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啊,我呼求你,你不應允我;我站起來,你就定睛看我。(伯30:20)
|
「現在我心極其悲傷;困苦的日子將我抓住」(16),約伯繼續講述現在的痛苦,歌的上半是別人因他災禍對他變臉叫他痛苦,歌的下半這裡傾吐自己心裡的哀愁。[1]
A. 神的大能追逼。16-23
A1 神作為施暴者,16-19
A2 神的殘忍攻擊,20-23
B. 發出絕望悲聲。24-31
B1 為人遭難哭泣,24-27
B2 琴音變為悲音,28-31
神作為施暴者(16-19):
「夜間…」(17),約伯講述他夜間不能入睡,因為他的心已經被傾倒出來了,[2]
為甚麼呢?因為感受到像神把自己扔進淤泥中,自己無法與這力量抗衡,所以心痛不已。
神的殘忍攻擊(20-23):
「主啊,我呼求你…」(20),痛苦不已,唯有向主呼求,可是約伯沒有聽到主的回應,「為甚麼你只是袖手旁觀(「定睛看著我」的意思),為甚麼你變了心,既把我扔在污泥在先,然後更用狂風把我刮走,直去到死地方休…」,約伯忍不住這樣問神。
為人遭難哭泣(24-27):
「然而,人仆倒豈不伸手?遇災難豈不求救呢?」(24),約伯未聽到神的回應,於是向神發出這樣的質問,所謂惻忍之心,人皆有之,普通人會出手相助仆倒的人,或窮乏的人,說明自己心裡煩擾不安的原因,但神卻沒有救助自己。
琴音變為悲音(28-31):
「我面發黑並非因日曬,我在會中站著求救」(28),約伯一輪向神的埋怨過後,又再大吐苦情,所謂「面發黑」者,說的並非皮膚黝黑,而是心情抑鬱致面色難看 (像廣東人說的「口黑面黑」),因為自己長時間在集會中求救,卻無人施以援手,眾人都遠離(所謂「與狗和鴕鳥為伴」的意義)。
「我的皮膚黑而脫落…」(30),約伯在30-31節沉痛說出,不單自己的面容,更是自己的內心,因為在他裡面有一把火,把他的骨燒焦,因此他的聲音沒有人想聽到,因為只有哀鳴,沒有喜樂,發出來的聲音,都變成了哭聲!
主啊,為甚麼你只是袖手旁觀,不施以援手?約伯這樣問,因為他始終沒有脫離苦境,仍然在困局中,這也是當日回歸的以色列人的問題,為甚麼那應許的彌賽亞還沒有來臨,為甚麼大衛倒塌的帳棚沒有重建,為甚麼以色列的神不來拯救,直到耶穌活在他們中間,他們仍然在問。因為他們不相信耶穌就是應許中的基督,不相信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卻又復生,不相信聖靈降臨叫凡相信耶穌的人都可以為成為神的子民。
主啊,為甚麼你只是袖手旁觀,不施以援手?面對今天的困境甚至是苦境時,基督徒也同樣發出這樣的問題,不過,請捫心自問,當我們面對自己,我們的家,我們的教會,社會和國家時,究竟誰在袖手旁觀?神真的袖手旁觀嗎?使徒保羅當日在困局中時見證主曾他對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9),你今天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祈禱】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12:9) |
【後記1: 江西黃衣女子跳河】
2014年12 月 6 日下午,一身穿黃色衣服的女子站在廣西藤縣西江大橋邊緣試圖跳江,接到群眾報警後有員警趕到現場維持秩序,圍觀者在離黃衣女子 30 米開外「靜觀其變」,人越聚越多,有人還不時拿出手機拍照,就像是在看一出「自殺真人秀」。輕生女子似乎絲毫沒有受熱鬧的圍觀群眾干擾,拿起手機打了一通長達 2 分鐘的電話後,毅然跳入冰冷的江水中。女子縱身一躍跳入江中後,圍觀群眾這才炸開了鍋,有人驚呼也有人連忙打電話叫附近的船隻過來救人。跳江女子在江中掙扎了十幾分鐘後沉了下去,最終消失在水中。死了!
【後記2: 文學家魯迅棄醫從文】
1925年,魯迅在日本學醫時,有一次跟日本學生在上課時一起看了一場電影。電影中有一段是一個中國人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人捕獲,要槍斃了,而在旁邊圍觀的也是一群中國人。他們只是袖手旁觀。魯迅原是抱著尋求救國的道路的心願到日本學醫的。但他看了影片以後,學醫的想法有了改變。他說:「從那一回以後,我便覺得學醫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強健,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魯迅知道學醫要救的如果只是這樣的中國人,是沒有意義的,於是他棄醫從文,他要救中國人的靈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