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不是為了解答「創世與進化」這課題而寫的書卷。這是很多人讀《聖經》的目的:要求《聖經》回答我們的不解及詰問。
眾所周知,「進化」之說肇始於十九世紀,達爾文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理論後,歸納成為「進化論」。這個「學說」嚴格說來,是一個假設而已。十九世紀以前,從沒有甚麼進化的理論。《創世記》之所以成書,是否為要回答這個十九世紀才出現的問題呢?我們要耐心聆聽《聖經》本身要傳遞的信息。Let Bible Speak。
創造天地的來歷,在耶和華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這樣,(2:4), 當讀過了第一章的報告後, 讀者在這一章好像看見了重覆報告創造的記錄, 其實第一章是創世記的引言, 並且「來歷」(toledot)這個字的出現, 告訴讀者創世記的正文現在才開始, 因為希伯來文Toledot是《創世記》的分段標記。每一次「Toledot」的出現,均代表著一個新段落的開始。第一次出現在2:4的「創造天地的來歷」,代表一個新段落的開始。第二次出現在5:1的「亞當的後代記在下面……」(中文《聖經》這裏把Toledot譯作「後代」)。[1]因此藉著這樣的觀察, 我們可以把創世記分作如下的11段:
創造天地的來歷,在耶和華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這樣,(2:4),當讀過了第一章的報告後,讀者在這一章好像看見了重覆報告創造的記錄,其實第一章是創世記的引言,並且「來歷」(toledot)這個字的出現,告訴讀者創世記的正文現在才開始,因為希伯來文Toledot是《創世記》的分段標記。每一次「Toledot」的出現,均代表著一個新段落的開始。第一次出現在2:4的「創造天地的來歷」,代表一個新段落的開始。第二次出現在5:1的「亞當的後代記在下面……」(中文《聖經》這裏把Toledot譯作「後代」)。[1]因此藉著這樣的觀察,我們可以把創世記分作如下的11段:
- 起初神創造天地,1:1-2:3
- 創造天地的來歷,2:4-4:26
- 亞當的後代,5:1-6:8
- 挪亞的後代,6:9-9:29
- 閃、含、雅弗的後代10:1-11-9
- 閃的後代,11:10-26
- 他拉的後代,11:27-25:11
- 以實瑪利的後代*,25:12-18
- 以撒的後代,25:19-35:29
- 以掃的後代,36: 1-8,以掃的後代36:9-37:1
- 雅各的記略,37:2-50:26
第一段「起初神創造天地」(1:1-2:3),由於不是以「Toledot」開始,可以看為全文序言。這個特別的段落跟以下十個全不相同。除這序言以外,接下的十個「Toledot」,都是「故事」與「名單」的交替出現。之後,有「天地的Toledot」(2:4-4:26),我們會想起伊甸園的敘述,當中有亞當、夏娃、該隱和亞伯等人物。緊接下來的,是一個「亞當的Toledot」(5:1-6:8)。這是一個家譜的名單,主要記載名字及數目,沒有甚麼情節。卻有其重要功能。
第三個是「挪亞的Toledot」(6:9-9:29),又開始敘述情節,是關於洪水的故事。第四個是「閃、含、雅弗的Toledot」(10:1-11:9),當中有些關於巴別塔的故事,但大部分記載是列國的名字。奇怪的是,緊接「閃、含、雅弗的Toledot」之後,又有一個「閃的Toledot」(11:10-26)。這是要特別跟下面的結構相平衡。
完結兩個名單後有「他拉的Toledot」(11:27-25:11),是關於亞伯蘭──後來改名為亞伯拉罕的故事,這段記載的篇幅亦是各分段中最長的。第七次的Toledot,是由一個名單開始:「以實瑪利的Toledot」(25:12-18)。和合本《聖經》將「Toledot」這字略去,但我們翻開希伯來文《聖經》,這處「Toledot」一字清楚可見。
接下來是「以撒的Toledot」(25:19-35:29),主角卻非以撒,而是他的小兒子雅各的故事。有趣的是,接連出現兩個「以掃的Toledot」(36:1-8,36:9-37:1),乃為平衡了「閃、含、雅弗的Toledot」與「閃的Toledot」。
最後,「雅各的Toledot」(37:2-50:26),中文《聖經》用了「雅各的記略如下」。這裏由約瑟的故事開始,一直到《創世記》的結束為止。
[1] 這樣說來,上帝以六日創造天地,到第七日上帝安息了,這七日可以說是創造天地的一個段落。1:1-2:3是《創》的引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