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相信聖靈 (系統神學第十二課)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14:16)

聖靈論(Pueumatology)必須建基於三一神觀。我們相信聖父聖子聖靈是同質同權同榮三一神, 但三者位格(Personal properties)不相同。聖父在我們之上(over us), 聖子為我們而生(for us), 聖靈在我們之內(in us)[1]我信聖靈, 是使徒信經第三部份的主體。

1. 聖靈的位格
1.1. 聖靈有位格(像聖父聖子一樣有自己的位格)
1.1.1.  聖靈不是上帝的工具, 不是死物, 聖靈不是次於父而是與父為一, 不是次於子而是與子為一, 聖靈就是在我們中間作工的神。
1.1.2. 耶穌講論聖靈時, 重覆使用陽性代名詞「他」, 說明聖靈是有位格的。[2]
1.1.3. 聖靈會說話和會聽(2:11, 16:13)、會作見證、使人責備自己(15:26, 16:7)、榮耀基督, 會帶領(2:4, 8:29)、感動人說話, 更會為人祈求(8:14, 4:6)等。聖靈不會被人欺哄, 初期教會的亞拿尼亞撒非喇就因為欺哄聖靈而受懲罰。聖靈會為人擔憂(4:30)。雖然聖靈會使人有力量但不是一種可以被人任意支取使喚的力量。[3]

1.2. 聖靈是上帝
1.2.1. 「你們的身體是上帝的殿」(林前3:16-17),「你們的身體是聖靈的殿」(林前6:19-20), 兩處經文說明保羅看聖靈和上帝是相通的。
1.2.2. 彼得責備亞拿尼亞說, 你不是欺哄人, 是欺哄神, 清楚說明聖靈和上帝兩詞相通。
1.2.3. 「聖靈參透萬事, 除了上帝的靈, 沒有人知道上帝的事」(林前2:10-11)
1.2.4. 「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16:13)
1.2.5. 「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1:2), 聖靈參與創造及護理萬有。
1.2.6. 「奉父子聖靈的名為人施浸」(28:19), 「名」是單數, 說明是獨一真神的名字。
1.2.7. 聖靈保惠師(14:16, 15:26, 16:7), 保惠師(paraclete)會給人安慰, 使人剛強, 是輔導員, 幫忙者, 支持者和辯護者等, 聖靈是繼耶穌以後的另一位保惠師, 說明聖靈是當耶穌離開門徒後延續耶穌所作的工。

2. 歷史中的聖靈論
2.1. 早期教會時期
2.1.1. 孟他奴主義(Montanism), 孟他奴在主後172年期間開始在聚會中有特別表現, 稱為被聖靈完全得著, 然後說出連串預言, 聲稱聖靈要引入新紀元。[4]大公教會有人視作異端, 但本來反對的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207年加入, 教導教會本質是聖靈, 由屬靈人組成, 主張廢除聖品人員與平信徒差別, 認為屬靈權柄屬於領受聖靈的人, 而非主教。

2.2.2. 尼西亞後的聖靈論,
325年的《尼西亞信經》有「我信聖靈」之語, 381年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在「我信聖靈」這句之後加上「賜生命的主, 從父『和子』出來, 與父同受敬拜」。「和子」一詞是東西方教會爭議超過六十年的結果。亞他那修反對人不把聖靈看作上帝, 巴西流提出聖靈與父同榮、同尊、父子靈三位格相同。[5]
2.2. 宗教改革時期
2.2.1. 主流教會聖靈論。宗教改革時期的神學家完全接納君士坦丁堡會議有關聖靈的教義。並接受聖靈的工作與稱義和成聖有關, 路德的因信稱義及衛斯理的成聖觀都強調聖靈的作為, 認定聖靈為生命的給予者。加爾文在著作中常常強調沒有聖靈的光照, 人就不能明白上帝的話。
2.2.2. 貴格派(Quakers)聖靈論。
興起於17世紀, 因他們聚會中有顫動(quake)表現而得名, 他們主張廢除任何形式的牧師職位和教會體制, 自稱為「追求靈恩派」(Seekers), 1647年以後, 佛克斯遊行佈道, 傳講「內心之光」(the inner light)的福音, 強調那是心靈與上帝直接交通。佛克斯在1649因干擾崇拜被捕,[6] 其後於1652年開始宣稱上帝可以直接向任何人說話, 正式與教會割裂。
2.2.3.近代聖靈論
十九世紀的約翰衛斯理和凱鍚克(Keswick)培靈會和近代聖靈運動關係密切, 強調第二次恩福, 信徒要要經歷加略山的「更生」和五旬節的「更新」兩次恩福,[7] 第二次恩福就是聖靈的洗, 當人自潔追求聖靈充滿, 他就能增加愛心和克勝肉體軟弱, 靠聖靈得勝。[8]

3. 聖靈的工作
3.1. 聖靈在創造的工作
3.1.1. 聖靈如同上帝的手和能力, 聖靈參與創造(1:2), 使萬物按這自然律運行, 但上帝的旨意是更高的律, 這更高的律就是愛(hesed, agape)。所以即使人犯罪後使人和萬物與上帝的關係扭曲, 聖靈的工作維繫上帝與萬物和人的關係(2:7,28:28,8:28)
3.1.2. 聖靈為人帶來上帝的律法(我們原曉得律法是屬乎靈的,羅7:14), 按上帝的心意維持整個受造物的秩序, 當基督的死與復活帶來了新秩序(天國)就更為明顯。
3..1.3. 天國新秩序非由聖靈建立, 新秩序是因耶穌的死、復活和升天而建立, 等待耶穌再來時才得以完全, 聖靈的工作乃是彰顯基督, 推廣新秩序, 使人歸入基督名下。

3.2 聖靈與基督
3.2.1.聖靈是父神的使者, 由聖子差派來到世上(15:26, 16:7), 是耶穌的信差, 發言人和代表, 聖靈永遠與耶穌的門徒同在(14:16), 耶穌藉聖靈降臨, 實在地住在門徒中間。聖靈隱藏自己, 感動人去敬拜和委身耶穌基督。彰顯主耶穌的榮耀。
3.2.2.聖靈與基督的關係十分密切, 而我們也是因著聖靈的工作才能親新基督, 聖靈幫助我們經歷基督的同在, 並與天父相交。
3.2.3.耶穌把握不同的機會教導人, 聖靈同樣也在不同時候教導, 聖靈教導的方式是幫助門徒回想並了解耶穌的說話, 也使我們了解有關耶穌的事情, 例如十字架, 復活、作王、再來和復興萬事等。
3.3.4.因為聖靈的工作, 人才可以認識耶穌基督, 明白十字架的道理, 聖靈在人心工作, 人才知道人看為愚拙的道理為至寶(林前1:25), 所以人悔改歸主, 全是聖靈的工作。
3.3.5.三一上帝第一位的父在舊約時期作主導第二位的子在福音書時期作主導, 五旬節後則由第三位的靈作主導, 叫每一個順服神的人都可以經驗神的國降臨。
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6:63)




[1] 「為要把從父所領受的傳給我們, 祂必須變成我們之一分子, 且要住在我們當中。」--加爾文。
[2] 「靈」希伯(Ruach)是陰性字, 希臘文(Pneuma)是中性詞, 拉丁文(Spiritus)則是陽性
[3] 只提他藉我言語作為,用神蹟奇事的能力,並聖靈的能力,使外邦人順服;(15:18)
[4] 教會崇拜變得活潑而不依循傳統, 好像第一世紀的隨興方式, 重視信徒的恩賜而不是職位, 他們熱切盼望主再來, 嚴守教會紀律和道德操守
[5] 他們的觀點補充了尼西亞聖靈論的不足, 提供了主後381年會議有關聖靈的神學基礎。
[6] 事緣當一位傳道人講到聖經是所有教義的基礎時, 他大聲說:「教義基礎不是聖經, 乃是聖靈!, 他宣稱聖經在信仰及行為上只能居於次位, 最重要是聖靈對人內心的說話。
[7] 路德和加爾文主張只有一次恩福, 稱義與成聖同時成就, 而聖潔運動則把兩者分開。
[8] 聖潔運動主張稱義與成聖是兩個不同的屬靈階段, 稱義的人並不必然會成聖, 其中的關鍵便是聖靈的工作, 若沒有聖靈充滿, 就不能成聖。注重聖靈的工作如醫治、方言和預言等。後來五旬宗更認定聖靈充滿的唯一明證就是說方言。聖潔運動和靈恩運動推動信徒深化靈命, 惟不少追隨者卻有律法主義、宗教狂熱甚至反智的偏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