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書亞奪了那全地,就是山地、一帶南地、歌珊全地、高原、亞拉巴、以色列的山地,和山下的高原。(書11:12) |
本章報告了以色列人在迦南地的第四場戰事,也是本書有關戰事的最後報告。16-23節是以色列人在迦南地戰事的總結,結束處提到約書亞為以色列人分地的事。
A. 北方四王聯軍,1-15
A1 夏瑣王邀聯軍,1-5
A2 照吩咐得大勝,6-11
A3 得北方各城邑,12-15
B. 得應許地總結,16-23
夏瑣王邀聯軍(1-5):
迦南地北方四王,由夏瑣王耶賓牽頭,再糾集北方的亞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耶布斯人和希未人等族群,組成強大聯盟要與以色列人決戰。他們的士兵多如海邊的沙,又有大量武器,顯然以色列人聞訊十分懼怕。
照吩咐得大勝(6-11):
「你不要因他們懼怕…」(6),上主不單如此勉勵約書亞,指示他當如何爭戰,更說明以色列的軍隊可以得勝。於是在第二天的戰事中,以色列軍果然再得神相助,大勝敵軍,並照神吩咐砍斷敵軍的馬蹄筋和焚燒敵人的車輛。
得北方各城邑(12-15):
本段報告北方四王之戰的其餘部份,除了奪取了夏瑣,以色列人又奪取了其它的北方城邑,那些城邑所有的財物和牲畜,以色列人都取為自己的掠物;惟有一切人口都用刀擊殺,直到殺盡;凡有氣息的沒有留下一個。
得應許地總結(16-23):
「約書亞奪了那全地…」(16),原文本節開始有連接詞「這樣」,說明這是迦南戰事的總結,16-20節指出除了本書報告過的四場戰事外,[1] 其實還有很多戰事沒有報告,並且以色列人還用了許多年日才取得那些戰果,包括將住山地、希伯崙、底璧、亞拿伯、猶大山地、以色列山地的城邑盡都毀滅,並剪除那裏的亞衲族人,這些亞衲族人曾經叫以色列人聞風喪膽,因為當日十二探子形容他們是巨人,是他們不能勝過的(參民13:32-33)。[2]
「這樣」(23a),此連接詞再度出現,引出本章的兩句結語,其一是:「約書亞照著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一切話奪了那全地」(23b),這是說明奪取全地之戰告一段落了,其二是:「就按著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將地分給他們為業」(23c),這是一句承上啟下之語,因為本書接下來就是要說明約書亞作樣把地分給以色列人。
「惟有一切人口都用刀擊殺,直到殺盡;凡有氣息的沒有留下一個」(14),14-15節是四場主要戰事報告結束的結語,不少人對這總結感覺不安,為甚麼慈愛的上主要吩咐以色列民把迦南人盡都殺滅?因為若非如此,留下的迦南人會誘使百姓膜拜假神,他們就會因此失去作神子民的身份!以色列人要作屬神的子民,是祭司的國度,他們要過聖潔的生活,否則他們就會被罪沾污,令他們失卻上主的賜福,遭遇咒詛,最終會在應許地被吐出來(利20:22)![3]
聖經告訴我們,基督徒每天都要面對戰爭,除了實質的戰爭外,更多時候是面對屬靈戰爭,基督徒怎樣才可以在戰爭中得勝?約書亞記說明的,就是不效法世界,照著神的吩咐行,因此保羅如此勸勉當日的信徒:「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將身體獻上作活祭」(羅12:1)。今天我們面對甚麼爭戰?我們怎樣才可以在戰爭中得勝?
【祈禱】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1)
主啊,感謝你說明得勝秘訣在於不效法世界,單單順服你。叫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在一切屬靈爭戰中靠你得勝。阿們。
【附錄:聖戰和殲滅迦南人】
有讀者問:始終不能明白為甚麼上帝要以色列人殺滅迦南地上的眾人!
筆者回答:在奪取迦南地的戰事中,約書亞記多次出現殲滅該地所有人的報告,這種被稱作聖戰的行動盡管說明神學意義是藉此以色列人不會沾染外邦人的風氣,但卻產生一大問題:慈愛的神怎會叫人進行如此殺戮?盡行殺滅意味著死的不單是拜偶像的迦南人,還有他們那些無辜的孩子!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訴諸神的主權和祂憤怒的審判,可是,由於此殲滅明顯是不道德的行為,問題不可能因此便化解。
我們或可從問題的焦點放在喇合一家和基遍人的遭遇,他們均能因為相信以色列的神而避免遭到神憤怒的審判(2:8-13,9:9-10、24-25)。這是否意味著凡是離棄偶像,甘願歸順以色列和信服以色列的神之人,都有選擇的餘地?
確是這樣,雖然以色列人似乎不願意讓任何迦南居民活命(9:7),而基遍人只是用欺騙的伎倆來換取平安的保證,但事實上我們也看不見有任何迦南人在接受以色列神的主權之後遭到處死。
至於在殺害無辜方面,聖經亦沒有明確提到殺掉孩童。有關攻陷耶利哥和在艾城殺戮的記載,只提到年輕/年長的人,而沒有具體指到孩童(參6:21,8:22-24)。原因可能是在於這是防禦的地方,而非人口集中的城市。在消滅夏瑣的一役中,經文提到凡有氣息的盡都殺滅(11:11-14)。但即使如此,我們還是未能肯定在以色列人抵達時,城中除了軍隊之外是否還有其他人。
這並非意圖暗示沒有無辜人被殺,只是在於指出聖經沒有在這方面給我們提供詳細的資料。要解除聖戰給人不安的感覺,我們還需要知道「盡都殺盡」的觀念在古代整個近東地區都是極為普遍的。事實上各地的人都會藉著執行類似的行為,將所有抗拒他們所拜神祇的人盡都殺掉,來表明他們對神的歸順。(今天的伊斯蘭教中就有人仍然抱持這所謂的原教旨觀念),反觀約書亞記卻記載了有別於常規的例子,那就是人因著相信以色列神和接納以色列民的使命而得以保存性命,這正是約書亞記有別於古代近東文化的一個特點,耶和華上主的慈愛遠超諸神之處。
[3] 事實上, 以色列人最終正因為此遭遇國破家亡, 人民被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