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來要審判遍地。他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公正審判萬民。(詩98:9)
---------------
---------------
和詩96一樣, 詩98也是呼籲神的兒女們給耶和華唱新歌,是以色人被擄回歸以後在節期時所唱頌的詩歌,[1]他們所盼望的,就是神像帶領他們回歸一樣的最終可以更新一切,將他們拯救,[2] 當唱頌這詩歌時, 他們看見耶和華作王的圖畫, 叫萬物更新, 高興歡騰, 這畫會真正實現嗎?
A. 讚美神的救恩成就, 1-3
B. 呼籲全地歡呼歌頌, 4-6
B’ 邀請萬籟同聲讚揚, 7-8
A’ 看見神的審判成就, 9
「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因為他行過奇妙的事;他的右手和聖臂施行救恩…」(1-3), 詩歌一開始就發出這邀請, 叫會眾唱新歌, 就是唱頌救恩成就的歌(不是新譜寫的歌), 這是從詩93開始已經不斷重覆唱頌的, 作為新年唱頌組曲的結束詩歌, 這歌開始的三節都以「救恩」為焦點(「救恩」這字原文意思是勝利, 在三節都出現),
因為唯有救恩成就才會有「新年」, 但時序上的新年來到了(參利23:23-25), 以色列民就在新年的敬拜裏預演神的終極得勝。[3]
「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3-6), 因為神的終極得勝成為事實, 所以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 用各種樂器唱和, 更要用號和角歡迎耶和華君臨天下。這場景就是回歸的以色民期盼的基督作王的榮耀, 也是今天基督徒等待耶穌再來的成就。為此以撒華滋(Isaac Watts)用這詩作為藍本譜寫了詩歌《普世歡騰》(Joy to the world),[4]
因為他知道耶穌出生所成就的正就是本詩所期望和呈現的。這詩歌後來在聖誕節唱頌, 因為聖誕節所記念的就是神掌權這個改變歷史的事情已經發生。[5]
「願海和其中所充滿的澎湃...」(7-8), 因為基督作王成為事實, 所以不單是全地的人都歡呼歌頌, 就是天上地下, 海中的萬物都發聲讚揚, 一切住在這個天父創造世界裏的都要發聲。
「因為他來要審判全地...」(9), 詩歌的結束處的焦點是審判, 所以三次番覆了這個詞(比較開始時1-3節三次重覆救恩/勝利),因為基督來臨, 敵擋神的力量都要被打敗, 都要被審判, 萬國都要按著神的公義被審判, 地上的人都要在神面前受審判。至此,這詩歌簡單扼要地把基督來臨作王的場景唱頌,也正是以色列人千百年來的期望。
基督作王這事實早在二千年前這事已經發生,
世界已經不再一樣了, 相信耶穌的人都應該知道這事實, 所以今天我們還在等待甚麼時候, 叫我們的問題解決麼? 等甚麼條件成熟, 我們的身命, 我們的家, 我們的教會才會更新復興麼, 詩98和Joy to the world告訴我們, 今天萬物已經更新, 耶穌降生把天國帶來, 在我們每一個相信耶穌的人心中, 一切都不再一樣。[6]
從前神的子民在新年唱這詩歌,
然後得著力量繼續迎向挑戰, 每天過著敬拜神的生活, 祝福你今天也是這樣與神同行, 讓自己的生命成為一首新歌, 一首唱頌神救恩, 一首見證神榮耀的歌, 阿們。
【附錄1: 背景】今天多數聖經學者從本詩的文學手法,和其中的神學,大都指出這一首詩是被擄回歸之後的作品,因為其中所表達的顯然是用於第二聖殿已然被建立起來的情境,唱頌耶和華的神聖臨在周圍的世俗中間,[7]特別有關耶和華作王這種主題,是以色列人經過被擄以後,回到耶路撒冷反思自己的信仰然後發展出來的觀念。[8]
【附錄2:體裁】學者們都接受這是一首讚美詩。更可能是一首在節期唱頌的詩,第六節提及在王面前提醒人們有關被擄前的節期傳統,在被擄回歸後宗教節慶時唱頌,「第二次出埃及」的奇蹟和終末時神臨在的歡呼被強調,新歌所唱頌的就是神的這個新的終末工作。[9]
[2] 所以在詩歌中有一個先知的張力在其中:在歷史的某時刻,神的王權會介入,最終他的公義和公平臨在他們中間。這是以色列人所深相信的事實,事實上,新約聖經的作者們就是見證了這個因耶穌的活在他們中間而成就的救贖大工。馬利亞在稱頌她那未出生的嬰兒時所唱的歌(路1:46-79),其中路1:54就和應了本詩的第三節。參Mays, Paslms,
314。
[4] 參Mays, 同上,另參The Carols and Hymns for
Christmas,
available from http://www.hymnsandcarolsofchristmas.com/Hymns_and_Carols/joy_to_the_world-1.htm
(cited 2 Jan, 2008)。
[7] 這首詩的氣氛和用語都指出是用於回歸耶路撒冷後,新的聖殿作為場景的敬拜;此外,從這首詩在讚頌耶和華所突顯有關聖所及其周圍的神聖的神學,全都流露出第二以賽亞的神學題旨,這些都告訴我們本詩是回歸以後的作品。參Howard , 80; Terrien, The
Psalms: Strophic Structure and Theological Commentary, 681-68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