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 星期六

4.《十一奉獻》(瑪2:17-3:12)

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3:10)

生活依然缺乏的以色列人,另外常有兩樣埋怨,其一是神既是公義的,為何他們會遭上不公義的事;其二是為何神沒有照顧他們,供應他們所需,為此先知作出了第四和第五段宣講,指出他們的問題。

A.
埋怨四。2:17-3:5
  A1
公義的神在哪裏呢?2:17-3:2
  A2
我必臨近施行審判,3:3-5
B.
埋怨五。3:6-12
  B1
如何才是轉向呢?6-9
  B2
不做十一如掠奪,10-12

公義的神在哪裏呢?(2:17-3:6):
「公義的神在哪裡呢?」(2:17,[1] 這也是當日百姓經常掛在口邊的埋怨話,因為當時他們經常被波斯人欺凌,飽受不公義制度折磨,上主真的不再幫助百姓嗎?先知於是作出了3:1-6的宣告,指出上主的幫助很快就來到。不過,上主來到時必會除滅一切不義的事,如煉金之人的火,又如漂布之人的鹼,把一切不義的事消滅!

我必臨近施行審判(3:3-5):
先知已經在之前宣告指出,沒有憑公義獻供物是當日的領袖和百姓們的根本問題!當上主的審判來到時,不義的事要止息,犯姦淫的,起假誓的,虧負人之工價的,欺壓寡婦孤兒的,屈枉寄居等的不敬畏神的人都要被消滅!審判必會來臨,並會從神的家開始!

如何才是轉向呢(6-9):
本段是上主回應百姓的第五番埋怨話,以色列人得以回歸,沒有隨著歷史滅亡,既說明上主必不改變的事實,也引出了百姓要轉向上主的呼籲(7上),聽到了瑪拉基的話後,他們就發難說:我們如何才是轉向呢?」(7下)。那時百姓已經有恆常上聖殿獻祭,說要百姓轉向神,究竟何所指?先知又說:「人豈可奪取神之物?」(8上);「我們在何事上奪取神的物呢?」(8下),百姓這樣回應。究竟回轉和奪取神的物芸芸,說的是甚麼?甚至先知指出百姓遭遇咒詛,只因為他們都奪取給上主的供物。

不做十一如掠奪(10-12):
原來先知的言說是針對當時以色列人沒有做十一奉獻說的,雖然所有百姓都知要把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獻給耶和華(參利27:30),可是他們卻沒有這樣做![2] 為甚麼十一欠奉?因為蝗蟲為患,因為葡萄樹未熟之先,就已掉果子(11),因為。百姓可以一口氣列舉不作十一奉獻的諸多原因,簡言之,就是因為生活缺乏,自己都沒有餘剩,又怎能做十一。不作十一,誰得?誰失?

先知呼籲百姓回轉向神,就是呼籲他們不要把最好的給神。若果人只在自己有餘時才獻祭,心底裏卻事事以自己的需要為先,神不會悅納這樣的獻祭,這是當日以色列人的心態,也是不少今天信徒的心態!先知當日向眾人挑戰,他們若然有做十一奉獻,就不會有缺乏。真的嗎?誰會相信?誰會這樣做?誰得?誰失?

回轉歸向神,從做十一奉獻開始,這樣的生活就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我們奉獻的十份一,是基於甚麼原則?有餘了才做,還是在缺乏時仍然做?當日的百姓多選擇前者,少數人選擇後者,今天當我們不做十一,究竟是誰的損失?


【祈禱】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林後9:8
主啊,感謝你用十一奉獻提醒我一切都是你的,叫我生活起居都在乎你,不要只著眼自己擁有的,要關心你所關心的,阿們。


[1] 我們在何事上煩瑣他呢? 這裏說明那些娶了外邦女子為妻的人一樣禱告, 求神幫助, 卻被先知斥責為甚麼要煩瑣神, 因為神不會聽他們的禱告。

[2] 先知呼籲他們要轉向神, 顯然這情況十分普遍的, 所以才有「你們通國的人都奪取我的供物(9)」之說。




返回本書目錄

2. 《我們在何事上藐視神的名》(瑪1:6-2:9)

「我們在何事上藐視你的名呢?」(1:6)
「我們在何事上污穢你呢?」 (1:7)

「藐視我名的祭司啊」(6),從這裏開始是先知的第二段宣講,對象是祭司,他們藐視上主的名,不過,他們卻回應說: 「我們在何事上藐視你的名呢?」(瑪1:6),和「我們在何事上污穢你呢?」(瑪1:7);先知當時如此指責,因為這些祭司負責帶領以色列人敬拜和獻祭,但自己卻沒有尊神的名為聖。

A.
對神的第二番埋怨,1:6-7
B.
祭司藐視主的實況,1:8-14
  B1
將不好的獻為祭,1:8-10
  B2
上主不收納祭物,1:11-14
C.
百姓遭禍患的原因2:1-9
  C1
上主要斥責祭司,2:1-3
  C2
廢棄與主立的約,2:4-9

將不好的獻為祭(1:8-10):
先知在本段直斥祭司竟然只把那些人都不要的祭牲,就是瘸腿的、有病的、甚至把搶奪來的獻上,這樣做就是明明的藐視神,污穢神的名,所以上主不喜悅他們奉上的供物。

上主不收納祭物(1:11-14):
先知在這裏告誡他們,上主要求的是人們要在全地上尊主為大而祭司卻把奉獻的事看為十分「煩瑣」;「這些事何等煩瑣」13),竟出自祭司的口!行詭詐的人有的是公羊但獻祭時卻只把有殘疾的獻給主,上主嚴厲譴責如此獻祭的人,同時也讉責對獻祭者如此奉獻視若無睹的祭司!

上主要斥責祭司(2:1-3):
瑪拉基接著在2:1-2節斥責祭司藐視上主傳給他們的誡命,並因此「使咒詛臨到」他們,使他們的福分變為咒詛,因為他們「不把誡命放在心上」!「我必斥責你們的種子2:3),先知在此指出這是當時百姓經驗農耕收成差劣,工作收入難以糊口的原因(另參該1:9-11)。

廢棄與主立的約(2:4-9):
這裏更具體指出祭司們的過犯,結果是上主被人藐視看為下賤!這段說話表面上是向祭司講的(1:62:1),但1:14說明這也是向神子民講的。神揀選祭司作教導神話語的職份,又「與他立生命和平安的約」(2:5,[1] 所以當他們偏離正道時,許多人就在律法上跌倒。「但百姓都不聽我們所講的啊!」,顯然被責的祭司這樣回應先知的宣告。是的,確是這樣,然而為甚麼會有這種現像?因為祭司自己本身都偏離正道(8)!牧者沒有生命見證,他們再怎麼樣在講台上聲嘶力竭的講,信徒卻沒有從他們的生活上看見生命的見證,他們看見的只是神的話語被眾人藐視!,牧者被人藐視,只因為在神的道上瞻徇情面,對神話語要求竟可因人而異(9)![2]

屬靈的權柄從來不會因仰了甚麼領袖鼻息被授予的,是當人跟從主的腳蹤行得以藉聖靈授予的,因此當沒有神話語,當神的名沒有被尊崇,這權柄是會失去的!牧者或許會因在帶領崗位上有一些行政權柄,於是教會的運作就如一間私營機構,事事講求實效,時時訴諸會議決定,神?只用作禮儀上的陪襯!

今日教會領袖的表現反映一般信徒的屬靈景況。有甚麼樣的牧者,就有甚麼樣的信徒;有甚麼樣的信徒,就有甚麼樣的牧者!神的子民在敬拜(獻祭)的事上表現出他們心中遠離了神,沒有將神所要求最好的獻給神。神所要的不是祭物,而是祭物背後的敬虔和對祂的愛。

【祈禱】
「我們在何事上藐視你的名呢?」(瑪1:6)「我們在何事上污穢你呢?」 (瑪1:7
主啊,叫我認定你不是我生活中的陪襯,你是我們生命中的主人,我要凡事敬畏你,全心聽從你的話語生活,不羞辱你的名,阿們。



[1] 希伯來文「瑪拉基」的意思就是「神的使者」, 聖經學者告訴我們瑪拉基先知本人其實也是一名祭司, 所以最清楚當時祭司的情況, 齒冷當時祭司的許多不當行為。

[2] and so I make you despised and abased before all the people, inasmuch as you do not keep my ways but show partiality in your instruction. (ESV, 2:9)




返回本書目錄

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1. 《神在何事上愛我們呢?》(瑪1:1-5)

「你在何事上愛我們呢?」(1:2)

耶和華藉瑪拉基傳給以色列的默示」(1),主前440-400年間,當時以色列人已經回歸一百年了,聖殿建好了,城牆也重修了,聖殿的獻祭和禱告生活也恢復多時了。先知瑪拉基這時候得到神的默示,作出連串先知宣講,其中有七段默示被記錄在瑪拉基書。(參附錄: 瑪拉基書的七段默示分段)

A.
瑪拉基得上主默示,1
B.
回應以色列的怨言,2-3
C.
回應以東人的期望,4-5

回應以色列的怨言(2-3):
「你在何事上愛我們呢?」(2,這是回歸的以色列人常常提及的埋怨之言,埋怨聲中的「你」竟然是耶和華雖然他們習慣地去守安息日,獻燔祭和禱告,但卻也習慣埋怨上主,因為他們在那回歸的一百多年的日子裏,日子都不好過,不但復國無望,且日常生活缺乏,然後統治者波斯王的重稅卻一點都不能少,還有就是常常被外邦人欺凌,田地的收成差劣,凡此種種都是他們發出這怨言的原因。「以掃不是雅各的哥哥嗎?我卻愛雅各」2),先知宣講的目的是要提醒他們,神愛以色列人,因為雅各和以掃是雙生兄弟,但神讓雅各的後人以色可以重建聖殿、聖城和聖民。反觀以掃的後裔以東人雖然也有回歸的,但他們的山嶺卻是荒涼,這民族卻已消亡![1]

回應以東人的期望(4-5):
任他們建造,我必拆毀」(4),事實是以東人當日一樣得波斯王讓他們回歸,並一樣獲准重建殿建城,但歷史告訴我們,即使以東人把他們的城和神殿都建造起來,他們的神殿和城鎮卻很快都被拆毀了,因為以東民族已經失去了原來的動力。「你們必親眼看見5),歷史告訴我們,在往後的一百多年間,那些回歸的以東人為了生活所需,許多都被當地人同化了,包括其中不少人歸化作了猶太人!

神在何事上愛他的兒女?瑪拉基書的第一個默示告訴我們,當我們仍然活著,我們就要感恩,我們就知道那不是必然的,若不是主的厚愛,今天我們根本不能存活!

「你在何事上愛我們呢?」2),今天我們也許正在面對十分困難的事情,病重多時未得康復,問題懸而未決多時未得解決,沮喪心情未得息懷,也在這樣埋怨神,瑪拉基的默示告訴我們,當我們可以這樣說話時,已經是恩典,因為許多人根本已經沒有氣息如此做。我們可以埋怨神,只因為我們仍然相信,只因為神仍然愛我們,願意聽我們的禱告,我們的傾訴,甚至我們的牢騷!

【祈禱】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哈3:17-18
主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叫我相信在當前困難中,雖然看似很無奈,情況沒有好轉,也沒有幫助,你仍然掌權,我要信靠你,阿們。

【讀經隨想: 伊波拉病毒得治】
美國的醫療宣教隊2013年到了北非,事工開展本已困難重重,2014721日宣教士醫生布蘭特利要被迫送別妻子回美,自己獨留在利比利亞,因為不治病毒伊波拉正在當地肆虐,然而到了724日,布蘭特利證實患上了伊波拉病毒,不過幾天時間,布蘭特利生命垂危!825日,當布蘭特利在美國康復出院時,他們在記者會上分享,因著無數人為他禱告,他可以康復,他知道活著不是必然,是恩典!

【附錄: 瑪拉基書的七段默示分段】
七段默示分別回應當時以色列人的七個問題(埋怨),
標題 1:1
1個默示:耶和華曾愛以色列 1:2-5
2個默示:以色列使神蒙羞 1:6-2:9
3個默示:神不收納以色列的奉獻 2:10-16
4個默示:神將出其不意地降臨 2:17-3:6
5個默示:歸回神(3:7-12
6個默示:以色列肆意頂撞神 3:13-18
7個默示:耶和華的日子(4:1-6




[1] 歷史學家告訴我們, 波斯王沒有獨厚以色列民, 古列元年除了下詔讓以色列人回歸外, 其他民族一樣有詔書得以回歸。事實是以東也有人回歸到他們的都城波斯拉, 但以東族人不久就被其他族群同化, 包括其中不少歸化成為猶太人, 包括耶穌出生時的那個大希律王, 說是猶太人, 實在是以東人的後裔。



返回本書目錄

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

3. 《神為何只造一人》(瑪2:10-16)

 


雖然神有靈的餘力能造多人,他不是單造一人嗎?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他願人得虔誠的後裔。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誰也不可以詭詐待幼年所娶的妻。2:15


按瑪拉基書的七段默示分段,2:10-16是第三段默示,表面上是講論婚姻盟約的,實質上是斥責以色列民背棄了與耶和華上帝所立的約,先知指出當時百姓的各種表現,反映他們沒有重視與上主的關係。

A.
破列的盟約,10
B.
盟約的縮影,11-12
C.
恨惡與憐憫,13-16

破列的盟約(10):
我們豈不都是一位父嗎?豈不是一位神所造的嗎?」(1),這是一個尖銳的問題,這不僅僅是在強調神的創造,先知實是藉此提醒以色列人:他們是一個盟約的群體,彼此之間的關係應當反映出他們與神的關係。然而,現實卻是百姓彼此「以詭詐相待」,破壞了這份神所設立的連結。舊約中的「盟約」從來不只是個人與神之間的私密約定,它涵蓋了整個信仰群體的責任。當以色列人欺騙自己的弟兄,他們實際上是在否定那位與他們立約的神。這種背離不僅是道德上的失敗,更是信仰核心的失落。

盟約的縮影(11-13):
先知這時斥責猶大人「娶事奉外邦神的女子為妻」的問題。這不僅僅是宗教混合的警告,更是盟約忠誠的破口。在聖經中,婚姻常常被用來比喻神與祂子民的關係(如賽54:5、何2:19-20等)。因此,當人在婚姻中背信棄義,他們的行為就彷彿是在重演以色列對神的背叛。更嚴重的是,這樣的背叛使他們的敬拜變得虛假(2:13)。神拒絕接受那些「一邊犯罪,一邊獻祭」的儀式。這段經文提醒我們,信仰的真實性不在於外表的虔誠,而在於生命的忠誠。今天的教會也應當反省:我們是否在婚姻、家庭、職場和教會中活出盟約的見證?

恨惡與憐憫(14-16):
16節明確宣告:「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休妻的事……是我所恨惡的。」這裡的重點並非絕對禁止離婚,而是譴責人「以詭詐待幼年所娶的配偶」(2:14-15)。「幼年的配偶」可能象徵著「盟約的初心」,暗示以色列人忘記了神起初的恩典與呼召。然而,這段經文並非只有審判。2:15提到「神願人得敬虔的後裔」,表明祂仍期待百姓悔改歸正。神的審判總是帶著挽回的盼望,祂的恨惡是出於對盟約的珍視,而非冷酷的懲罰。祂渴望祂的子民重新回到忠誠與信實的道路上。


這段經文今天同樣挑戰我們,我們的信仰是否體現在具體的忠誠之中?無論是婚姻關係、友誼、職場倫理,還是教會生活,神都呼召我們活出盟約的見證。在一個充斥著「便利式關係」的時代,忠誠往往被視為過時的價值。人們輕易背棄承諾,合理化自己的背叛,但神今天用這話語提醒我們,真誠信實才是神看重的。真正的敬拜不僅是主日的崇拜時段,更是每一天在關係中的持守與委身。當我們在盟約中跌倒時,神的恩典仍然提供悔改的機會。神的審判是嚴肅的,但神的憐憫更深。我們需要做的,是誠實地面對自己的虧欠,並重新回到上帝的信實之中。

【祈禱】
這樣,必叫你們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彼後1:11
主啊,赦免我們在關係中的失信與軟弱,幫助我們在家庭、職場與教會中活出所信的道,使我們的生命能夠榮耀你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