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用溫和的話安慰你,你以為太小嗎? (伯15:11)
|
「提幔人以利法回答說」(1),聽到了約伯提出人生短而苦的言論後,在第一回合首先發言的以利法又再說話了,第15章記錄了他的這次講話。1-16節是他說話的上半。
A. 以利法的攻擊。1-10
A1 口出惡言是罪,1-6
A2 斥約伯沒智慧,7-10
B. 對約伯的指控。11-16
B1 不理神的安慰,11-13
B2 妄想神聽他話,14-16
口出惡言是罪(1-6):
以利法聽到約伯的說話後,毫不客氣指出約伯沒有智慧,說出來的話像東風一樣沒有建設,只有破壞(3-4),[1]
所以就單憑約伯現在所說的話,就可以定他的罪(5-6)。
斥約伯沒智慧(7-10):
為甚麼以利法批評約伯的說話像東風呢?因為約伯的言論既挑戰傳統的觀念,又批評神的賞善罰惡,在眾人作為年紀最大的一個,以利法直斥約伯所見所知的有限,卻以為自己有智慧,其實是愚昧無知。
不理神的安慰(11-13):
「神用溫和的話安慰你,你以為太小嗎?」(11),以利法這樣說的時候,是在回應有關約伯一再要求神向他說話的要求(見13:22,14:15等),約伯要求神在特定的場景出現說話才算是對他說話,但以利法直斥他的愚昧(13),不知道神差來的使者正是代表神說話(言下之意,當然包括以利法自己說出的話)。
妄想神聽他話(14-16):
「人是什麼,竟算為潔淨呢?婦人所生的是什麼,竟算為義呢?」(14),以利法這樣說的時候,旨在說明罪人不配聽到神說話,然後他又再重申,在神面前沒有人算為潔淨,即使是神的使者(他的眾聖者,15),沒有人配聽到神對他說話。[2]
甚麼人可以聽到神對他說話?千百年來,這是無數人的問題,有人以為藉著修行,積功德,人可以親近神,然後就可以聽到神的隱秘話,[3]
以利法是對的,人的罪阻攔人聽到神說話,人的心硬聽不到神說話,人的頑梗不知道神正在那些溫和的安慰聲說話。
列王紀上19:1-18告訴我們,當以利亞被耶洗別追殺,他走了四十天的路,筋疲力竭,他期望上帝安慰他,他看見烈風大作,崩山碎石,以為上帝在其中了,沒有,上帝不在烈風中;然後他看見地動山搖,他以為上帝在地震中,也沒有,上帝也不在其中,地震後有火,他以為上帝在其中,也沒有,上帝不在火中。當以利亞以為沒有希望了,上帝不會來安慰時…
這時,「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什麼?」(王上19:13),一把輕柔的安慰聲出現。以利亞終於聽到上帝的聲音,他重新站立,為主奔跑,成就偉大的任務。
上帝要對我們說話,有千百萬種方法,我們還要神怎樣來回應我們的禱告?信而順服(trust and obey),就可以聽到上帝的說話,此外並無別的方法。
【祈禱】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90:12) |
【後記: 訪韓見證,不枉此生】
2008年,筆者第一次去韓國參加祈禱山聚會,在祈禱山上最後的一個晚上,在數百人共用的宿舍裡,燈已經關上,聽到一個教會領袖和一個初信者對話「…弟兄,這一次來祈禱山,可以算是不枉此行嗎?」,領袖這樣發問,「何止是不枉此行,簡直是不枉此生」,初信弟兄這樣給他回答。
那一年在韓國,從每天早上五點鐘開始的晨更祈禱會,到晚上十時結束的培靈會,一天六場的聚會,聽到了無數牧者的培靈奮興信息,但沒有一句話比得上這位初信者的話更深刻記在我心,因為藉著這位初信弟兄,神告訴我「不枉此生」的不單是他,也是我,
很多年過去了,神不斷用這話提醒我,生命最重要的不是有沒有在某處做了甚麼、得著甚麼,可以「不枉此行」,最重要的是認定「不枉此生」,於是無論我們做了甚麼,得著甚麼已經不是最重要了,因為神告訴我「不枉此生」,我可以時時有神同行,處處聽到神說話,即使不是聖經出來的話,即使是本來與自己沒有關係的話。因為神今天仍然說話,用不同的人說話。
【信而順服,Trust and obey】
1. 在主真道光中,我與救主同行,何等榮耀照亮我路程,
只要遵主旨意,主肯與我同行,信靠順服,主必肯同行。
2. 沒有黑影遮蔽,也無雲霧迷漫,因主笑容使雲霧消散;
沒有疑惑畏懼,沒有眼淚憂慮,信靠順服,憂懼自消除。
3. 除非我將一切,奉獻救主腳前,主豐滿慈愛才能體驗;
因主一切恩惠,一切喜樂榮美,乃為信靠順服者預備。
4. 我願在主腳前,享主團契甘甜,行走天路常在主身邊;
主吩咐即聽命,主差遣就遵行,信靠順服必永無憂驚。
若要得主裏喜樂,只要信靠順服。
[1] 聖經裡提及東風總是帶來破壞,如創世記、出埃及記或約拿書等都提及東風帶來的破壞(創41:23,出10:13,拿4:8),約伯的話像東風即是說他的話帶來破壞。
[2] 以利法這兩句話實際上是重述了第一次說話時的論點,見「主不信靠他的臣僕,並且指他的使者為愚昧;何況那住在土房、根基在塵土裡、被蠹蟲所毀壞的人呢?」(4:18-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