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10.《信與不信, 不要同負一軛》(林後6:11-7:1)

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林後6:14)


說明過為主作工應有的態度後, 保羅在這一段直言讀者不應再與那些心腸狹窄, 心靈污穢的人為伍, 因為讀者與不信的原不相配, 不要共負一軛。
A. 要心胸寛廣, 6:11-13
B. 永生神的殿。6:14-18
   B1 與不信不相同, 6:14-15
   B2
與偶像不相同, 6:16-18
C. 要潔淨自己, 7:1

(
要心胸寛廣, 6:11-13),「口是張開的」是指人意把心中所知所想的說出來; 「心是寛宏的」是指人願意接納別人提出意見與批評, 保羅以此說明自己對人對的態度。相反, 那些論斷他的人卻容不下他(「你們狹窄」意涵), 實與保羅的言說無關, 而只因為他們的心腸狹窄。保羅不想斥責他們的錯, 而只是叫他們學效他, 因為他視每一個哥林多信徒如他的孩子一樣。

(與不信不相同, 6:14-15), 同負一軛」原指兩隻牛結連一起工作, 保羅用這比喻提醒哥林多的信徒不應與不信的人同工, 因為(1)義和不義的「沒有相交」;(2)光明和黑暗「沒有相通」(光來到就不會有黑暗)(3)基督和彼列(督與魔鬼不可並存)「沒有相和」;(4)信主和不信主的「沒有相干」;(5)神的殿和偶像「沒有相同」(信徒在沒有偶像的殿敬拜神; 拜偶像的人卻是去廟宇敬拜偶像)

(與偶像不相同, 6:16-18), 16節和17-18節是兩段舊約引文, 都是用來說明前文講論的聖經依據, 前者說明百姓是神的殿(29:45, 26:12, 31:19, 37:27), 後者說明百姓不能沾染不潔(見賽52:11, 43:6)

(要潔淨自己, 7:1), 作為本本段講論的結語, 保羅勉勵讀者務要潔淨自己, 除去身體和靈魂一切的污穢, 凡事敬畏神, 好活出與蒙恩相稱的生命。雖然沒有明言, 保羅實是以此呼籲讀者及早與那些攻擊保羅的人斷絕往來, 因為這些人既搞亂他們愛主的心, 更窒礙了他們參與新約的職事, 哥林多信徒不應也不可以與他們同工, 同負一軛。

1977年在台灣,一個經常犯案多度入獄的犯人呂代豪再次被捕並關進綠島監獄。期間一名叫陳筱玲的女大學生一直與他保持通信,希望他能棄惡從善。因為無聊,想打發時間,呂代豪給陳筱玲回信,但他的態度在陳筱玲寄來的第251封信時,發生了轉變。他見證說:「我有一位獄友,有若干個大小老婆,即便還在坐牢,每天也有上百萬元的收入,可突然有一天,就在監獄裏死了。」那一刻,聖靈感動呂代豪發現人生真的如浮雲一般,稍縱即逝。於是靠著聖靈的能力洗心革面,並在1979年底帶著陳筱玲的500多封信出獄。3年後和陳筱玲結婚。兩個本來沒有關係又不能相提並論的人竟然結成夫婦,可以共負一軛,只因為呂代豪靠著聖靈「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神,得以成聖」。現在呂代豪是教育博士,是牧師,他的故事已被荷理活拍成電影使無數生命得鼓勵。

誰才可以潔淨自己,得以成聖?那些聽了神話語靠著聖靈的能力活出來的人就可以,保羅可以,呂代豪也可以,我和我們的家人朋友可以嗎?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2:21)

祈禱】主啊,求你來潔淨我,使我可以成為你合用的器皿,一生愛你,一生事奉你,阿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