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他是我們的母。(加4:26) |
「你們這願意在律法以下的人,請告訴我,你們豈沒有聽見律法嗎?」(21),插入了前一段的深情講話後,保羅又再回到這信的主題了,那就是說明「因信稱義」的教導非他首創,而是源於亞伯拉罕的信仰。
A. 為奴的耶路撒冷。21-25
A1 使女生的按著血氣,21-23
A2 夏甲生的都是為奴,24-25
B. 自主的耶路撒冷。26-31
B1 主母生的憑著應許,26-28
B2 撒拉生的承受產業,29-31
使女生的按著血氣(21-23):
既然攪擾他們的人談到要守猶太人律法的事,保羅於是在這裏就用律法書上有關亞伯拉罕生兩個兒子的故事作說明,他提出「一個是使女生的」和「一個是自主婦人生的」,創世記的故事說明亞伯拉罕與使女生的是按著血氣行事而生的,那不是上主的指示。後來照著上主指示與妻子撒拉所生的是憑著應許生的。
夏甲生的都是為奴(24-25):
保羅用這個典故中所生的兩子和兩個婦女比喻作兩個約,首先他提出把夏甲比作西奈之約,因為夏甲生子為奴;就好比前文提及的當時的猶太人的情況一樣(文中提及的耶路撒冷指的就是當日的猶太人)。
主母生的憑著應許(26-28):
保羅在此首先說明若把夏甲比作西乃山所代表的律法,則與現在那些「耶路撒冷來的攪擾者」(見1:7,5:10等)就是同類;夏甲是為奴的,於是「現在的耶路撒冷」所代表的律法主義者也是叫人為奴的(25)。保羅在此引用以賽亞書的話(參賽54:1)說明「在上的耶路撒冷」這觀念,因為當日上主呼籲以色列人回歸的信息說明,相信神的話,順服聖靈前行的人是有福的,即使前路看似難行,即使重建聖殿、聖城、聖民有多不可能;讀者都知道這些事後來果然都發生了,以色列人因此得著復興,[1]所以他稱這樣的生命為「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是作眾人之母的。
撒拉生的承受產業(29-31):
保羅把以實瑪利欺負以撒的事比喻作血氣生的逼迫了按著聖靈生的(夏甲生的欺負撒拉生的,見創21:9),這番講論說明同樣的事正是讀者現在所經驗的。不過,上主知道這事的發生,於是對亞伯拉罕說:「把使女和她兒子趕出去」,因為使女的兒子不可與自主婦人的兒子一同承受產業。這些都是讀者熟知的事實,因此,保羅總結說:「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不是使女的兒女,乃是自主婦人的兒女了」(31)。[2]
「在上的耶路撒冷」和「現在的耶路撒冷」這個比較提醒當日的信徒,「因信稱義」的真理實在是聖經的真理,不是保羅自己的想法;[3] 今天,這個比較也提醒我們,我們要更多倚靠聖靈的帶領。有關聖靈的工作,即使是教會宗派傳統裏沒有的,既然是聖經的真理教導,我們就應該聽從去做,所以,請不要拒絕聖靈的教導和感動,不要因為教會沒有這樣的規矩就拒絕,不要只以為「現在的耶路撒冷」就是我們要聽從的有關神話語的全部,我們要有「現在的耶路撒冷」作基礎,我們更要追求上面的事,我們更要聽從「在上的耶路撒冷」。因為「我們不是使女的兒女,乃是自主婦人的兒女」(31),阿們。
【祈禱】
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8:31-32)
主啊,叫我不要死守傳統,而是要聽你吩咐,按真理行事,超越錯誤的傳統規範,活出在基督裏的自由。阿們。
[1] 以色列人因此迎來了第二聖殿時期,拉比猶太教(Rabinnic
Juaism)正式被建立了,也為預備基督降生拉開序幕。
[2] 事實上, 在約十年後寫作的《羅馬書》中, 保羅對羅馬教會提及相關教導時, 在這個基礎上, 更進一步把以撒生的兩個兒子以掃和雅各也提及, 這憑應許生的教導更見有力, 因為以撒和以實瑪利還可說是同父二母, 但以掃和雅各卻是同父同母的雙生子!詳見羅9:6-13。
[3] 這是當日保羅的重大發現, 雖然創15:6和哈2:4的經文在舊約聖經裏早已有之, 但直到保羅被主呼召, 在他那三年的阿拉伯退修裏, 才因著主耶穌藉聖靈的啟示才叫保羅有這發現, 這是猶太人所不能接受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