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7. 《凡事禱告, 凡事喜樂》 (腓4:1-9)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4:6-7)


「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1),保羅用這語句為這一段說話作引言,怎可以靠主站立得穩呢?藉著提及兩個婦女的磨擦,保羅在此應用信中提及的信息,藉著常常喜樂,人際的問題可以得到化解。

A. 謙讓的心。1-5
  A1
不要磨擦紛爭,1-3
  A2
靠主常常喜樂,4-5
B.
追求德行。6-9
  B1
應當一無掛慮,主6-7
  B2
主必與人同行,8-9

不要磨擦紛爭(1-3):從這書信一開始就提及保羅為他們有彼此相愛的心禱告(1:9),然後是呼籲他們要心意相同(2:2)要看別人比自己強(2:3)要學像基督的虛己(2:5-9),處處流露對腓立比教會的人際問題的關注所以當保羅在此提名呼籲這兩個婦女在主裏同心,[1] 讀者就更明白這信前文那些勸勉之語了不但如此,「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這語句說明的不是指著教會裏的某一個人而是邀請凡讀這信的人都要幫忙,因為這二人在教會裏很有影響力,並且也曾熱心與保羅及勒利免同工。[2]  

靠主常常喜樂(4-5):保羅再次呼籲他們要喜樂,因為無論是面對不信世界的攻擊,或是諸如兩個婦女的內部紛爭靠主喜樂都是有效的良藥(參箴17:22,所以他勸勉讀者要有謙讓的心(5,與前文看別人比自己強2:3意義相同),就可以消解紛爭因為主耶穌回來的日子愈來愈近了所以他們不應被那些事困擾。

應當一無掛慮(6-7):信要結束了保羅再次提醒他的收信人禱告是喜樂的秘訣(參1:4,因為禱告,神會把人沒有看見過,也沒有聽到過,心裏也沒有想過的平安,賜給凡求告主名的人,(參附錄:感謝的神學)

主必與人同行(8-9):在這信結束前,保羅又再叫讀者從另一角度思考他的教導這裏保羅提及他們要留心日常生活中遇上的人,特別是當日羅馬社會受人稱頌的品格其中的六個方面: 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保羅勸勉他的收信人要留心並思念這些美德,[3] 這些都是當世眾所公認的高尚道德情操保羅對於這些品德同樣給予極高評價為甚麼保羅在這裏插入這些講說呢?「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9)因為保羅要告訴腓立比眾信徒,那些美好品格只有藉相信耶穌才可以得著人們只要學習這信的教導去過每天的生活就都可以經驗那賜人平安的神與人同行就可以活出一無掛慮的人生。

【祈禱】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4:6)
主啊,感謝你叫我常常禱告,並且為著你聽禱告而時時感恩,好叫我可以活出常常喜樂的人生,阿們。


附錄: 感謝的神學,thanksgiving theoloy
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人都是經驗到別人的幫助才去感謝,但靠主站立得穩的人(4:11:27)卻可以凡事,禱告,祈求後就可以感謝。不用等到事情的結果,事情的發展,事情帶來的影響,就可以感謝,怎可以 可以的,因為保羅說我們禱告的對像是天父上帝。
沒有看見神為我們做甚麼就感謝他? 是的,對於人我們不會這樣,但我們既相信神聽禱告,既然信神要把好的東西給我們,要讓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我們禱告後就可以活在神的應許中,就看見事情最終在神手中成為美好,所以我們可以感謝,可以靠主站立得穩,可以從事情開始到末了都經驗有主與我們同行(4:9)這正是詩篇中許多哀歌的神學(如詩42:8),耶利米哀歌的神學(3:23),約伯在苦竟中可以繼續倚靠神的神學(3510)保羅和西拉當日在腓立比所以在監中高歌的原因(16:25-33)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4:4)

 



[1] 雖然在解經歷史, 不少人從這兩個名字所代表的意義讀出不少故事來, 但必須承認, 我們無法從這短短兩節中知道她們因何產生紛爭。

[2] 很可能友阿爹和循都基兩個婦女在教會裏很有影響力, 一般都相信她們是腓立比教會從創立開始就熱心事奉的領袖, 如呂底亞, 16:14-15, 甚至有人認為這裏其中一人就是呂底亞。革利免顯然也是他們熟知的領袖, 但我們對此人卻認識不多。

[3] 聖經學者認為保羅在此在列出如亞里士多得得待希臘哲士提及的德行, 是當時希羅社會人所讚賞的品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