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書亞和以色列人在約但河西擊殺了諸王。他們的地是從利巴嫩平原的巴力迦得,直到上西珥的哈拉山。約書亞就將那地按著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分給他們為業(書12:7) |
「這樣,約書亞照著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一切話奪了那全地,就按著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將地分給他們為業」(11:23);作者沒有按第11章的結束處說明的報告十二支派的分地,卻在這裏插入了以色列人在河東和河西所得的地業。這是為本書從第13章開始的分地報告作序言。
A. 約但河東的地,1-6
B. 約但河西的地,7-24
約但河東的地(1-6):
「以色列人在約但河外向日出之地擊殺二王,得他們的地」(1),有關以色列人所得的地業,作者從河東的地說起,所以1-6節是覆述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在約但河以東的戰事,通過爭戰得勝取得的城邑和界線都有清楚說明,要注意河東二王的地業分佈範圍廣闊,包括了大片地區,這些地區已經在以色列人過約但河以前分給兩個半支派。
約但河西的地(7-24):
第7節開始是有關約書亞帶領下以色列人得到河西土地的概略說明。7-8節先是說明約但河西所住居民名稱,然後列出各迦南城邑名稱,包括首先攻佔的耶利哥城(9上),然後是艾城(9下),再然後是第十章提及的擊敗那五王所得城(10-16)。17-24節的地則是第十一章北方戰爭中奪取的。注意所得的地都是用「一個某某王」說明的,所以結束時用「共計三十一個王」(24),因為那些城邑的名稱都是以那裏所居之人而得名,這與河東的王的名字與管治城邑名字不同,因河東的地大但人口分佈稀疏,而河西人口較為密集,每一個城邑都有不同族群擁地為王。
一如約書亞記不斷提及的,這個列表的記錄其實都是耶和華上帝的作為,名單以摩西的勝利開始,這本身就強調了一個連續性:不是摩西或約書亞多麼偉大,而是他們背後的神是同一位,是神在持續地為以色列爭戰。經文先後說以色列人擊殺河東和河西諸王,佔有他們的地(1,7),說明了耶和華的應許通過以色列的順服行動得以實現。
這一個列表提醒我們每一個屬神子民都可以因為聽從神的話語而可以得著神為人預備的應許地,其中耶利哥城的勝利,和艾城的失敗更是凸顯順服蒙福與悖逆犯罪的巨大落差,而呼求日月停住的禱告則提醒我們爭戰得勝的武器是祈禱。
從前以色列人可以在四十年曠野漂流後,因為聽從神的話語可以渡過約但河,並最終得到應許地,這個事實今天給我們甚麼提醒?今天我們得到甚麼?失去甚麼?今天當我們面對爭戰時,可以靠甚麼得勝?
【祈禱】
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 神的名。(詩20:7)
主啊,每一天都有爭戰,我要倚靠你,要常常提及你的名字,好叫我在每一次爭戰中得勝,並顯揚你的榮耀,阿們。
【後記】已經未然的事實
這份清單直觀地展示了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創世記15:18-21)正在成為現實。每一座被攻克的城池,每一個被擊敗的王,都是神信實的活生生證據。這個列表好像是說明任務已完成,然而,緊接著的第13章的開始卻指出「還有許多未得之地」(13:1)。這種張力並非矛盾,而是揭示了聖經神學的一個核心事實:神國度的實現是“已然”但“未然”的。神已經賜下完全的勝利和應許,但百姓需要憑著信心去逐步支取和經歷。這份名單宣告的是神所奠定的決定性勝利基礎,而非意味著所有抵抗都已瞬間停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