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3:10)
|
生活依然缺乏的以色列人,另外常有兩樣埋怨,其一是神既是公義的,為何他們會遭上不公義的事;其二是為何神沒有照顧他們,供應他們所需,為此先知作出了第四和第五段宣講,指出他們的問題。
A. 埋怨四。2:17-3:5
A1 公義的神在哪裏呢?2:17-3:2
A2 我必臨近施行審判,3:3-5
B. 埋怨五。3:6-12
B1 如何才是轉向呢?6-9
B2 不做十一如掠奪,10-12
公義的神在哪裏呢?(2:17-3:6):
「公義的神在哪裡呢?」(2:17),[1]
這也是當日百姓經常掛在口邊的埋怨話,因為當時他們經常被波斯人欺凌,飽受不公義制度折磨,上主真的不再幫助百姓嗎?先知於是作出了3:1-6的宣告,指出上主的幫助很快就來到。不過,上主來到時必會除滅一切不義的事,如煉金之人的火,又如漂布之人的鹼,把一切不義的事消滅!
我必臨近施行審判(3:3-5):
先知已經在之前宣告指出,沒有憑公義獻供物是當日的領袖和百姓們的根本問題!當上主的審判來到時,不義的事要止息,犯姦淫的,起假誓的,虧負人之工價的,欺壓寡婦孤兒的,屈枉寄居等的不敬畏神的人都要被消滅!審判必會來臨,並會從神的家開始!
如何才是轉向呢(6-9):
本段是上主回應百姓的第五番埋怨話,以色列人得以回歸,沒有隨著歷史滅亡,既說明上主必不改變的事實,也引出了百姓要轉向上主的呼籲(7上),當聽到了瑪拉基的話後,他們就發難說:「我們如何才是轉向呢?」(7下)。那時百姓已經有恆常上聖殿獻祭,說要百姓轉向神,究竟何所指?先知又說:「人豈可奪取神之物?」(8上);「我們在何事上奪取神的物呢?」(8下),百姓這樣回應。究竟回轉和奪取神的物芸芸,說的是甚麼?甚至先知指出百姓遭遇咒詛,只因為他們都奪取給上主的供物。
不做十一如掠奪(10-12):
原來先知的言說是針對當時以色列人沒有做十一奉獻說的,雖然所有百姓都知要把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獻給耶和華(參利27:30),可是他們卻沒有這樣做![2] 為甚麼十一欠奉?因為蝗蟲為患,因為葡萄樹未熟之先,就已掉果子(11),因為…。百姓可以一口氣列舉不作十一奉獻的諸多原因,簡言之,就是因為生活缺乏,自己都沒有餘剩,又怎能做十一。不作十一,誰得?誰失?
先知呼籲百姓回轉向神,就是呼籲他們不要把最好的給神。若果人只在自己有餘時才獻祭,心底裏卻事事以自己的需要為先,神不會悅納這樣的獻祭,這是當日以色列人的心態,也是不少今天信徒的心態!先知當日向眾人挑戰,他們若然有做十一奉獻,就不會有缺乏。真的嗎?誰會相信?誰會這樣做?誰得?誰失?
回轉歸向神,從做十一奉獻開始,這樣的生活就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我們奉獻的十份一,是基於甚麼原則?有餘了才做,還是在缺乏時仍然做?當日的百姓多選擇前者,少數人選擇後者,今天當我們不做十一,究竟是誰的損失?
【祈禱】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林後9:8)
主啊,感謝你用十一奉獻提醒我一切都是你的,叫我生活起居都在乎你,不要只著眼自己擁有的,要關心你所關心的,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