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可8:29)
基督是猶太人期待已久的救主, 然而究竟基督是甚麼卻是教會歷史裏最重要探討的課題, 這稱作基督論的研究是被神學家認定為所有神學的支柱(巴特, Karl Bath), 並且指出有正確的基督論(潘霍華, Bonhoeffer), 才能有正常的基督徒生活。[1]
1. 道成肉身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約1:14)
1.1. 道成肉身論
即上帝的話語活現出來, 舊約用dabar一字涵括了文字和說話, 而在新約則用logos和Rhema表達寫出來的文字和說出來的話語。[2]神的話語怎樣成為肉身是早期教會爭論的焦點, 其中不少基督位格錯謬思想和理論曾經出現:
1.1.1. 亞流主義(Aranism):基督是次於上帝的第一個被造者, 如此基督就不是神。
1.1.2. 嗣子論(adoptionism):基督因努力修行致靈命比別人高, 是理想的人不是神。
1.2. 上帝為何要道成肉身?
「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1:18),
人只有透過道成肉身才可以認識上帝, 才可以因接待耶穌而被稱為神的兒女。
人只有透過道成肉身才可以認識上帝, 才可以因接待耶穌而被稱為神的兒女。
1.2.1. 藉著第二個亞當, 一個有自由意志而不犯罪的人, 顯示神創造的有效性, 並用基督作為救贖的基礎, 所以道成為肉身肯定了人被造的價值, 肯定藉著基督的救贖人可以返回被造時的完美。
1.2.2. 救贖是上帝的工作, 任何人都無能為力, 藉著道成肉身滿足公義的要求, 克勝罪惡、死亡和咒詛。
2. 基督的神人二性
(451年10月8日迦克墩會議, Council of Chalcedon)
主耶穌基督是神性完全人性亦完全者; 祂真是上帝, 也真是人, 具有理性的靈魂, 也具有身體; 按神性說: 祂與父同體, 按人性說: 祂與我們同體, 在凡事上與我們一樣, 祇是沒有罪; 按神性說: 在晚近時日, 為求拯救我們, 由上帝之母, 童女馬利亞所生; 是同一基督, 是子, 是主, 是獨生的, 具有二性, 不相混亂, 不相交換, 不能分開, 不能離散。
3. 耶穌的家庭
耶穌在世時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有自己的職業, 自己的名字, 自己的父母, 及兄弟姊妹, 祂經歷了三十年的普通人的生活, 才出來傳道, 完成上帝的使命。
4. 耶穌與基督
4.1. 耶穌與救主
耶穌這個名字在猶太人中本來十分普遍(即希伯來文約書亞, 意即耶和華拯救), 但因為耶穌吩咐門徒奉他的名祈求, 教會於是凡事奉耶穌的名祈禱, 這名字提升為有神聖力量的宣告, 多稱為「主耶穌」或「主耶穌基督」等, 指向上帝的兒子。
耶穌這個名字在猶太人中本來十分普遍(即希伯來文約書亞, 意即耶和華拯救), 但因為耶穌吩咐門徒奉他的名祈求, 教會於是凡事奉耶穌的名祈禱, 這名字提升為有神聖力量的宣告, 多稱為「主耶穌」或「主耶穌基督」等, 指向上帝的兒子。
4.2. 基督與彌賽亞
在保羅書信中談及耶穌時多尊稱為耶穌基督(或基督耶穌), 凸顯耶穌就是猶太人等待已久的救主, 神國的君王, 所以福音書中耶穌沒有自稱是基督, 因為如此會被羅馬人視為叛亂。然而耶穌基督的意義不單是猶太人的王, 而是萬國的王(賽49:6)。
在保羅書信中談及耶穌時多尊稱為耶穌基督(或基督耶穌), 凸顯耶穌就是猶太人等待已久的救主, 神國的君王, 所以福音書中耶穌沒有自稱是基督, 因為如此會被羅馬人視為叛亂。然而耶穌基督的意義不單是猶太人的王, 而是萬國的王(賽49:6)。
5. 人子, 上帝的受苦僕人, 與神的兒子
亞蘭語「人子」(bar nasha)意思是人的兒子, 以西結書常用這詞說明他是平凡的人,然而在但以理書這詞是描寫一位將要在神面前得權柄治理萬國者。[6]耶穌自稱人子一方面表明他是真真實實的人, 但另一方面也預示他就那一位將要來得權柄直到永遠的主, 如「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可二28; 路六5)。
5.1 人子—上帝受苦的僕人
耶穌把但以理書中人子和以賽亞書中受苦僕人兩個稱號同時用在自己身上(可8:31), 前者是榮耀和大能的, 後者是卑微和無能的。因為惟有如此, 耶穌才可以藉著道成肉身的身命為罪人擔當罪債。
耶穌把但以理書中人子和以賽亞書中受苦僕人兩個稱號同時用在自己身上(可8:31), 前者是榮耀和大能的, 後者是卑微和無能的。因為惟有如此, 耶穌才可以藉著道成肉身的身命為罪人擔當罪債。
5.2. 人子—上帝的兒子
這是有關耶穌神性的稱呼。[7] 用作表示聖父聖子的親密關係, 見諸於耶穌受浸(太三17)和登山變像等(可九7)。這稱號說明耶穌經常體察天父的旨音, 說明耶穌所想的與上帝原為一(約十30), 也藉以說明這種父和子的關係。
這是有關耶穌神性的稱呼。[7] 用作表示聖父聖子的親密關係, 見諸於耶穌受浸(太三17)和登山變像等(可九7)。這稱號說明耶穌經常體察天父的旨音, 說明耶穌所想的與上帝原為一(約十30), 也藉以說明這種父和子的關係。
[1] 基督論與救贖論不同。救贖論討論基督在贖罪工作中完成的客觀救贖行為, 和聖靈如何使人得稱義和成聖。基督論則討論基督旳位格和基督的身份, 而非信徒的經歷。前者是說明耶穌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但後者探詩的則是耶穌是誰。
[2] 希臘文logos是智慧和理性, 宇宙的運行需要秩序, 這秩序就是智慧, 所以道成肉身也就是神的智慧藉著人活在世上的意思。聖經啟示上帝的「話語」有非常能力, 神用話語創造, 按著神形像被造的人的話語因此也有能力, 以撒用話語為雅各祝福, 即使知道被騙也不能收回已經說出的話語, 因為話語被說出來就是行動的開始。
[4] 馬太和路加的家譜有差異, 如「雅各生約瑟」(太1:16)和「約瑟是希里的兒子」(路3:23)。其實後者可讀作「約瑟是希里的女婿」, 即希里可能是約瑟的岳父。而希里源出於大衛之子拿單(3:31)而非所羅門。很可能前者是父系家譜, 後者是母系家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