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28. 《人怎能稱義?》(伯25:1-26:14)

這樣在神面前,人怎能稱義?婦人所生的怎能潔淨?(伯25:4


「書亞人比勒達回答說」(1),聽到了約伯第三回合辯第二次對話的引言後,在前兩回合都是第二人發言的比勒達又再在這第三回合中作第二人出場了,他的回應很簡短25:1-6),然後約伯對他的講話作出回應(26:1-14)。

A. 比勒達對約伯的回應。25:1-6
 
A1 神給每人都有一份,25:1-3
  A2
在神面前沒有義人,4-6
B.
約伯對比勒達的回應。26:1-14
  B1
比勒達的膚淺言論,26:1-4
  B2
耶和華的創造奇妙,5-14

神給每人都有一份(25:1-3):
約伯有關惡人沒有惡報的言說,比勒達作出了兩方面的回應,這是第一方面,他在2-3節指出沒有人可以挑戰神的主權,沒有人明白神的作為,人只能夠相信神在高處施行和平」,神有數不盡的天軍,可以監察每一個人,其實可以蒙神光照比較耶穌指出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太5:45)。

在神面前沒有義人(4-6):
這是比勒達作出的第二方面的回應4節和第5節都提及在神面前,前者是「沒有人能稱義,都是不潔淨的」,後者是「月亮也無光亮,及星宿不清潔」(5),這是比喻手法人與月亮星宿相比何等渺小既然後者在神面前都無光和不清潔,何況如蟲的人呢!比勒達藉這番論說支持他在2-3節的論點。

比勒達的膚淺言論(26:1-4):
約伯回答說」(26:1),比勒達的簡短發言才停下來,約伯就26:1-4節的話譏諷比勒達,譏諷他實在枉以神話語的代言人自居(8:218:2),卻根本不是代表神說話!第3節的意思實是: 「無智慧的人真是多虧你的指教領受你的高論了」,當然這是嘲諷之語,「究竟你在代表誰發言?」(4[1]約伯這提問直指比勒達根本不是講說從神而來的教導!

耶和華的創造奇妙(5-14):
這裏講論神曾經把撒但打敗的連串事例包括5-6節的大水和水族以下的陰魂戰兢」和「陰間顯露,滅亡也不得遮掩」;7-11節的神將北極鋪在雲中將水包在密雲中」和「在水面上的周圍劃出界限」;12-13神以能力「平靜大海」、「打傷拉哈伯」(12),和「刺殺快蛇」(13)等等。(注意希伯來文化把水看作惡的根源,撒但的居所[2]
看哪,這不過是神工作的些微」(26:14),約伯稱5-13節為「神工作的些微但卻都是他聽到神的細微的聲音」,正是沖著比勒達自以為代表神說話者而說出的 (比較第4節論及比勒達的言說根本並非神的教導)

人怎能稱義?中國人傳統觀念認為:多做善事多積公德的都是好人,這也是古代以色列人常有的對義人的觀念(參羅3:10,另參詩53:3);其實約伯和他的朋友都說得對,沒有人可以靠自己做些甚麼得稱為義,因為在神面前,人人都是罪人,沒有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和學問,善心或是善行可以稱為義,只有神可以拯救人,只有福音有大能,只有因信耶穌,得耶穌的寶血潔淨者才可以得稱為義。

【祈禱】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3:10)所以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羅3:28
主啊,藉著認識你,人就可以與相交,可以得稱為義,可以得永生,感謝你給我的救贖恩典,阿們。

 



[1] “With whose help have you uttered wordsand whose breath has come out from you?”(ESV 16:4)

[2] 古代近東的文化都總是把海和水看為邪惡,然後海中的拉哈伯和蛇等都是惡魔的化身,所以有學者5-14節實是用巴比倫的創造故事為框架,藉說明神怎樣把惡者制服,創造秩序,說明神的創造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