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3日 星期六

25. 《念神帶領, 眾都歡樂》(申16:1-17)

守節的時候,你和你兒女、僕婢,並住在你城裡的利未人,以及寄居的與孤兒寡婦,都要歡樂。(16:14)


摩西在本章重申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後要按時守節, 每一個人都要於節期時到中央聖所獻祭(2, 6, 7, 11, 15, 16), 這些吩咐早於利未記時已有說明(參利23), 不過經歷40年曠野漂流後, 守這些節期的原因甚至其名稱都因為更深經驗神而有所改變。
A. 逾越節, 永遠記念埃及的苦日子, 1-8
B.
七七節, 要與僕婢和寄居者同享, 9-12
C.
住棚節, 要與僕婢和寄居者同享, 13-17

「守逾越節」(1), 摩西在1-8節說明每年的亞筆月來到時, 百姓要守這節。出埃及時, 摩西已經吩咐過以色列人世世代代都要守這節(參出12:1-29),[1] 所以即使現在這些以色列人在出埃及時只是小孩子, 但這重大事件是百姓熟知的, 他們每次聚集時都常會提及。[2] 摩西略過了宰羊塗血等守節規定, 提及要吃無酵餅七天, 用以記念當日離開埃及時因倉促逃亡, 以致沒有時間讓餅發酵, 僅記這事是為了記得他們曾經是何等困苦。摩西提醒百姓, 守這節的目是為了記念上主的救贖大恩。

你要計算七七日(9), 摩西在9-12節提及百姓要守七七節(也叫作五旬節), 他沒有詳述守節的安排和規定(見利23:15-21), 只提及守節者除了要與家中兒女一同歡慶禾稼初熟外, 更要與僕婢, 並住在你城裏的利未人, 以及在你們中間寄居的與孤兒寡婦去到中央聖所, 在耶和華上帝面前一同歡樂。為了記念以色列人曾經在埃及作過奴僕的歷史事實。

「要守住棚節七日」(13), 摩西在13-15節說明百姓要守住棚節, 也略去了許多守這節的安排(參利23:33-43), 只是強調守這節時要與家中兒女, 並僕婢、利未人和城中的寄居的與孤兒寡婦一同吃喝歡樂。以色列人守這節, 為要藉著耶和華給他們地裏的出產, 從而記念他們在曠野住棚的日子, 上主給他們供應所需。

「你一切的男丁要在除酵節、七七節、住棚節,一年三次,在耶和華你神所選擇的地方朝見他,卻不可空手朝見(16-17), 以色列人在三大節期中都要上中央聖所去, 每人都要按著自己的力量把祭物帶去獻給耶和華上帝。都要與家中兒女、僕婢、利未人和寄居者享用從神而來的豐盛。

今天當我們享用從神而來的豐盛時, 我們是否記得從前的困苦, 會否記念仍然有許多人未曾得神的賜福, 未能享受人生的豐盛, 在天國的救恩門外勞苦嘆息?

各人要按自己的力量,照耶和華-你神所賜的福分,奉獻禮物。(16:17)
【祈禱】 主啊, 求你叫我常常僅記, 我們日用的飲食, 都是你無償的供應, 所以我要把最好的奉獻給你, 阿們。


【平等、分享、行動的見證】
2010
年的聖誕節早上的報紙頭版有這樣的報導「有人報佳音, 有人無關心」, 這標題下有相片拍下教會詩班歡樂報佳音, 但就在詩班前面就有露宿者, 這照片改變了Benson一生,[3] 作為基督徒, 看著那照片, 他被聖靈感動要去關心香港的露宿者, 於是在社交網站用這照片發起關心香港的露宿者行動, 這不是教會事工, 但比教會事工有更大更快的回應, 幾年間, 他們每次出隊由十數人參加到現在已經有近百人, 從只在深水埗一處地方, 現在已經在香港多處進行, 來參加的人不單是基督徒, 更多是非基督徒, 那些受助的社會弱勢群體被他們的行動大大感動, 這個叫作「平等, 分享, 行動」的團隊叫這個冷漠的城市感動溫暖, 叫許多未曾聽過福音的人信主, 包括受助者和助人者。



[1] 「亞筆」(意即綠穗)古老的迦南月分名稱, 在春季陽曆三月至四月之間。亞筆月的意思是在亞筆的月朔(每月的頭一日), 以色列後來改用巴比倫的曆法, 改稱亞筆為尼散。

[2] 猶太人在安息日到會堂的敬拜就是歡慶以色列人出埃及事件, 就如今天基督徒每主日去禮拜堂敬拜都是歡慶耶穌的復活一樣。

[3] 事實上Benson就是照片出現的報佳音隊伍的其中一員, 當天報佳音結束以後, 他和其他信徒回教會通宵玩樂, 早已把當時的露宿者忘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