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他也都是實在(實在:原文作阿們)的,叫神因我們得榮耀。(1:20) |
保羅在稱頌過神的安慰及他們為他禱告帶來的安慰後,便開始對他和他的團隊所作的事作出解說(1-7章內容)[1]。大概保羅曾經答應過寫這信之前再去哥林多, 但那行程推遲了, 因此惹來非議, 所以這信從行程延誤說起,
這個說明可分作四段, 至2:11才結束,
每段都先論說一個原則或信念,
然後才交待行程的事。
A. 延期說明一。12-17
A1 重申讀者已知的, 12-14
A2 為他們好改安排, 15-17
B. 延期說明二。18-24
B1 在基督裏的應許, 18-22
B2 可憑信站立得住, 23-24
(重申讀者已知的, 12-14), 保羅指出自己是靠著神恩恩過活的人, 寫這信目的是要講解說明這恩典,[2]
有關的說明其實都是聖經的教導(所謂「不外乎你們所念的, 所認識的」意涵), 理論上都是他們已經認識的, 但恐怕到底他們其實還沒有真正明白。保羅這樣講說皆因他們都從保羅聽信福音,
事實上他們也因受教於保羅而「誇口」,
同樣保羅也因領他們信主而誇口。
(為他們好改安排, 15-17), 保羅既然想要把更多有關耶穌的教導(所謂「這樣深信」的所指)與讀者分享, 所以就早已有意再到哥林多,
於是他已經計劃了離開以弗所後,
會經過馬其頓去哥林多, 然後才去猶太。這計劃不是像有人批評他的「忽是忽非」的表現。實是為要叫他們「再得益處」(15)。[3]
(在基督裏的應許, 18-22), 18-22節可看作是一個插段, 18-20節先是重申保羅和他的同工(提摩太和西拉)當日傳給他們的福音是不會改變的, 並且藉著耶穌基督, 神的應許都會逐一實現。21-22節則指出在基督裏他們對神的心得到確立, 並且領受聖靈在他們心中作為憑證。
(可憑信站立得住, 23-24), 其實保羅改變行程的根本原因是為了哥林多的信徒, 因為那時雙方關係緊張, 保羅即使去了, 只會讓他們感受被轄管, 他們不會真正認識保羅的心意(12-14), 因為保羅最想的, 就是哥林多人憑信站立得住(24)。
既然保羅所傳神的道,從來都不會是而又非,並且教導哥林多人要以「阿們」來回應神的應許,又教導他們關於聖靈在他們心裏的憑據,為甚麼他沒有照著說好過的再去哥林多呢?只有一個原因, 為要不想轄管他們的信心, 因為主耶穌的心意是要讓他們憑信站立得住; 所以保羅去哥林多的行程改變了, 因為人或事可以變, 耶穌永不改變。
萬事在變,人在世上也常因為面前挑戰、困難、身體軟弱,或心靈疲乏會變得消沉,變得軟弱,變得無助。
一位女作家在紐約街頭遇見一位賣花的老太太。只見她衣著破舊,身體虛弱,但臉上充滿喜悅。
女作家挑了束花,說:「你看起來很高興。」
「為什麼不呢?一切都這麼美好。」老太太回答;
「看來你很能承擔煩惱。」女作家又說。
老太太回答:「耶穌在星期五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侯,那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是三天後就聽到最快樂的喜訊,他復活了。所以,當我遇到不幸時,我會等待三天或者更長的時間。一切都會改變的。」
人和事或者都改變了,但耶穌不改變。
「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20) |
[1] 即之後所謂的新約執事的職事, 見3:6。
[2] 在本段提及再去哥林多為要說明基督的教導, 其中內容都是憑良心說的。
[3] 一般相信因為保羅曾經向哥林多教會透露過會再訪哥林多(參林前16:5-8),然而他沒有按這計劃去哥林多,結果招致哥林多人批評他行事「忽是忽非」(從「情慾起的」強調的是沒有原則,只顧自己的私慾)。一般相信保羅在寫下哥林多前書後曾短暫到訪哥林多,但遇上反對他的人不歡而散,所以並沒有按原計劃去哥林多,免產生更大沖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