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 星期二

38.《願上帝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羅16:17-27)

賜平安的神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願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和你們同在!(16:20)

16:17-27是全書的最後部份,包括了結語的第二次祝福及其後的問安,和結束的頌讚。

A.
祝福前的勸勉,17-18
B.
第二次的祝福,19-20
C.
第二次的問安,21-24
D.
最後結束頌讚,25-27

祝福前的勸勉(17-18):
「弟兄們,那些離間你們、叫你們跌倒、背乎所學之道的人,我勸你們要留意躲避他們」(17),第一輪的祝福與問安語說過了,書信該結束了,保羅在結束這信以前,又想起給羅馬教會另一番的祝福,就是祝福他們可以在當時的社會逆流之中站立得穩,於是在那第二次的祝福與問安語中間插入了這幾節的勸勉,勸勉他們要凡事順服主基督,而不要被肉體的軟弱所勝,並勵勉他們要在善上聰明,在惡上愚拙。(18

第二次的祝福(19-20):
這是書信結束前的第二個祝福語,保羅祝福羅馬教會有能力面對撒但的攻擊,並且可以勝過撒但的詭計,甚至可以把撒但擊潰,因為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常和他們同在。

第二次的問安(21-24):
這是書信結束前的第二次問安,與第一次問安不同,那是保羅給羅馬教會的問安,這裏是他的同工們向羅馬教會的問安。

最後結束頌讚(25-27):
書信結束了,保羅在此加入了一段頌讚,目的是帶領讀者認定福音開啟了舊約聖經中的奧秘,使萬國萬民都可以相信及順服主的帶領。

「願賜平安的神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這個祝福語出現在這裏告訴我們,當日的羅馬教會很可能正經歷著各種各樣的屬靈爭戰,也使我們明白為甚麼保羅要用那麼長的篇幅去闡述有關神的救恩各方面的神學論證。作為當日的最大城市,又是羅馬帝國的都城所在,羅馬教會的信徒每天都要面對不同的挑戰,無論來自外部的還是內部的,來自執政掌權的,還是其它宗教思想,甚至信徒自己對這個初生的基督教教義的理解,都是「撒但」常會用來攻擊神百姓的工具。

今天的信徒的挑戰與當日羅馬書讀者雖然已多不相同,但本質卻仍是一樣,當我們順服聖靈的帶領去活出新生命時,我們也會遭受撒但的攻擊,但我們不必擔心,因為神賜下聖靈時刻與我們同在,使我們可以把撒但踐踏在我們的腳下。是的,在我們的腳下。我們可以有這能力,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力量與學問,甚或宗教經驗和神學知識,而是靠使我們大有盼望的聖靈給我們的大能(15:13)。

【祈禱】
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來13:8)
主啊,感謝你永遠不改變,求你叫我照著你那永不改變的真理,行出真道,在這個不斷轉變的世代裏,為你作見證,阿們。


+++ 回到「羅馬書今日讀經」目錄 +++

+++ 回到今日讀經Dailymanna總目錄 +++

2025年9月29日 星期一

37.《成為聖潔的身體》(羅16:1-16)


你們親嘴問安,彼此務要聖潔。基督的眾教會都問你們安。16:16


16章是這信的結束處,由兩兩組祝福問安語組成,保羅書信結束多會有類似祝福及問安語,但像羅馬書這樣的兩番祝福及問安卻是獨特的。

A.
介紹送信人非比,1-2
B.
問候眾新知舊雨。3-15
  B1
問候名單上,3-10
  B2
問候名單下,11-15
C.
代眾教會的問安,16

介紹送信人非比(1-2
「我對你們舉薦我們的姊妹非比,他是堅革哩教會中的女執事」1),保羅首先要向羅馬教會推薦這一位女執事非比,因為顯然她是把這信送給羅馬教會的人,[1] 保羅特別強調她曾經幫助過許多人,所以特請羅馬教會盡量幫忙她。

問候名單上(3-10
「問百基拉和亞居拉安。」(3),3-15節的連串問安中,我們不難發現那些被提及的名字是保羅認識較深的,也有不太熟識的,分作兩組,熟識的提到他們的名字時會加上註腳。3-10節是第一組,百基拉和亞居拉是「他們在基督耶穌裡與我同工」(3);以拜尼土則是「是亞細亞的頭一個信主者」(5),[2] 馬利亞是「曾為羅馬教會多受勞苦」(6),及安多尼古和猶尼亞的「在使徒中是有名望的,他們比保羅信主要早」(7),這些都說明保羅和這些人是相熟的。「又問我在主裡面所親愛的暗伯利安。」(8-10),保羅和這幾個人可能認識不深。

問候名單下(11-15):
「又問我親屬希羅天安」(11),保羅從這裏開始又提到熟識的名字,先是這個和他有親戚關係的人,然後是「可親愛的為主多受勞苦的彼息」(12),又問魯孚和他母親安,「他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13)說明保羅和他的關係十分密切;然後是「亞遜其土」(14-15),這最後九個人的名字,也可能是保羅認識不多的。

代眾教會的問安(16):
本來親嘴問安是當日的平常問安方式(參林前16:20,林後13:12和帖前5:26等),表達信徒間親密團契的關係。但保羅卻在此處說明親嘴問安時「務要聖潔」,實是要藉此提醒讀者避免世俗化或誤用。[3]作出教導後,保羅寫上「基督的眾教會都問你們安,因為羅馬教會當時有猶太與外邦信徒文化的張力,這問安行動成為實踐「彼此接納」的具體表現。

這段祝福語出現的連串名字都是保羅認識的人,保羅問候他們固然因為這些人都是他熟識的,但為甚麼連那些不太認識的人都提及呢?其實那些所謂不太認識的名字背後都是代表在他們那裏聚會的家庭教會,所以有「問亞利多布家裡的人安。」,又有「與他們在一處的弟兄們安。與他們在一處的眾聖徒安。」(14-15)保羅固然關心他熟識的人,但他更關心那些他不熟識的家庭的教會,因為這些名字背後有為數眾多的人,包括猶太信徒和外邦信徒,就是這信不斷提及於兩群人--他們要學習彼此接納。

他期望這信中的信息可以傳到他們心中,叫他們都可以得諸般的喜樂和平安,以致得著聖靈的能力面對當日的生活,因為相信耶穌而有的新生命新生活,讓人從他們身上看見門徒的生活見證。那怕是彼此問安的行動,都要體現這個與羅馬世界不同的生活。祝願你的新生命新生活一樣成為美好見證,讓人從你身上看見耶穌。

【祈禱】
但我們既然在捆我們的律法上死了,現今就脫離了律法,叫我們服事主,要按著心靈的新樣,不按著儀文的舊樣。(羅7:6
主啊,求你領我活出新生命新活,一舉一動都有新樣式,就是照著聖經教導樣式,讓我的生活成見證,更深認識你,阿們。



[1] 注意古時的書信不像今天由郵差送達, 而是要由專人送去。

[2] 保羅是亞細亞福音的開拓者, 所以頭一個亞細亞信主的很可能是保羅在亞細亞所結的頭一個果子, 所以保羅應和他相熟。

[3] 早期教會文献(如《使徒憲典》)說明親嘴問安僅限同性間進行,反映對聖潔的謹慎。

2025年9月28日 星期日

36.《順著神的旨意行事》(羅15:22-33)

並叫我順著神的旨意,歡歡喜喜的到你們那裡,與你們同得安息。(15:32)

「我因多次被攔阻,總不得到你們那裏去。」(22),說明了自己是福音祭司這身份後,15:22-33是保羅闡述他打算去羅馬之原因的下半部份。他首先提及自己早已想去羅馬一行,只是由於不同原因而未能成行。

A.
去西班牙傳福音,22-27
B.
望羅馬教會支持,28-29
C.
求脫離路上攻擊,30-32

去西班牙傳福音(22-27):
去羅馬的機會來了,因為保羅既已經在亞該亞和小亞細亞等各處把福音遍傳,再沒有未去過的地區,就想去福音未及的西班牙傳福音,只等把亞該亞一帶眾外邦教會的捐款送去耶路撒冷後,就會取道羅馬去西班牙,為何要取道羅馬?固然因為羅馬是當日帝國都,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所以取道道羅馬去西班牙是可以理解的。

望羅馬教會支持(28-29):
其實保羅不單要告訴羅馬教會自己去西班牙傳福音的計畫,事實上他更期望羅馬教會可以成為他的支持教會。就像之前他去小亞細亞和亞該亞等地傳福音時,有安提阿教會支持他一樣(見使徒行傳敘述的三次宣教旅程)。所以提及去西班時,他寫上可以「蒙你們送行」(24)和去西班牙的時候「必帶著基督豐盛的恩典而去」29),這兩句的意思說明不單是得羅馬教會送行,更期望可以得著羅馬教會的祝福前行。[1]

求脫離路上攻擊(30-33):
說明自己去羅馬的打算後,他就請羅馬教會為他代禱,使他可以「順著神的旨意歡歡喜喜的到達你們那裏」(32),為什麼呢?原來去羅馬之前,他要先去一次耶路撒冷,把在外邦收到的捐款送去支持耶路撒冷的教會,但他知道有許多「不順從的猶太人」要阻攔他這次耶路撒冷之行,他們不單拒絕耶穌是基督,更仇視保羅在各處向外邦人傳福音的行動。說畢自己的想法後,在此他又寫上祝福語,祝願上帝常與讀者同在,這祝福語也許更是保羅此刻的心願,因為他知道各地都有敵視自己的猶太人。

「順著神的旨意」,這是保羅在羅馬書中不斷強調的態度(6:168:1311:32),即使他知道此去耶路撒冷多有兇險,然而他仍是坦然前去(參徒20:2221:13),結果怎樣呢?熟知使徒行傳故事的人都知道,不出他所料,當他去到耶路撒冷辦完捐款的事後,便被捕入獄,經三年之久才輾轉到達了羅馬,這與他寫羅馬書時的計畫完全不同。

結果保羅沒有順利辦好捐款的事,沒有「歡歡喜喜地」去到羅馬(32),即使去到羅馬了,卻是以囚犯的身份去到!不是福音的祭司,是因為羅馬教會沒有為他禱告嗎?是因為神不聽他們的禱告?

許多人會因為使徒行傳的報告而認為這裏提及的禱告落空了,但保羅不會這樣想,他相信這禱告蒙神應允了,因為雖經千山萬水,三年的等候,他終能「順著神的旨意」去到了羅馬,也在那裏把他的屬靈恩賜分給了他們(1:11)。

「順著神的旨意」是保羅最關心的,也是他一再強調領受聖靈的人所活出的生命樣式,今天我們事奉主,最關心的是甚麼呢?是否也是「順著神的旨意」?

【祈禱】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14:21
主啊,求你加我力量和明白你的心意,然後照著你的話語行,若能如此,我就有福,叫我不要因結果與不如預期而恢心,阿們。


[1] 「豐盛的恩典」芸芸意思其實是「羅馬教會的祝福」。


+++ 
回到「羅馬書今日讀經」目錄 +++
+++ 回到今日讀經Dailymanna總目錄 +++



2025年9月27日 星期六

35.《作上帝福音的祭司》(羅15:14-21)

就如經上所記:未曾聞知他信息的,將要看見;未曾聽過的,將要明白。(15:21)

 羅馬書主體內容都說明了,保羅在這信最後祝福語前(15:33-16:27),還要補充說明他之所以計畫要去羅馬的原因。[1]15:14-21首先說明自己是福音祭司的身份。


A.
作上帝福音的祭司,14-16
B.
傳福音給未得之民,17-20
C.
將要看見將要明白,21

作上帝福音的祭司(14-16):
「弟兄們,我自己也深信你們是滿有良善」(14),前面的將身體獻上作活祭勸勉說話(12:1-15:13)或許有語氣較重的,保羅這樣寫著就是為自己用詞若有使他們不快之處致歉,然而作為主耶穌的僕役,他卻不得不遵從主耶穌的教導行事,因為他不單要傳福音給外邦人,更要叫外邦人信徒可以活出聖潔的生活,因為自己蒙神差遣作「神福音的祭司」16),所以他熱切期盼外邦信徒可以活出獻上身體作活祭的生命,好讓他這個福音祭司把他們像祭牲一樣獻給主,蒙主悅納(當然這只是一種比喻說法)。

傳福音給未得之民(17-20):
作為福音的祭司,保羅強調,自己說話行事只會聚焦怎樣領人歸主,而藉著聖靈的大能,他就去到不同的地方,領外邦人信主(包括從耶路撒冷直到以利里古,即今歐洲東南面地區一帶,19),也因此保羅定下自己的宣教方針,就是去那些沒有人傳過福音的地方去傳福音,他之所以如此,因為他深信在外邦人中就算從前沒有聽過福音的,他們終必可以看見,並且都會明白,為甚麼保羅有這信念?

「將要看見、將要明白」(21),這是保羅堅信未聞福音終必會聽到和明白的根本原因,因為這先知的話語(賽52:15)必然會成為事實。這是以賽亞書講論受苦僕人的見證,以色列人都清楚知道,那是談及當日在他們還在被擄之時,神要興起受苦的僕人,是當時外邦君王和人民都沒有聽聞過的,藉著這受苦僕人使外邦人看見和明白神在他們中間的作為,當保羅引用這經文時,一方面是說明他的信念,另一方面藉著主耶穌在十架成就的救恩,因此他深信他的宣教生涯必然成功。

保羅在他的宣教生涯中並非都是一帆風順,而是多有難處,但賽53:15的經文卻告訴我們,神的救贖計畫是必然會成就的,雖然對很多人來說那是不可思議的,不能理解的,但神卻要使「未曾聞知他信息的,將要看見;未曾聽過的,將要明白。」我們所領受的就是這樣的救恩,不但如此,我們信主就是要把這救恩在我們所去的地方傳揚,雖然多有難處,但我們深信未信主的人「將要看見,將要明白」。

【祈禱】
現在他說:你作我的僕人,使雅各眾支派復興,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歸回尚為小事,我還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賽49:6)
天父啊,感謝你拯救了我,並且叫我去把福音傳給未信主的人,因為我的得救只是小事,你的心意是叫萬民得救,阿們。


[1] 除了開始時談及他想與他們分享一些屬靈恩賜去堅固他們外, 1:11

2025年9月26日 星期五

34.《藉聖靈的能力, 大有盼望》(羅15:1-13)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15:13)

 有關「強者與弱者應如何相待」(14:1-15:13)的講論,說明了各人應有的態度後,15:1-13是最後的總結,分作兩個部份,然後最後寫上祝福語。


A.
不求自己的喜悅。1-6
  A1
要擔當弱者的軟弱,1-4
  A2
祝福讀者效法基督,5-6
B.
福音的一視同仁。7-12
  B1
強者弱者彼此接納,7-9
  B2
猶太與外邦都蒙恩,10-12
C.
祝福讀者有盼望,13

要擔當弱者的軟弱(1-4):
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這是保羅從第14章開始的長篇講論的第一個總結勸勉:堅固的人要幫一幫不堅固的人(應該擔代的意涵)。堅固者要不求自己的喜悅,而是照聖經教導去叫鄰舍喜悅(參利19:18),這樣,軟弱者就可以得建立,這是耶穌基督的榜樣,更是聖經的教導(參詩69:9)。第4節提醒讀者聖經(從前寫的)都是為教訓信徒而寫的,因為聖經的教訓,是叫人歸正和學義,預備人可以照著神的吩咐行出各樣的善事(參提後3:16-17 “預備行各樣的善事的教導)

祝福讀者效法基督(5-6
在教導中插入祝福語是新約書信常有的寫作手法(不少聖經學者指出這是因為書信內容很多時候都是作者口傳那些內容時的記錄),於是保羅在這個總結處寫上了祝福語,祝願讀者能夠效法耶穌基督,照著這信所講的內容去做,同心合意榮耀天父上帝。

強者弱者彼此接納(7-12):
這是強者與弱者講論的第二個總結勸勉,說明福音的一視同仁,保羅在此用了四段關於敬拜的聖經,都提及外邦人與以色列人一同敬拜,為要說明敬拜上帝本來是無分種族的。其一是:我要在外邦中稱讚你,歌頌你的名」9,撒下22:50,詩18:48),這經說明以色列人要在各處敬拜上帝。[1]然後是「你們外邦人當與主的百姓一同歡樂」10,申32:43),這說明外邦人敬拜耶和華是合神心意的。[2]3段是呼籲外邦人都要讚美主:「萬民哪,你們都當頌讚他!」(11,詩117:1)。第4處是以賽亞書中提及藉著耶西的根(就是耶穌基督),[3]外邦人也要被主治理,也要仰望他。

祝福讀者有盼望(13):
13節是一句祝福語,為要祝願讀者照著14:1-15:12的教導去做,好在各事上大享喜樂和平安;這祝福語也可看作是12:1開始講論的將身體獻上作活祭的總結勸勉[4] 因信稱義使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門徒,可以因著賜人盼望的主得著救恩,可以得著諸般的喜樂和平安,這種在心裏的喜樂與平安是人不論擁有多少物質,權力和榮譽都不能得到的。

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究竟保羅提及堅固的(強者)和不堅固的(弱者)所指是誰?前者是外邦人,後是猶太人嗎?這種看法基本上是對的,[5] 不過,這一句祝福語卻告訴我們,只有藉著聖靈的能力,人才可以被堅固,才可以成強者,所以不管是外邦人還是猶太人,凡事聽從保羅在信中的教導者就是堅固的,否則就是不堅固的。

【祈禱】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15:13
聖靈啊,因著你所加的力量,我現在可以做出從前做不到的事,求你帶領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更深明白你的旨意,阿們。



[1] 這是大衛戰勝外邦敵人時唱頌的歌。

[2] 這是摩西帶領百姓唱頌的歌。

[3] 將來有耶西的根,就是那興起來要治理外邦的;外邦人要仰望他(賽11:10

[4] 甚至可以看作全卷羅馬書主體內容的結束祝福

[5] 多數解經家都會這樣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