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5A. 《異像: 平凡中看見的不平凡》(出:3:1-6)

祈禱  賜我眼目的主,教我關心身邊的人和事,好使我更明白你的心意。

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裡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不料,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毀。(3:2)

摩西在米甸曠野生活已有一段日子了,偶而從過路的商人,或牧民口中知道了埃及的一些近況,雖然要殺他的埃及王已經死了,但他的同胞仍是過著受壓迫的苦日子。可是,作為一個逃犯,摩西能做甚麼?他已不是當年出手擊殺埃及人的摩西,幾十年的曠野牧羊生活,這些激情已化作昨天的唏噓回憶;不,這些回憶使他心底的無力感更形沉重。摩西眼前的世界只是一片曠野,有的只是供羊吃食的草及零星散佈的荊棘。
對摩西來說,乾燥的荊棘在烈日高照的曠野會自動燃燒,並不是奇事,這只是一個自然現象,可是這一天,在這常有的現象中,摩西看見了異象──燃燒著的荊棘竟沒有被火燒毀(3:2)。當他想要去看個究竟時,他竟聽到了神對他的呼喚,並吩咐他要把腳上的鞋脫掉,因為他所站的地方是聖地。
為甚麼那地方是聖地?那地方稱為聖地,不是因為那地方有何特別之處,或早已皮米甸人視為神聖之地,而是因為上帝揀選在這裏向摩西顯現(7:33)[1]。不單如此,我們將會看見日後上帝還要在這裏與以色列民立約。
摩西聽到:「我是你父親的神、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為甚麼要在這異象中向摩西顯現?他不明白,這實在來得太突然,他不知怎樣回應,只感到害怕,不知所措...。

  數十年的曠野生活,雖使摩西的激情消減了,但在他心底裏那解不開的疑問仍揮之不去──為甚麼想著去解救受逼迫的同胞竟變作「我在異地作了客旅(革舜)」?是的,隨著歲月的流逝,雖然對同胞的苦難只能是無奈地唏噓,但心底深處他實在盼望上帝會像他所相信的去拯救祂的百姓,所以他仍舊是那麼關心他的同胞。
  是的,異象往往是從現像開始的。一個人如果連身旁的現象都不關心,看不清,摸不透,又如何能奢望得見異象?[2]
或許我們已習慣了日常生活的環境,從沒想過會有所改變,正如摩西在曠野數十年牧羊生活一樣。對身邊的事情顯得無奈、無力、無望,但神要在我們的平淡生活現象中看見異象,要我們經歷生活的所在成為聖地,只要我們脫去身上不潔的東西,只要我們仍關心神的心意,細看神在這些事中的作為,我們將會看到祂的作為,畢竟異象就是從這些現象而來,你願意去看嗎?你願意聽嗎?
「神就從荊棘叢裡呼叫他,說:『摩西,摩西。』摩西說:『我在這裡。』」(3:4)




[1] 參《使徒行傳》.斯托得著.黃元林譯(台北:校園,1997)192頁;凡是神臨在的地方,就是聖地,在司提反的論點中是最重要的論點。
[2] 《從聖經到宣講》.孫寶玲(香港:天道,2002),20頁。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行在光中, 愛的團契》(約壹1:1-2:2)


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壹1:7)
-------------------

許多生活在一世紀末的基督徒, 為了相信耶穌而受逼迫, 甚至殉道, 另外為了適應時代挑戰, 許多人雖然口說相信耶穌, 實質上已經遠離耶穌的教導,[1] 約翰書信就是要提醒讀者們相信耶穌不是接受甚麼教規, 而是讓耶穌的話語來翻轉他們的生命, 那是生命之道(1:1-2), 是與神相交的真實體驗(1:3), 為了讓相信耶穌的人生命有喜樂(1:4)

A.
生命之道, 喜樂的充足, 1-4
B.
神就是光, 彼此的相交, 5-7
C.
基督恩典, 成就挽回祭, 1:8-2:2

為了鼓勵讀者因相信耶穌有喜樂固然是約翰壹書的成書目的, 但是約翰壹書告訴讀者, 跟讀者分享生命之道, 原來是為了讓寫信人喜樂充足。[2]

許多基督徒信主以後都沒有喜樂, 常常埋怨教會有大大小小問題, 批評弟兄姊妹沒有愛心, 這也是第一世紀信徒的實況, 約翰壹書告訴讀者, 原來人的喜樂可以滿足, 不在於認識生命之道有多少, 而在於活出這種生命有多少, 不在於聽了多少的教導, 而在於和其他人分享有多少, 原來生命之道之所以讓人喜樂滿足, 秘訣是在於分享, 跟其他人分享才可以叫喜樂可以滿足。[3]

為甚麼認罪的人, 他們的罪必得赦免? 人真的做錯事後, 只要認罪就得赦免嗎? 這豈不太便宜了他們嗎?

這裏無意指向所有犯罪的人都可以通過認罪得赦免,[4] 而是特別談及那些已經相信耶穌的人, 因為神是光(1:5), 每一個行在光中的人, 都可以因著耶穌的血使罪得赦免(1:7), 因為耶穌的死成就了挽回祭(2:1-2)

約翰壹書為甚麼要重提這些教義的論題? 因為他想要鼓勵信徒彼此相交, 而彼此相交的起點就是認罪, 而行在光中的人必然能看見人的罪, 特別是自己的罪, 歷代的復復興運動都是由彼此認罪開始。

人若認自己的罪, 這個人的生命才可以被復興起來, 信耶穌的人就是從這樣的一個認信入門, 然而, 約翰壹書的收信者是一群已相信耶穌的信徒啊, 是的, 因為承認自己的罪的人, 不是只限於那些未信主的人, 而更是那些已經信主的人, 否則生命之道, 神是光, 彼此相交,… 挽回祭等只是一大堆無意義的名詞, 信徒愈是熟悉這些詞語, 愈是自欺欺人而已!

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約壹4:7-8)



[1] 這種背景在約翰福音和啟示錄裏面清楚可見, 這也是約翰書信的背景, 雖然在這些書信裏不是那麼明顯, 但必需要曉得讀者當前情況, 才能明白這三卷書信的主旨和重點信息所在。
[2] 「我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使「你們」的喜樂充足(1:4)。」中的「你們」原文應該是「我們」。(參和合本修版)
[3] 今天, 我們也在等著別人來幫我們了解這生命之道, 還是幫助別人認識這生命之道?
[4] 這是約翰神學, 廣義來說, 每一個相信耶穌的人, 只要承認自己是罪人, 就可以得生命, (3:16)


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耶穌再來與歷史終局 (系統神學第十七課)



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彼後3:10)



1. 耶穌再來

1.1. 耶穌將會第二次再來 (2nd Advent)

「已實現的末世論」論者認為五旬節聖靈降臨已是基督的第二次降臨, 所以現在是末世時代, 世界無所謂終局, 歷史將永遠發展下去。但耶穌的宣告(1:15)說明末世已經開始, 但歷史仍未完結, 直至主以親身、為世人可看見的姿態重臨世界, 歷史才終結。[1]

1.2. 沒有人知道主何時再來

新約多處說明主再來的日子是人預料不到的(13:32[2]), 所以若有人可以根據經文指出主是甚麼時候來, 或地上出現甚麼事件之後回來, 這樣便失去了主再來的迫切性, 說出這樣的話的人顯然是說謊。主要我們警醒, 因為我們不知道那日子, 我們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現今應做的事, 實踐天國的使命, 服事主及服事世人(帖後3:6, 12)

1.3. 提醒主再來的預兆

主再來的日子雖然不是人所知道的, 但不同預兆卻提醒我們主快再來。這些事情早在使徒時代已經出現, 這些人物或事件時刻提醒人們耶穌會隨時再來, 如敵基督,[3] 邪靈及鬼魔的道理出現(提前4:1), 猶太人被召及集體信主(11), 福音傳遍天下(24:14)…等。[4]

1.4. 既知那日子臨近

這些事情在每個世代都有出現, 說明預兆的目的是為了提醒信徒:「主必再來」。事實上, 自耶穌升天後, 我們每一天都是活在末後的日子裏, 但每渡過一日, 我們便愈接近主再來, 所以我們不必推測主何時來, 而是警醒等候主隨時再來。(10:25)



2. 死人復活及新天新地

2.1. 肯定上帝的創造

雖然人犯了罪, 但上帝並沒有毀滅祂所造的人, 而是藉救贖使墮落的人恢復原初創造之榮耀。蒙救贖的人暫時死去, 到主再來時要肉身復活。那時, 復活的形體是參照耶穌基督的復活形體, 它是榮耀的, 不朽的。[5]

2.2. 復活肯定主創造美好

主再來使舊的被廢去, 被火燒化(彼後3:10), 然後新天新地來臨, 耶穌說:你們這跟從我的人, 到復興的時候, 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 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 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19:28), 復興是指一切更新, 原來, 上帝並非要毀滅祂所造的事物, 乃要用救贖使萬物更新。[6]

3. 天堂地獄

3.1 死亡的性質

因始祖犯罪, 死亡成為人的自然現象。聖經說明人的死亡是靈魂與肉體暫時分離(3:21), 保羅用地上的帳棚比喻暫時的肉身, 以拆毀比喻死亡。他更指出, 到了將來復活, 信徒必得天上永存的房屋, 就是永不朽壞的身體(林後5:1-5), 因此, 保羅稱信徒的死為睡著了(帖前4:13), 只是靈魂與身體暫時分離, 等待與主在樂園相聚(23:43)[7]不義的人的靈魂會降到陰間(Sheol), 那是與上帝隔絕的地方, 沒有讚美和秩序(30:9, 1:1), 猶太人認為那裏位於地底下(16:30, 2:6), 人到了那裏便不能再出來(16:22)



3.2. 天堂地獄大審判

3.2.1. 普救論者如親岑多夫和賀治等提出因為人有上帝的靈, 並且藉著耶穌的死和復活, 人已經得贖脫離罪惡, 世界大部分人至終都會得救。

3.2.2. 奧古斯丁主張凡拒絕基督的都要永世受苦, 他認為世界是一個試煉場所, 人在試煉中所作的決定便帶來不同結果, 導致永生或永死。

3.2.3. 加爾文指出, 耶穌的救贖是為萬人預備, 但並非每一個人都得救恩, 只有信的人才得著。上帝的恩慈是給予祂所揀選的人, 所以並非恩及萬人。

3.2.4. 聖經清楚說明上帝是公義和慈愛的, 祂要照各人所行的施行審判, 上帝的心意是叫萬人得救, 但上帝的刑罰必然施行, 因為這是神的聖潔與公義的要求。



4. 歷史的終局

主再來後, 義人復活得生, 惡人要受審判, 大審判意味歷史的終局, 白色大寶座終結世界的歷史, 義和不義的被區分出來, 這不是義惡永遠對立的二元論, 而是上帝的公義慈愛的要求, 在祂終極的至善真理中合一。

如果時間是上帝創造的, 則歷史是一段有限的時間, 義人因信基督而擁有永恆的生命, 使本來是偶然的(contingent)人因擁有了永恆的生命, 而可以超越時間, 與上帝共存於永恆之中。








不義的人因拒絕福音而被丟進永火, 照聖經字面可理解為他們在永火中存到永遠, 但也可能指對有限的時間而言, 他們的受苦是因時間而言的永遠受苦, 但當時間不再存在, 即無所謂永遠。這樣, 除了上帝及擁有上帝永恆生命而超越時間的義人外, 其他的一切不再存在, 是非存有(non-being)



一切不義及在審判被定罪的存有不能好像上帝一樣超越時間, 因為它們是偶然性的, 到了時間終止存在。在宇宙中, 至終只有永恆全能的上帝是超越時間的、永遠的、無始無終的存有, 一切與上帝對立的存有都會消失, 它們不能倚仗自己的偶然性而永遠存在。





[1] 主的受死、復活, 是拯救的日子(D-Day), 主的再來, 是完全得勝的日子(V-Day)
[2] 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13:32)
[3] 「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蹟連選民也就迷惑了。」(24:24), 「凡靈不認耶穌,就不是出於神;這是那敵基督者的靈。你們從前聽見他要來,現在已經在世上了。」(約一4:3), 尼祿王, 中世紀的回教, 改教時期的教皇等都曾被認為是敵基督, 但主沒有在那些時候回來, 雖然這些人物都有敵基督的特徵, 但卻不是「那」敵基督, 只是提醒信徒主快要再來。
[4] 大量人被殺(9:18), 地震及饑荒(21:11), 假先知藉神蹟奇事騙人(24:24), 信徒受逼迫(11:44), 不法的事增多(24:12), 天上有異兆(2:30-32, 8:12)
[5] 在罪中死去的人會經驗第二次的死(2:11, 20:6, 20:14, 21:8, 受審判後被扔在火湖裏, 20:12-15)。不信的人要一生二死, 信徒卻有二生一死(信徒沒有第二次的死, 20:6)
[6] 就如人犯了罪, 上帝並不毀滅人, 而是藉基督來更新人類, 使人明白今日世界的罪二敗壞並非上帝的創造存在缺憾, 而是人的罪使它敗壞了, 人信主後, 他外表並無改變, 仍受世上苦難及疾病的摧殘。人死後肉身仍要腐化, 到了復活那日, 人要重得肉體, 那是榮耀的身體, 這身體不是另一創造, 而是那經過救贖的原先創造。像主復活後的榮耀身體, 它仍然留有釘痕, 但卻是榮耀尊貴的, 世界也一樣, 因著救贖, 舊的世界要經火鎖化, 並出現新天新地, 它是榮耀的。與原先創造相呼應。
[7] 樂園(Paradise)在希伯來文與希臘文的原意都是指園子(2:8), 猶太人對這園子有不同看法。1.創世記的伊甸園, 2.義人復活前所居之地, 3.義人永遠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