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28.《基督徒團契生活,獻上身體作活祭二》(羅12:9-21)

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12:9)

本段是「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的第二段說明;「愛人不可虛假」(9a)可看作是這段說明的標題,從內容看,這是關於基督徒之間該要以愛相處(基督徒團契生活)的說明。保羅在這個團契生活的說明中提出兩個要點:愛人不要虛假,不要以惡報惡。

A. 愛人不可虛假。9-16
  A1 惡要厭惡,善要親近,9-12
  A2 只要祝福,不要咒詛,13-16
B. 不要以惡報惡。17-21
  B1 不要行惡,留心行善,17-18
  B2 不被惡勝,以善勝惡,19-21

惡要厭惡,善要親近(9-12):
10-16節是團契生活中,「愛人不可虛假」的說明,其中講論,實是提醒人要踐行愛的誡命(要愛神和愛人,參太22:39,可12:31,路10:27等),要殷勤地活出有愛的生命(11),去愛人,還要常常為人祈禱(12)。

只要祝福,不要咒詛(13-16):
此外,除了要關心其他信徒的缺乏,熱情接待他們外(13,「一味地」款待,實是要殷勤款待,參和修),還要為「逼迫你們的」人祈禱(所謂「祝福」者,14)。15-16節提出的「要與人同喜樂」和「與人同哀哭」,實是「彼此同心」這總原則的說明。誰可以做到?不驕傲自大,常俯就卑微的人才可以。

不要行惡,留心行善(17-18):
17-21節是「愛人不可虛假」中提及「惡要厭惡」的說明,17-18節首先指出即使人惡對了你,也不要以惡報惡,反要用眾人以為美好的方式善待他們(所謂「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的意涵[1]),所以第18節提醒讀者「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當然只有「若是能行」才去做。

不被惡勝,以善勝惡(19-21):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19),為要進一步說明「惡要厭惡」的原則,保羅在19-20節引用了兩段舊約經文。「伸寃在我,我必報應」19),這是第一個引文(參申32:35,來10:30),為要說明惡待我們的人自有神給他們報應。「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20)這是第二個引文(參箴25:21-22)。說明敵人領受我們的幫助,就等於戰勝他們,他們的感受就像人把炭火堆在他頭上更難受。「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21),這是有關「惡要厭惡」的結語。「以牙還牙」經常是人回應攻擊者的做法,多數人都認為這是人之常情。保羅提醒當日的羅馬教會基督徒,他們可以不一樣,因為聖靈已經把「神的愛」澆灌在他們心裏(參5:5),他們只管照著聖靈給他們的感動把愛做在人身上,他們就可以不被惡所勝。

在這一段講論中,保羅先是說明了「愛人不可虛假」,並且要將之活出來,這是一個在基督徒群體中的團契生活的學習;然後,基督徒可以在基礎上活出不以惡報惡的生命,不限於教會中,因為一個常常心中充滿愛的人,把愛活出來已經成為生活的習慣,以善勝惡就不再只是在教會中的一個理論,而是他的生活。以善勝惡是我們把身體獻上作活祭的生命見證,今天我們也可以活出這樣的生命,不是靠我的意願或立志,是靠聖靈澆灌給我的愛,神的愛在我們裏頭,我們就可以活出有愛的生命,哈利路亞!

【祈禱】
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羅5:5
主啊,你就是愛,你藉著聖靈把愛加給了我,為要叫我更像你,要我常想起你的榜樣,好讓我在每天把愛活出來,阿們。



[1] 有學者提出「留心去做」是提醒讀者,要注意那些眾人以為美的事是否合乎真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