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耶31:31) |
「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3), 上主向百姓施行慈愛的講論還沒有完, 因為先知還有更多的看見, 他不單看見以色列各家重回錫安的歡樂, 他更看見上主要和百姓另立新約。
A. 各家回歸錫安景像, 15-26
A1 北國百姓回歸, 15-22
A2 南國百姓回歸, 23-26
B. 以色列的全家復興, 27-34
B1 與百姓另立新約, 27-34
B2 百姓的光明前途, 35-40
「在拉瑪聽見號咷痛哭的聲音…」(15-22), 上文說明了上主招聚北國餘民重回錫安的歡樂以後, 這一段則是說是這樣的事將會怎樣實現。第15節用了一個擬人法說明北國滅亡的傷痛,[1]
16-19節則
指出上主要叫哀哭止息, 因為「你的兒女必回到自己的境界」(17), 怎可能呢?可能的, 因為上主聽到以法蓮的懊悔嘆息(18-19),
因此上主就憐憫她(20), 因為以法蓮是上主的長子。
北國餘民要做的就是回轉(所謂「當為自己預備指路碑, 豎起引路柱」芸芸的意涵)。「背道的民哪」(22a),
上主如此呼喚他們, 叫他們不要再「反來復去」, 並且鼓勵他們要相信上主, 因為上主要做一件新事, 叫百姓主動環繞上主(所謂「女子護衛男子」的意涵)。[2]
「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29下), 這是當日的諺語, 人們用來說明埋怨自己的生不逢時。先知用這諺語說明, 上主會止息這樣的事, 因為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負責, 得罪神的人的罪不會傳給他們的後代。就像當日在曠野的以色列民犯罪都死了, 他們的後人都可以進入神賜的地。
「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31), 31-34節是第二段神給回歸之民的應許, 他們不單有人口有牲畜可以過新生活, 更重要的, 神要和他們立新約, 藉此得著新生命。注意, 所謂另立新約, 不是改變了約的內容, 而是把約寫在人的心上, 律法再不是一些儀文和規條, 而是在眾人心裏的指引, 那時百姓不用教導鄰舍和弟兄認識耶和華, 因為每一個人都必認識上主。[3]
「那使太陽白日發光」(35),
35-40節展現了兩個美好圖像作為有福確據。35-37節是第一個確據, 意思是只要人仍然看見日出日落, 四時運轉, 上主給以色列人的愛就不會止息,[4]
上主就不會棄絕以色列民的後裔。
「日子將到,這城必為耶和華建造…」(38), 38-40節是第二個確據, 詩歌引領眾人看見耶路撒冷城不單可以重建, 更得到擴展, 而那些從前拜偶像流無辜人血的山谷都要歸耶和華為聖,[5]
所以耶路撒冷城不會再被拔出,
再傾覆。
今天我們也期望教會復興, 家庭復興, 生命復興, 卻好像遙不可及, 我們都知道要等待主的日子來到,
不少人因遲遲未見那日子來到而灰心。
「我以永遠的愛愛你…」(3), 本章這個主題告訴我們, 其實, 神不是要我們白等, 其實神正在等, 等我們認清自己的罪, 等我們謙卑跟從主, 等我們在過程中經驗主用永遠的愛愛我們, 如果我們只是白等, 那就太可惜了。
人不再說:「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29) 【祈禱】 天父啊, 感謝你有赦罪之恩, 感謝你藉著主耶穌的寶血大能, 叫我可以得著新生命, 新生活。 |
【後記: 罪不會永記, 恩典會永存】
人不再說:「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29)
為甚麼被擄之民可以回歸, 為甚麼以色列可以有復興?就是因為這一個原因, 因為神早已揀選了以色列作子民, 即使以色列人犯罪得罪神, 以致遭受大災禍, 但當犯罪的以色列人的除掉淨盡, 以色列人將可以復得神的恩典。
被擄前的以色列人始終不悔改, 才招致國破家亡, 事實上神從沒有離開過以色列人, 只是以色列人離開了, 當他們悔改回轉, 恩典會復臨, 以色列必然可以復興。
神不是對付以色列人, 神要對付的是罪, 甚麼時候罪除掉淨盡, 甚麼時候就可以看見神的恩典。因為神愛以色列, 因為以色列是神的子民。「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詩103:9)
[1] 他們的母親拉結不肯受安慰來描繪當日的淒涼(拉結是約瑟的生母), 北方支派的主要由約瑟家的以法蓮支派和瑪拿西支派組成, 所以用拉結的「哭她兒女」描繪北國滅亡後的荒涼淒慘的圖畫。
[2] 上主與以色列常以丈夫與妻子的關係作比喻, 「女子護衛男子」(22)說的就是上主要做的新事,
那個女子(以色列)會環繞(護衛)男子(上主, 丈夫)。
[3] 對比從前他們把神看為民族的神,
國家的神, 而不是個人的神。
[4] 耶和華在救恩歷史中的計劃不會因為以色列人所行的受阻, 以色列人失敗了, 但神沒有失敗, 因為神是守約施慈愛的的。以色列人背約並未使耶和華與以色列「斷絕」(36)。(「斷絕」原意為「停止、止息、不再存在」。
[5] 指向從前百姓在欣嫩子谷拜巴力,
使陀非特變作殺戮谷的往事。(見7:31,
19: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