景。至一世紀末, 即啟示錄寫作時候達至頂峰。
[3] 所謂「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19)和「及是因那叫他如此的」(20)這兩個片語所指的意思。
[4] 「日光之下,凡事都是虛空」(傳1:14), 保羅要提醒我們, 照傳道書的講論, 即使有聖靈內住, 信主以後直到如今, 我們也不能幸免地活在「歎息和勞苦」的實況中(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