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神有靈的餘力能造多人,他不是單造一人嗎?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他願人得虔誠的後裔。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誰也不可以詭詐待幼年所娶的妻。(瑪2:15) |
按瑪拉基書的七段默示分段,2:10-16是第三段默示,表面上是講論婚姻盟約的,實質上是斥責以色列民背棄了與耶和華上帝所立的約,先知指出當時百姓的各種表現,反映他們沒有重視與上主的關係。
A. 破列的盟約,10
B. 盟約的縮影,11-12
C. 恨惡與憐憫,13-16
破列的盟約(10):
「我們豈不都是一位父嗎?豈不是一位神所造的嗎?」(1),這是一個尖銳的問題,這不僅僅是在強調神的創造,先知實是藉此提醒以色列人:他們是一個盟約的群體,彼此之間的關係應當反映出他們與神的關係。然而,現實卻是百姓彼此「以詭詐相待」,破壞了這份神所設立的連結。舊約中的「盟約」從來不只是個人與神之間的私密約定,它涵蓋了整個信仰群體的責任。當以色列人欺騙自己的弟兄,他們實際上是在否定那位與他們立約的神。這種背離不僅是道德上的失敗,更是信仰核心的失落。
盟約的縮影(11-13):
先知這時斥責猶大人「娶事奉外邦神的女子為妻」的問題。這不僅僅是宗教混合的警告,更是盟約忠誠的破口。在聖經中,婚姻常常被用來比喻神與祂子民的關係(如賽54:5、何2:19-20等)。因此,當人在婚姻中背信棄義,他們的行為就彷彿是在重演以色列對神的背叛。更嚴重的是,這樣的背叛使他們的敬拜變得虛假(2:13)。神拒絕接受那些「一邊犯罪,一邊獻祭」的儀式。這段經文提醒我們,信仰的真實性不在於外表的虔誠,而在於生命的忠誠。今天的教會也應當反省:我們是否在婚姻、家庭、職場和教會中活出盟約的見證?
恨惡與憐憫(14-16):
第16節明確宣告:「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休妻的事……是我所恨惡的。」這裡的重點並非絕對禁止離婚,而是譴責人「以詭詐待幼年所娶的配偶」(2:14-15)。「幼年的配偶」可能象徵著「盟約的初心」,暗示以色列人忘記了神起初的恩典與呼召。然而,這段經文並非只有審判。2:15提到「神願人得敬虔的後裔」,表明祂仍期待百姓悔改歸正。神的審判總是帶著挽回的盼望,祂的恨惡是出於對盟約的珍視,而非冷酷的懲罰。祂渴望祂的子民重新回到忠誠與信實的道路上。
這段經文今天同樣挑戰我們,我們的信仰是否體現在具體的忠誠之中?無論是婚姻關係、友誼、職場倫理,還是教會生活,神都呼召我們活出盟約的見證。在一個充斥著「便利式關係」的時代,忠誠往往被視為過時的價值。人們輕易背棄承諾,合理化自己的背叛,但神今天用這話語提醒我們,真誠信實才是神看重的。真正的敬拜不僅是主日的崇拜時段,更是每一天在關係中的持守與委身。當我們在盟約中跌倒時,神的恩典仍然提供悔改的機會。神的審判是嚴肅的,但神的憐憫更深。我們需要做的,是誠實地面對自己的虧欠,並重新回到上帝的信實之中。
【祈禱】
這樣,必叫你們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彼後1:11)
主啊,赦免我們在關係中的失信與軟弱,幫助我們在家庭、職場與教會中活出所信的道,使我們的生命能夠榮耀你的名。阿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