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30. 《智慧從何處來呢?》(伯28:1-28)


智慧從何處來呢?聰明之處在那裡呢?(伯28:20

銀子有礦,煉金有方」(1),這語句說明事物出現都有根源。如果把約伯記看作是一個歌劇,觀眾已經習慣了每一個循環那三個朋友都會出來說話,隨著約伯說完了第二次對的結語,應該是約伯出來唱出這一個回合的第三對話的引言,然而約伯這一次沒有出來說話(像10:1-2319:22-29),然後那個講了第一第二章的說故事者(narrator出來唱頌了這一章的詩歌。(見附錄【第三回合第三輪的結構】) [1]

A.
寶物可找智慧何處尋1-11
B.
無與倫比智慧何處來12-22
C.
敬畏上主,可以見智慧23-28

寶物可找智慧何處尋(1-11):
鐵從地裡挖出」(2),本節承接第1節的講論,提及鐵和銅的出處,接著3-12節讚嘆人的知識和學問,竟然可以查究幽暗陰翳的石頭,直到極處」(3),去到那些狂傲的野獸未曾行過的地方,在磐石間鑿出水道,(8)最終可以親眼看見鷹眼也未見過7)」「各樣寶物」(10。因為他們知道只要把那流動的水停住,「隱藏的物就會顯露出來(11)。這裏提及各種人類征服自然的技術成就,又特別提及地底(5)和磐石(9)等的空間意象要說明什麼?

無與倫比智慧何處來(12-22):
大談人類各種活動有何意義?是為了引入:「然而,智慧有何處可尋?聰明之處在那裡呢?智慧的價值無人能知,在活人之地也無處可尋」(13),尋找智慧是本章的主題,事者接著用14-19講論無人知道從何處可尋得智慧,[2]並總結說:「智慧從何處來呢?聰明之處在那裡呢?」(20)然後敘述21-22節說明智慧是難尋找得到的甚至滅沒和死亡都只是「風聞其名」(22)![3]

敬畏上主,可以見智慧(23-28):
人人都需要智慧,但智慧竟是如此難尋,怎麼辦?「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曉得智慧的所在」23),這真是好消息,不過,這一番講論要說明甚麼呢?24-26節的講論提醒讀者觀眾,以色列人),這裡講論智慧(希伯來文Hokma[4]的意義那是要用這命題引領讀者認識人可以從神用話語創造天地,為四時定界限中看見智慧所以接著的第27節是「那時他看見智慧,就談論她,堅定她,並且查究她」(和修本)
「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28),這書一開始就提出約伯是敬畏上主的人(1:1),撒但提出約伯敬畏上主只因為藉此可享保護和賜福(1:9-11),三個朋友的講論其實也不同程度上有這種意涵,這詩歌卻清楚指出,領受神賜人智慧才是敬畏上主的目的。以色人早就知道,智慧是從神而來,雖然智慧存在於萬事萬物,甚至在人的心中,但若非有神的啟示,沒有人能夠發現,人若不敬畏神也不能得到。

會眾明白了,是的,儘管人有各樣知識和能力,卻找不到Hokma(智慧),沒有從神而來的智慧,約伯的困局是沒有出路的,即使三個朋友已經擁有了宗教傳統,有聽過神的話語有了知識和學問,但因為沒有智慧,他們對於撒但的作為無能為力,只能在困局中打滾

沒有聖靈的啟示和感動,聖經充其量只是一些知識和學問,不能幫助人,今天我們的教會生活也有許多宗教傳統,又有聖經的講論與教導,但在每天的生活與挑戰面前,這些知識學問,究竟給我們指引,還是只像世人一樣,在幻變世界中無力前行?人怎可得著智慧的心,行智慧的事,做智慧的人?

【祈禱】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6:63
聖靈啊,求你來充滿我,叫我可以常聽到主的聲音,好叫我得著智慧的心,可以行智慧的事,做智慧的人,阿們。


【附錄:智慧詩與第三回合第三次對話的結構】
約伯記28章可說是這敘事詩歌的變奏,全書的調子從此改變,從苦無出路的埋怨慨嘆,轉變為盼望宣告,最後引領讀者(觀眾)看見約伯離開苦境結束。
從全書的結構看,雖然可以視這一章為第三回合談論的引言(前文附錄的全書結構),28-42章屬於第三回合的第三段對話,雖然每一次對話都由約伯開始說話,我們也可以將這一個引言看作是作詩人的話(雖然經文沒有說明),由第三者的身份唱頌。事實上這一個第三次對話有別於之前三回合已經出現過的前後共八次對話,因為這一次的對話特別長,並且忽然加入了一個叫作以利戶的人,三個朋友都沒有出聲,然後是耶和華在旋風中顯現,既有這些多樣的差異,引言不再由約伯說出也就並非不可能了。但因為其內容實在和約伯之前的講論差異太大,所以歷來就有學者認為這是一段插語。三個回合的對話直到第三回合的第二對話結束都用同一結構。但到了第三個回合的第三對話卻不同。

第三回合

Dialog 3

雖有相近格局,這一輪對話與前面輪有異,這一輪的對話才是全卷書的重點所在。

智慧之歌

28:1-28

全書的轉捩點,解讀本書之鑰。

約伯埋怨/提問

29:1-31:40

這是約伯的最後一次埋怨,最長的,基本上是對前述的總結。

友人回應

32:1-37:24布西人以利戶

以利戶取代了瑣法發言,雖只一次,但卻是最長的,比任何一友發言總和都要長。

約伯回應

38:1-40:2

40:3-5約伯

約伯回應前插入了一段耶和華從旋風中的回應,然後才是約伯的簡短回應。

約伯總結發言

40:6-41:34

42:1-6約伯

約伯的總結發言前,插進了一段耶和華的總結發言,然後是約伯的簡短總結。

 



[1] 本章沒有明說誰在發言,很多人因見2729章都有提及是約伯說話,而把本章也看作是約伯的講話。

[2] 於是詩歌唱說人可以在地中在磐石中尋得價值連城的珍寶,卻不能從深淵在海中尋得智慧,並且一切最貴重的金銀和寶石都都比不上智慧

[3] 人各化叫人所懼怕的「滅末和死亡」,說明智慧的難尋是人所公認的。

[4] 希伯來人看智慧這詞hokma與人的知識不同,智慧是屬於神的,人只有聽從神的話語才可以得著智慧,人的知識有窮盡,會改變,但神的智慧無窮盡,不由人的經驗累積,事實上智慧參與神的創世大工(見箴8:12-31)。有甚麼是從神而來又參與創世的?聖經學者早已指出,從創造神學看,比較創1:2和箴8:30,可見Hokma就是舊約裡聖靈的一種表現,是聖靈本身。(另參約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