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可1:11) |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1),作為馬可福音的卷首語,這語句開宗明義說明耶穌是神的兒子,就是猶太人等待已久的基督。(註 1) (參附錄:馬可福音寫作背景)
A. 福音的起頭,1-3
B. 基督的先鋒,4-8
C. 耶穌的受洗,9-11
福音的起頭
(1-3)
既說明耶穌就是基督,所以作者接著就指出耶穌是照著舊約聖經以賽亞書的宣告來到。當時猶太拉比常引用先知話語教導人們,在基督未到以先,將會有使者預備道路。不過,2下
- 3 節實是結合了瑪拉基書和以賽亞書,說明基督來到以前有人會為他預備道路。(註
2)
基督的先鋒
(4-8)
4-6 節說明為耶穌預備道路的,就是當日吸引無數猶太人到約但河領受水禮的施洗約翰。7-8
節報告當時有人以為他就是基督,不過他公開否認了,並且指出基督的能力遠比他大,自己給他解鞋帶也是不配。約翰更指出,基督不像他只是用水給人施洗,而是要用聖靈給人施洗。(註
3)
耶穌的受洗
(9-11)
馬可福音接著就報告,當時住在加利利小城拿撒勒的耶穌也去到約但河,並領受了約翰為他施洗。10-11
節是約翰的見證
(參約
1:5-18),他看見耶穌受洗後從水裡上來時,有聖靈像鴿子從彷彿裂開了的天降在耶穌身上。最後更聽到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11) 。(註
4) 這是甚麼意思呢?
「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11 下),這是約翰的見證,他聽到有這樣的話語從天上降下來。這話語實是天父上帝的背書,究竟這是甚麼一回事?馬可福音接著的報告就是眾多見證人與耶穌相遇的事件及對話的記錄,說明這個從天上來的宣告的真確性,以及更重要的,對每一個相信這宣告的人帶來的生命改變。
「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本質上,我們也是因為聽到這宣告然後相信耶穌的人。生命的改變來自於人與這位神的愛子相遇,來自於領受那降在耶穌身上的聖靈,來自於聽到和相信這天上來的話。今天我們相信這說話,那不是理論,不是聽聞,是我們自己親身經歷過的。祝福你都可以在今天,藉著聖靈的能力聽到耶穌對你說話,聽到你是神喜悅的人。
【祈禱】
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可
16:17)
主啊,你是道路開拓者,是奇蹟的創造者,求你給我更多的信心,叫我所行的留下你作事的蹤跡,阿們。
【附錄:馬可福音寫作背景】
福音的傳播起初都是經由見證人口傳的,但到了一世紀的下半葉,因見證人相繼死去,而逼迫又愈見嚴苛,有需要把他們的見證寫下。教會傳統認為,以在羅馬傳福音的彼得為主要資料來源的馬可福音,由馬可的信徒群體編撰成書,時約為公元
50 - 60 年。近代聖經學者多接受馬可福音是最早的福音書,而對象主要為非猶太人,因此書中多次出現音譯的亞蘭文詞語,並作出註解(如
7:11 的各耳板,15:34
拉馬撒巴各大尼等)。但現代卻有越來越多學者認為剛好相反,馬可的對象其實是猶太人,所以才會大量出現亞蘭語音譯詞語,初期教會信徒多為猶太人也支持這說法,而非傳統認為的在羅馬的教會寫成。
日後因應不同的原因和對象寫成的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以馬可福音作藍本,因而三卷福音書被稱作對觀福音。所以,馬可福音沒有如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報告了關乎耶穌出生的事蹟,及一世紀末的約翰福音有關信耶穌得生命的講說。
註腳
1. 以色列人自從大衛王朝滅亡被擄後,早已等待那位舊約聖經中應許要來到的基督(christos
是新約希臘文的讀法,英文是
Christ,在舊約那是
messiah 彌賽亞)作他們的救主(見約 1:41)。
2.
見瑪 3:1,4:5「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裡去」;賽
40:3 - 5。
3.
作者提及約翰時,沒有為約翰作介紹,也未解釋基督的意義,兩者都說明讀者都會明白約翰的身份及事蹟,也明白基督將要來到的意義,這些都說明讀者並非一般以為的外邦人,反而更可能是猶太人。
4.
這是兩個彌賽亞經文的合成,即「你是我的愛子」是詩
2:7(另見徒
13:33),和「我喜悅你」則是賽
4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