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壹2:15)
|
起初所受的舊命令(7-8):這裏提及一條既是新又是舊的命令,聽起來有點吊詭;舊者,是因為這命令是他們從前就聽過的,而新者,則是因為黑暗漸漸過去,真光已經照耀,這個從前他們就已聽說過的命令有了新的意義。
A. 一條新的舊命令。7-11
A1 起初所受的舊命令,7-8
A2 恨弟兄的在黑暗走,9-11
B. 給教會各人勉勵。12-14
B1 稱讚信徒當下表現,12-13a
B2 重申對讀者的稱讚,13b-14
C. 活出不一樣生命。15-17
C1 愛世界沒有神的愛,15-16
C2 不屬神的不能永存,17
恨弟兄的在黑暗走(9-11):這命令其實就是叫基督徒要愛教會裏的弟兄,作者稱這命令可看作一個評定基督徒的標準:人若不能實踐,就仍然行在黑暗中,於是不知道往哪裏去,因為那黑暗使他的眼睛瞎了。在人看來,約翰書信寫作時的一世紀末正是教會面對前所未有最大挑戰的時候(參啟示錄寫作背景),多數人都認定那是黑暗大大擴張的時候,怎會是「黑暗漸漸過去」?約翰群體(Johanine school)的作品卻提醒讀者黑夜已深,白晝將臨(這也是保羅的看法,見羅13:12)。
稱讚信徒當下表現(12-13a):12-14節是兩段稱讚的話。這是第一段,是肯定讀者藉相信主耶穌罪得赦免的事實。這裏分別對父老和少年人讚許,讚前者的是關於他們早已認識天父上帝的事實; 讚後者則是他們已經勝過那惡者,即那敵擋基督的惡者。
重申對讀者的稱讚(13b-14):這是第二段讚語,注意這裏的動詞時態是過去式的「曾寫信」,很可能提及從前曾經如此寫信讚賞過他們。所以這一段是重申之前對他們的稱讚,說明他們仍然有那樣的本質。於是這裏出現幾乎一樣的用語,同樣是讚父老們早已認識天父上帝,而讚少年人的話,一樣是讚他們勝過惡者,不過當時強調的是他們的剛強和神的道常存在心裏。[1]
愛世界就沒有愛在心(15-16):作者勉勵讀者要活出一個與世界不一樣的生命,行文中提及兩方面的事,其一是肉體和眼目的情慾,那是指感覺上的,可能是指向錢財和物質的滿足; 其二是今生的驕傲,那應是指向追求人的讚賞,因得著權力地位而輕視別人的表現。作者指出那些是世界上的追求,但門徒可以不一樣,因為他們的人生目標不是那些。
不屬神的不能永存(17):約翰眼中的「小子們」(包括教會裏的父老和少年人)都是與世界不一樣的,因為他們是為追求永恆而活,而非為得著短暫事物而生,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只有遵行神旨意的才會永遠常存。
活在第一世紀末,在信仰中飽受壓迫的信徒,當聽到異端有關諸如主耶穌不是從起初就有,倚靠耶穌不能除罪等的異端教導時,不少信徒因此發展出選擇性的遵守主話的態度與行為,更有因此為了自己的實際利益,做出羞辱主名的事,有人因此停止聚會,[2]
這樣的事都多有發生。
我們今天也因為信耶穌要面對週圍的挑戰和逼迫嗎?要面對不信的世界對我們的嘲諷嗎,我們也想著像不信主的人一樣,任憑自己的喜好做事,使感覺得滿足,好好享受世界嗎?藉著這裏的話,神對你說:「你是不一樣的,因為你的靈命成長,肉體和眼目的滿足,弦耀自己的成就,都不應該是你要追求的目標,惟獨遵行主的旨意行事,才是你要永遠追求的標竿。」
【祈禱】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3-14)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