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21.《神要憐憫誰就憐憫誰》(羅9:14-33)

如此看來,神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叫誰剛硬就叫誰剛硬。(9:18)


「這樣,我們可說什麼呢?難道神有什麼不公平嗎?斷乎沒有!」(14), 用因信稱義的原則揀選人, 神這樣行不公平嗎?保羅藉著否定這一個問話來梳理猶太人為此而產生的張力。
A. 神不公平嗎?斷乎沒有, 14-18
B.
向陶匠發問, 器皿無權, 19-21
C.
神不同陶匠, 化腐為奇, 22-33

「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15, 33:19), 我將你興起來,特要在你身上彰顯我的權能,並要使我的名傳遍天下(17, 10:1), 這是猶太人熟知的出埃及記中上主對摩西說過的兩段話, 前者有關在金牛犢事件後, 摩西向神求繼續與百姓同行時, 神對摩西說的話; 後者是神向埃及施行十災時, 對摩西說明使法老心剛硬的原因。保羅提出這兩個事件說明神怎樣作揀選完全是神的主權這事實。

「窯匠難道沒有權柄從一團泥裡拿一塊作成貴重的器皿(21), 為要說明在救恩的事上神有完全的主權, 保羅在19-21用陶匠做器皿做比喻, 陶匠有權預早選定甚麼陶器是卑賤或是貴重; 明白陶器是不能跟陶匠頂嘴這事實, 就能明白上帝也可以揀選甚麼器皿預備遭毀滅或是預備得榮耀。

「倘若神要顯明他的憤怒,彰顯他的大能(22), 用陶匠做比喻一方面是說明人就像陶器不能和陶爭辯, 但更重要說明神做事的法則跟陶匠做貴賤器皿不同, 神手中的器皿雖會按既定原則得榮耀或遭毀滅, 但預備遭毀滅的會被多多容忍,為要使榮耀的豐盛彰顯在蒙恩的器皿上, 於是保羅在25-33節引用幾處舊約聖說明這事實。

「那本來不是我子民的(25-26, 參何2:23), 第一段引用何西阿書的話, 為要說明神的心意是使原來不是子民的人可以成為子民;然後第二段引用以賽亞書的話(27-30, 參賽1:9), 指出不是所有以色列人都可以得救。「我在錫安放一塊絆腳的石頭(33, 參賽8:14, 28:16), 第三段再引用以賽亞書的話指出是神刻意把絆腳石放在錫安,而這絆腳石卻又是他們得救的指望。

陶匠與器皿的比喻在這段經文中要說明的是陶匠有主權去造不同的器皿,器皿的貴重或卑賤與否,是由所用材料和生產工藝決定的,器皿生產出來後多已決定器皿的貴賤,但從1~8章的論述中可見,神造的器皿的得榮耀或是遭毀滅並不是在生產時已決定的(與血緣無關),而在於這器皿有否被主揀選,是否有聖靈內住,是否有寶貝藏在瓦器裏(林後4:7)今天我們要做什麼器皿?

「人若自潔,脫離不雅的事,就必作高尚的器皿,特別留為主人使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2: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