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烏王第二年六月初一日」(1),這個時間標記說明,這是以色列人被擄回歸之後16年,先知哈該在月朔大會的宣講(每月的第一日是月朔,以色列人都有大會,見民10:10等)。回歸百姓本來是奉波斯王的詔書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的,但當根基立了以後,15年過去了,工程卻從沒有開始過。[1]哈該書就是鼓勵百姓要起來重建聖殿了。(詳參以斯拉記1-3章,另參附錄:波斯王列表)。
A. 上主命令重建聖殿。1-11
A1 這殿仍然荒涼,1-6
A2 要自省己所為,7-11
B. 回歸百姓聽主命令,12-15
這殿仍然荒涼(1-6):
先知在這一天的大會上當眾宣告,這時帶領回歸的領袖所羅巴伯(猶大省長)和約書亞(大祭司,在以斯拉記尼希米記稱作耶書亞的同一人)都在場。「重建聖殿的時候還沒有到」(2),這是回歸已經十六年來以色列人對有關重建聖殿工程的主流意見。上主不滿他們只關心自己的生活,無視聖殿的荒涼,他們既然要等自己有空和有多餘的財物才去關心聖殿的事,上主就讓他們吃不飽穿不暖,甚至諸不到錢(所謂“工錢裝在破漏的囊中”的意涵)!
要自省己所為(7-11):
先知用7-8節再呼籲他們要及早起來造聖殿,「要省察自己的行為」(7,與第5節同),好去榮耀上主並叫上主喜樂。9-11節指出百姓的困局都源於上主對他們的不滿,這是回歸以後十六年來的情況,為甚麼地土都不效力,事事不如意,為甚麼會有這樣的事?因為神不喜悅他們所做的。原來百姓若不曉得榮耀神是生活的優先,他們就會經驗生活的缺乏!這是先知宣講的意義所在!百姓應該怎樣回應先知的話?
回歸百姓聽主命令(12-15):
說過了1-11節的話後,本段報告了先知的第二次宣告。「那時…」(12),那是甚麼時候?那時是六月二十四(見第15節),即是於先知宣講後的23日,省長所羅巴伯、大祭司約書亞和所有餘剩的子民竟然都聽從神的話,在神面前存敬畏的心。他們都決心恢復聖殿的建造工作了!百姓的起來,是因為聽到了先知的宣告,藉著先知的話,他們聽到了上主的說話,生命復興就開始了。
當日被擄回歸的以色列人問:為甚麼回耶路撒冷去比起留在巴比倫更差呢?[2] 為甚麼信主後有不少基督徒表示沒有比從前好?甚至更差?今天,我們信主了,有去教會聚會了,但若沒有按著神的教導生活,沒有讓聖靈來掌管我們的生命,仍是一如以往的去看問題,一如周圍的人一樣去做每天的事,也許我們總以為,時候還沒有到,我才初信主,我還沒有足夠屬靈,我還沒有處理好我的事,因此沒有認真「反省自己的行為」(1:5,7)。
我們是否也像當日回歸的以色列百姓一樣,只是立了聖殿的根基(拉3:11),只滿足有稱為基督徒之名,卻沒有認真作主門徒,沒有參與建造這殿,以致到如今,神的殿仍然荒涼?這樣的日子還要延續多久?聽到先知宣告後,那時的以色列人過了23日就醒悟了、回轉了、立定心志了、順服神話語了。還要等多久,同樣的事才可以在我們身上發生?
【祈禱】
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約14:26)
聖靈啊,感謝主賜我永生,求你常常來感動我,叫我常常想起主的教導,全心跟從主,活出新造的人,活出有愛的生命,阿們。
【附錄: 波斯列王表】
歷史記載,波斯王古列在主前539年滅巴比倫後,在536年正式定為波斯元年,而大利烏王第二年時約為主前517/516年,所以按以色列人回歸後第二年立了根基,然後未幾被迫停工,即約為主前536/535年左右,所以聖殿停工期約有二十年左右。
年期 |
王 |
備註 |
559-530 |
古列 |
建立波斯帝國者 |
530-522 |
甘拜西 |
古列子 |
522 |
士每第 |
甘拜西子 |
521-486 |
大利烏 |
古列將軍,堂兄弟 |
486-465 |
亞哈隨魯 |
大利烏子 |
465-424 |
亞達薛西 |
亞哈隨魯子 |
[1] 那時聖殿的根基已經立多時(拉3:11), 但卻因為當時已久居耶路撒冷的外邦人的反對, 聖殿重建工作被迫停下來, 一轉眼, 波斯王都換了三次了,是大利烏王第二年的時候了。
[2] (事實上,當日確有很多的以色列人沒有選擇回去。)回歸十多年了,仍是在為口奔馳,生活還沒有改善,自己的問題都沒有處理好,神的殿又怎有餘暇處理?
必須要說明,問題本質不是沒有聖殿,而是因此沒有敬拜的生活,因此沒有禱告的生活,沒有彼此照應的生活。上主不需要聖殿,百姓才需要聖殿,需要以聖殿為中心的生活(這是歷代志的焦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