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24:14) |
「耶穌出了聖殿,正走路的時候」(1上), 當結束了在聖殿的講論後, 在回伯大尼住處的路上, 門徒回望遠處的聖殿, 因見其宏偉及漂亮而讚賞不絕時,[1]
耶穌卻說這殿將要毀壞, 在回應門徒提問時, 耶穌說出了本書第五段的天國長篇講論。[2]
A. 聖殿將被毀, 末期何時臨?1-3
B. 門徒要謹慎, 打仗災難非末期, 4-8
B’ 門徒受逼迫, 忍耐到底必得救, 9-13
A’ 福音傳天下, 末期才來臨, 14
「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2), 在路上, 當門徒指著聖殿叫門徒同來欣賞其漂亮和宏偉時, 耶穌卻是如此回應!這實在叫門徒大為吃驚, 直等到他們去到橄欖山坐下的時候, 門徒就向耶穌提問, 聖殿會在何時被毀, 還有就是之前耶穌提及他的離開然後又再來臨的事(見23:38-39)。門徒已經意識聖殿被毀和耶穌的離開和再臨等事的相關性, 這是十分重要的啊, 所以門徒爭取這機會提問。耶穌的回應到第25章才結束。
「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4), 這是耶穌這長篇講的重點。若按約2:21的說法, 耶穌說的聖殿被毀實是指自己將要被殺。所以耶穌實是指出在他以後, 會有人自稱「我是基督」, 許多人會受迷惑, 戰爭因此發生, 但這不是「末期」來到(末期指現今世界結束), 而只是災難的起頭。一世紀70年的猶太人革命, 帶領者就自稱是基督, 耶路撒冷城和聖殿因此被燒毀。[3]
「那時,人要把你們陷在患難裡…」(9), 然後耶穌用9-12節進一步說明, 當耶穌離開以後, 門徒會被人攻擊, 遭遇殺害, 也有門徒將會因為那些困難而失去信心的, 甚至會互相攻擊的, 又因為有不少人自稱是代表神說話(假先知), 叫不少人的愛心冷淡了。不過即便如此, 那也不是末期來到![4]
「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14), 末期甚麼時候才會來到呢?末期的來臨不因為打仗發生, 不因為災難發生, 末期的來臨是沒有人知道的, 但末期來臨以前人仍然要面對戰爭和災難卻是必然的, 但末期來臨就再不能傳福音了, 所以, 耶穌這一番的教導, 就是告訴門徒等待耶穌再臨的焦點不是關心末期何時來臨, 而是傳福音。[5](注意末期與末世不同, 耶穌降生帶來了末世, 耶穌再來才帶來末期)。
「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14) |
【後記: 耶穌與門徒對話的兩個層次】
耶穌與門徒的對話經常有牛頭不搭馬嘴的情況, 這是因為他們所講的在兩個不同層次中, 門徒始終都是用屬地的眼光看事物, 而耶穌講的是既有屬地的, 也有屬天的。門徒在24:3的提問是完全屬地的, 他們想知道聖殿會何時被毀(回應耶穌在24:2言說), 和耶穌要建立的國何時會成立(回應23:37-39)。
但耶穌在24-25章的講論則全是屬天的層次, 這就註定門徒當時「聽是聽了, 卻不明白」的困局; 相對馬太福音作者和今天讀者可以稍為明白。
耶穌這一番講論是藉此說明, 門徒在末期來到以前(主再來), 務必要儆醒(4), 不要因戰爭或災難出現就以為末期來到, 被假基督的謊言所騙(見5), 戰爭的出現(見6)只是災難的起頭(8)。
等待主再來的時候, 逼迫的事不能免, 甚至會被萬民恨惡(9), 很多人會因此跌倒(10), 有異端迷惑多人(11), 有人愛心冷淡(12)。面對這些挑戰, 他們忍耐到底(13), 更要爭取機會將福音傳遍天下(14)。
[1] 這些住在加利利的門徒可能未曾到過聖殿, 禁不住駐足觀看, 讚美欣賞。
[2] 「耶穌說完了這一切的話」(26:1)是耶穌講論結束的標記。主題是「天國來臨的預備」。
[3]的猶太人革命, 起義者最後在Masada集體自殺。從此猶太人被迫害, 甚至長時間不准公開讀妥拉, 直到二世紀中的拉比約海的努力爭取才得到恢復,在逾越節後的第33天守篝火節紀念。有論者認為馬太福音作者把歷史事件放進耶穌的口中, 筆者對此說有保留。
[4] 第九節和第十節開始時的「那時」告訴我們, 9-13節講述的事情是與4-8節談論的事情同時發生的, 所以, 既然前面已經說明「末期還沒有到」(6), 9-12節的「那時」也不應是末期的來到了。
[5] 耶穌沒有預告末期何時來臨, 耶穌只是趁這機會鼓勵門徒, 不管將來有甚麼事會發生, 都不要失去信心, 不要灰心, 都要傳福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