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27. 《善惡都有報, 為何見不到?》(伯24:1-25)

全能者既定期罰惡,為何不使認識他的人看見那日子呢?(24:1)

全能者既定期罰惡..」(1),這是以利法之前的講論22:16),約伯提及以利法這論點,因為他要在與以利法對話的結論中談論時間的事(1-17然後接著說出第三回合第二次對話的開場白(18-25)。

A. 與以利法對話的結論。1-17
  A1 惡人迫窮人隱藏1-12
  A2
行兇作惡事13-17
B.
這回合第二對話引言。18-25
 
B1 惡人本該有惡報,18-21
  B2
神出手保護惡人! 22-25

惡人迫窮人隱藏(1-12):
約伯在2-17節列舉了多個惡人行惡的事件,首先用2-8說明當日窮人的缺乏苦況2-3節指出他們受苦源於惡人的搶奪既有土地被奪(「挪移地界的意義),又有孤兒和寡婦被欺。第4說窮人「離開正道不是說他們行惡,而是指出他們不能如常人般生活盡都隱藏則指出因為窮人不能正常生活,所以他們不會在日常社交生活中出現的事實!接著的5-8節講述他們怎樣為兒女找食糊口、摘取惡人餘剩的葡萄在冷天沒有衣物,雨天沒有避身之處的淒慘實況。

行兇作惡事(9-17):
9-12
節提及更多惡人行惡事例,既有孤兒被搶走,又有困苦人被強取抵押品,餓著肚做苦工,受傷人哀號等,神卻任由這些狂妄事發生。13-17節提及一系列惡人在黑暗行惡的事件,他們在黑暗殺害困苦人和作盜賊(13-14),姦夫和盜賊夜間的行為等(15-16),這些惡人行惡只因為他們習慣了這些幽暗的事(「熟悉死蔭的驚駭」,參和修)[1]


惡人本該有惡報(18-21):
約伯的話至此又停下來了,然後這一回合的第二次對話出現了,約伯說出這一段話,提及惡人猶如浮萍快快飄去,他們在世所得到的只有被咒詛,他們不能再走葡萄園的路,18-21節的這一段話讓回歸的以色列人再一次聽到弦外之音,離開神的以色列人被擄,不能再走葡萄園的路

神出手保護惡人(22-25):
約伯在這裏進一步說明:「然而神用能力保全有勢力的人;他們被高舉,不過片時就沒有了;」(22-24),以色列人曾經被高舉,但都成為過去了,回歸的以色列人只有無盡的哀愁,沒有希望的長期活在苦難中,所以他們「降為卑,被除滅,與眾人一樣,又如穀穗被割」(24),這是當時的以色列人的困局。「若不是這樣,誰能證實我是說謊的,將我的言語駁為虛空呢?」(25),是的,惡人本該有惡報,但他們可以存留,可以高升,因為有神,然後他們降卑,也是因為神的看顧。這是信心的宣告,藉此約伯要說明「若這不是我所相信的,我就是在說謊,我講的都是廢話。」

教會裡聚集的不是聖人,都是罪人,這是加入教會的人公開承認的,就和不相信耶穌不去教會的人有一樣的本質,但為甚麼這些人可以成為神的子民,因他們做了很多功德嗎?不是的,只因為神的保守和憐憫,只因為神偏心,偏愛他的兒女,有這樣一位偏愛我們的神,我們還以為人生滿是不幸,還要埋怨嗎?全能者既定期罰惡,為何不使認識他的人看見那日子呢?(伯24:1),因為「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提前1:15)。阿們

【祈禱】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前2:5
主啊,感謝你降世,為了我們的罪作我們中保,叫我的罪得以塗抺,可以聽到你的聲音,可以活出新生,阿們。



[1] 「全能者既定期罰惡,為何不使認識他的人看見那日子呢?」(1),這是約伯在這段結語要回應的問題,表面上這是一個問話,實際上卻是約伯心底裡的慨嘆,是的,約伯始終相信神,但卻對神的作事方式不明白,甚至不認同(這是約伯記這些重覆對話的根本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