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日 星期五

3. 《你可以在高處行》(哈3:1-19)

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3:19)

 先知哈巴谷的禱告(1a), 1節說明本章與1-2章的內容不同, 本章是一個祈禱, 但也是一個呼籲, 就是呼籲百姓都要靠主得力, 在大困難中跟從主, 可以穩行在高處。[1]

音樂標記, 1
A.
求主復興作為, 2
B.
禱告的基礎。3-15
   B1.
出埃及的幫助, 3-7
   B2.
進迦南的得勝, 8-13
   B3.
總結惡人結局, 14-15
C.
呼籲安靜等候, 16-19c
音樂標記, 19d

「耶和華啊,我聽見你的名聲就懼怕(2a), 2節可看作是這歌的引言, 先知先是說明自己是敬畏上主的, 所以大膽向上主呼求, 憐憫當時仍然在犯罪得罪上主的百姓, 在那些年間再次施展大能拯救百姓。「復興你的作為」的意義)

神從提幔而來;聖者從巴蘭山臨到(3a), 3-7節是先知的禱告基礎, 內容是重提神在出埃及和西乃山顯現等的事件, 那些年間, 百姓既看見神的榮光遮蔽諸天(4), 又因為悖逆經驗了瘟疫流行(如民16:47), 然後用6-7節報告得著應許地的連場戰爭中, 上主的奇妙作為, 既為百姓量了界限, 又為他們驅走迦南人。這些事件都記錄在民數記、利未記和約書亞記等書卷中。

「耶和華啊,你乘在馬上,坐在得勝的車上(8a), 8-10節是有關神在創造和出埃及中打敗迦南神明的眾多事件, 是主把假神打敗, 神無數次向眾支派說的話都是可信的。

「山嶺見你,無不戰懼;大水氾濫過去(11-13), 這一段是提及得應許地的連場戰事中, 神怎樣為百姓爭戰, 如「日月都在本宮停住」(11)正是有關約書亞打敗五王聯手的戰事(見書10:11-14), 為要拯救百姓。

「你以其戈矛刺透他戰士的頭(14), 14節描述神對付惡人的方法, 是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他們本來要用那些戈矛打擊以色列人, 結果是自害己命(參第二章講論), 「你乘馬踐踏海(15, 不是紅海, 參和修), 15節是上主擊打惡人的總結語, 就是上主要乘馬踐踏「洶湧的大水」。

「我聽見這聲音(16a, 和修), 「這聲音」指的就是有關第一章提及上主用巴比倫人來攻擊作為拯救以色列人之說, 先知聽到了上主的默示, 就「身體戰兢」、「嘴唇發顫」、「骨中朽爛」, 甚至「在所立之處戰兢」。哈巴谷先知只是普通人, 他的害怕是可以理解的。然而, 先知如此告白自己的軟弱, 實是要用自己的軟弱去鼓勵人, 所以他接著說:

「我只安靜等候(16d) 因為上主在第二章的說明, 與及在本章1-15節祈禱, 哈巴谷選擇安靜等候, 等甚麼呢?

災難之日臨到, 犯境之民上來(16), 和合本這裏的讀法不準確, 其實先知的意思是: 等候災難臨到「那上來侵犯我們的民」, [2] 這是第二章的信息。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17), 詩歌用了連續六個場景來說明困難情況的極可能發生, 農作物沒有收成, 牛羊也沒有了, 然而百姓仍然可以有喜樂, 因為先得了上主的默示(1-2), 因為先知作出了本章的祈禱。於是神作了先知的力量, 於是先知可以快跑跟從神, 即使前途滿佈困難; 先知可以可以在高處行穩行, 即是在十分困難的磨煉中, 仍然跟從神。

神給先知默示, 目的不是叫先知在大患難來到時自己在高處行, 而是叫神的子民都同樣聽到其中信息, 都向高處行。今天我們在甚麼難處之中?今天我們也聽到了神對我們如此說話了
, 我們也可以向高處行嗎?

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3:19)

【祈禱】 主啊, 求你叫我安心等候你的時間, 給我力量在困境之中仍然跟主腳蹤行, 向高處行, 榮耀神, 阿們。

 【向高處行】(世紀頌讚, 339)

1. 我今前往高處而行,靈性地位日日高昇;
當我前行禱告不停,求主領我向高處行。
2.
世上充滿疑慮恐怖,非我所願長居之處;
別人或願世間久住,但我祈求更高之處。
3.
雖然魔鬼暗箭猛攻,世俗生活,何足輕重!
憑信得聞快樂聲洪,天上聖徒所發讚頌。
4.
我必上升穹蒼極境,進入天堂榮華美景,
如今我靈祈禱不停,求主同行直到天庭。
副歌:
求主助我,使我堅定,憑信站在天上樂境;
我心嚮往更高之地,求主領我向高處行


[1] 先知先是不能明白神竟然兇惡的巴比倫人來懲罰國民(第一章), 接著神讓他看見巴比倫人最終會自害己命(第二章)
[2] 但我安靜等候災難之日臨到那上來侵犯我們的民(16f), 和合本這個讀法不準確。


2019年9月17主日崇拜講道


【無花果樹不發旺, 仍然穩行高處見證】
 no reserves, no retreats, no regrets
蘭州第二人民醫院因他(威廉.波頓)的不保留而成立

威廉波頓1887111日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庫克縣,7歲時便完全委身於基督,並奉獻自己按神的旨意而活。16歲那年,父親派一位雇員陪他去周游世界,希望他因此增長見識。當看到許多國家的人民是那樣的窮困時,他想要出來做宣教士,把福音傳給他們。作為回應,波頓在父親送給他聖經最後一頁寫下兩個字“NO Reserves”(不保留)。
回到美國後,波頓進入了耶魯大學,大學期間,波頓在他的日記裏立下一個簡單的心志:對自己說,對耶穌說。在耶魯的第一個學期,波頓便開始為校園的轉化而努力。
波頓帶領的小小晨禱團契在校園中掀起了一個運動。到了第一年年底,已經有150名新生參加每周的查經會和祈禱會。當波頓到了高年級的時候,這個團契人數發展到1300人。波頓也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找出學校裏最無可救藥的學生,並嘗試著將他引向基督的救贖。波頓的外拓服事不單單局限在耶魯校園,他開始關心寡婦、孤兒和殘疾人。他把酒鬼從紐黑文大街上救回來,為了重建他們,他成立了耶魯希望傳道會。
從耶魯畢業之後,父親要他繼承祖業,許多公司爭相聘請並給予高薪,許多學校也歡迎他去任教。但他堅守起初的感動,不受任何的吸引,即刻申請進入普林斯頓神學院。當他知道被神學院接納時,隨即在聖經的最後一頁加寫兩個字:“No Retreats”(不退縮)。
三年後神學院畢業,他堅守起初的感動,選擇了中國甘肅的蒙藏漢雜居地帶,向回教徒傳福音。在他前往工場之先,差會安排他先到埃及開羅接受在職前的訓練,沒想到他在埃及竟罹患急性腦膜炎,一個月後不幸病逝,享年只有25歲。
波頓的英年早逝是一種遺憾嗎?在人看來,這樣美好的生命,尚未被神使用,就與世長辭,實在可惜。父親在收拾兒子的遺物時,翻閱他多年前送給兒子的聖經,發現在聖經的後頁又加添了兩個字:“No Regrets”(不後悔),這是他兒子離世前所寫的。
波頓離世時,他身邊留下了100萬美金,他全數奉獻給神,將其中25萬捐給中國內地會。內地會用這些捐款在甘肅省蘭州設立了一所以服務回族為主的醫院,也就是現在的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不保留,不退縮,不後悔,也就成了威廉.波頓一生,最美好的注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