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怎麼樣呢?以色列人所求的,他們沒有得著,惟有蒙揀選的人得著了;其餘的就成了頑梗不化的。(羅11:7)
|
作者在9:30-10:21中已講論了以色列因拒絕福音,致令他們不能得救;這是否說上帝放棄了祂的子民呢?保羅在此又用了拉比講論的答問法,為要說明上帝並沒有丟棄他們(他預先所知道的百姓,2a)。作者在這一章從兩方面論證這事:其一是1-10講的雖然猶太人大都硬心,但仍有猶太人信主,其二是11-16節說明因這事實外邦人得了救恩。參附錄:第11章的分段說明。
A. 神沒有棄百姓。1-6
A1 保羅見證神有恩典,1-4
A2 拯救所有人的福音,5-6
B. 蒙揀選得救恩。7-10
B1 百姓心昏迷到如今,7-8
B2 要有謙卑順服的心,9-10
保羅見證神有恩典(1-4):
「神棄絕了他的百姓嗎?」保羅在此又用了拉比講論的答問法,當然沒有這回事,於是寫上「神並沒有棄絕他預先所知道的百姓」(2a,所知道者就是神所揀選的),保羅如此鄭重聲明,因為聖經應許過,神並不是只救一人,也不是只救以色列人,而是要拯救萬民。於是他引用先知以利亞的典故說明這事實,因為他不是唯一蒙神揀選的,神還揀選了其他的七千人(參王上19:18)。保羅提及自己是便雅憫人,實是用自己作見證。
拯救所有人的福音(5-6):
同樣道理,保羅要指出按著神的恩典,以色列中餘剩的人仍然可蒙拯救,因為願意回轉悔改的餘數甚多,只要他們放棄立自己的義(見10:3),以為可靠行為去領受救恩這頑梗的觀念,所以他在第6節重申每一個蒙揀選的人都可以得著救恩,那是神的恩典賜予,而非人的行為使然。
百姓心昏迷到如今(7-8):
「這是怎麼樣呢?」(7),這語句的意思應是「這要說明甚麼呢」?那就是以色列人用自己的方法是徒然的,只有蒙揀選的人才得到,於是他在第8節引用了以賽亞書的話,談及以色列人從前如何蒙蔽的情況(第8節雖非直接引用,但顯然是源於賽6:9-10)。
要有謙卑順服的心(9-10):
為了說明上述那種有耳卻聽不到的情況,保羅在9-10節引用了詩62:28的話,這詩歌提及大衛曾經談及那些不順從神的人的遭遇,他沉痛的指出,他們都自害己命(他們的筵席變為網羅,機檻,和絆腳石的意思)。兩段引文都同樣指向人以為用自己的方法可以贏得自己想要得到的愚昧。
靠自己的方式尋找神的義的以色列人,總以為用立功之法就能得著神的義,然而3:27-28已經說明這是不可以的,是不能得到神的義的!因為他們沒有順服,因為靠努力去爭取的不是恩典,他們不順服,是因為他們是頑梗的,因為他們的心剛硬(11:7)。
頑梗不化的以色列人會成為不蒙揀選的人,今天的基督徒會同樣成為頑的人嗎?若果我們信耶穌和服事主只是抱持著一些傳統的教義(儀文的舊樣),而沒有按著聖靈在我們裏面的新樣過生活(羅7:6),而不知道聖靈的律(8:2),不曉得順服聖靈,我們也可能會成了頑梗的基督徒,成了消滅聖靈感動的基督徒,蒙揀選的與頑梗的,我們要怎樣選擇呢?
【祈禱】
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一2:16-17)
主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救我脫離眼目和肉體的情慾,擺脫今生的驕傲,如叫我可以常連於你,讓人從我身上看見福音的大能,阿們。
【附錄】第十一章的分段說明:以色列的將來
保羅在十一章1-32節中闡明了神並未最終棄絕以色列。他通過「餘數」的存在(1-10節)、外邦人得救對以色列的激勵(11-24節)以及「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的奧秘(25-32節)這三重論證,展現了神在救恩歷史中對選民的信實與主權性的救贖計劃。以色列目前的硬心是部分的和暫時的,其終極前途依然在神信實的應許之中。[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