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佳偶,你全然美麗,毫無瑕疵!(歌4:7)
|
歌劇的第三幕可分作上下兩半,上半的3:6-4:7是有關迎親隊伍來接佳偶的報告,下半的4:8-5:1是良人與佳偶欣然同行,然後以婚宴中歌唱作結束。有情人終成眷屬了嗎?
A. 迎親隊伍來到。3:6-4:7
A1 佳偶:喜見迎親隊伍,3:6-11
A2 良人:稱讚佳偶美麗,4:1-7
B. 良人迎娶情景。4:8-5:1
B1 良人:邀請佳偶上路,4:8-15
B2 輪唱:眾人享用婚宴,4:16-5:1
佳偶:喜見迎親隊伍(3:6-11):第三幕一開始,就是新娘看見從曠野上來的,一大隊人馬,他們把塵土翻起,一溜煙的來到,原來是所羅門的迎親隊伍,終於等到了,王終於來到了,佳偶興奮地唱,她甚至看見了那車轎是用黎巴嫩木造的,轎柱是銀造的,坐墊是紫色的。好了,新郎真的來到了,甚至原來這個新郎就是所羅門王嗎?不,當佳偶讚賞良人用最高貴的轎車來迎娶她,坐墊是用耶撒冷眾女子的愛情所鋪的,這是什麼坐墊?原來什麼所羅門王的華轎,又有以色列的勇士護駕芸芸都不是現實,都是白日夢,是佳偶的幻想!
良人:稱讚佳偶美麗(4:1-7):佳偶那有關良人來到的幻想的歌聲甫畢,男主角的歌聲又再響起(是佳偶想像良人來到時的情景,與2:10-14的形式同),良人用4:1-5的歌讚賞佳偶的美麗,包括她的眼睛到牙齒、嘴唇、嘴巴、及至身體的美態,然後6-7節提及的大概是說明自己遲來的原因,原來他去了沒藥山和乳香谷預備香料去迎娶全然美麗、毫無瑕疵的佳偶。請注意,從5:2-6:3的第四首歌再次唱頌佳偶仍然等待良人來迎娶這主璇律可見,這一幕的迎親情景只是一個期待發生的夢想,而非事實的陳述!
良人:邀請佳偶上路(4:8-15):這一段仍是佳偶的幻想,良人隨著那轎車來到她面前,叫她一同離開黎巴嫩,提及黎巴嫩實是一個寓意詞,因為所羅門的住處是黎巴嫩林宮(見王上7:2),所以所羅門王娶妻本應去黎巴嫩林宮的,但良人卻說要帶佳偶離開黎巴嫩,意思應是提出二人要走到高山(如黑門頂等)縱覽天下。11-15節敘述佳偶的美麗形態,注意第11節提及佳偶的衣服有黎巴嫩的香氣,而第15節則提及佳偶是園子裏的泉,從黎巴嫩流下來的溪水,實是良人讚賞佳偶有如他的黎巴嫩林宮,也說明為何良人決定要帶佳偶離開黎巴嫩。
輪唱:眾人享用婚宴(4:16-5:1):歌劇中三組人在這裏輪流歌唱,大概因為這是與高彩烈的場景。輪唱始於佳偶唱出的4:16,說明自己將要隨著那吹起的風,前往良人自己的園子,佳偶言說中的「我的園」就是良人的園!(良人遲遲才來到,就是要預備這園子)。緊接佳偶的歌聲,良人唱出5:1的歌,佳偶已經去到「我的園中」了。在那園子中,一個盛大筵席已經預備好了。[1]良人歌中那些「吃我的蜜房和蜂蜜…」等的話,可能是寓指男女間的性事關係…[2]。這一組的輪唱結束處,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唱出5:1下的歌,[3] 說明許多客人已經來到了,婚宴的管事者正在如此歡迎大家,請各人開懷暢飲。等待多時的大筵席就是這樣的熱鬧和歡愉。(比較啟示錄中經常出現萬千天軍天使的高聲頌唱)。
這一幕說明有情人成眷屬時,佳偶就去到那大筵席了,並且二人連合的事實將要發生了,相對前兩幕一再唱著不要激動愛情的結束,成為強烈對比。[4]跟從主的人,有一日都可以毫無保留地享用與主同在的歡愉,想到那一天,當下所要忍受的苦難,都可以看作等閒,如同一日,像雅各當日等待迎娶拉結,等了七年又七年只如同數日(創29:20)。
【祈禱】雅各就為拉結服事了七年;他因為深愛拉結,就看這七年如同幾天。(創29:20) |
[1] 這是歌劇表達手法, 時空急促交換, 佳偶一下子就被接到園中婚宴。
[2] 這是有關婚姻裏夫妻關係的親密房事的比喻說法, 說的很含蓄, 意在言中, 很自然, 也很合乎情理, 合乎摩西律法。
[3] 大概也是歌劇中合唱團唱出的, 這時他們的角色不應是耶路撒冷的眾女子, 而是作為婚宴中管事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