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5日 星期四

45.《耶穌復活了, 空墳墓的見證》(可15:42-16:8)

那少年人對他們說:「不要驚恐!你們尋找那釘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穌,他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裡。請看安放他的地方。 (16:6)

他已經復活了」(16:6), 當三個婦女在過了安息日後, 打算去耶穌被葬的墓穴中去膏抹耶穌的屍身時, 竟然聽到了這個驚人的消息,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A. 耶穌的屍身安放在墳墓, 15:42-47
B. 耶穌的屍身不在墳墓了, 16:1-8

「到了晚上, 因為這是預備日(15:42), 事情是這樣的, 當耶穌在十字架上已經被證實死去後的那一天晚上, 有一個名叫約瑟的人得彼拉多批准把耶穌的體取了下來,[1] 安放在一個由磐石中鑿出來的墳墓裏, 因為當時已進入了安息日,[2] 不能好好的為耶穌的身體膏抹, 而只有臨時用一塊細麻布包裹著, 抹大拉的馬利亞和另二婦女只能看著耶穌安放在墳墓離去了 (參附錄: 十字架下的婦女)

「過了安息日」(16:1), 這三個婦女早已預備了等安息日過, 就要去安放耶穌的墓穴膏耶穌的身體, 所以當太陽才出來, 天色還沒有明亮時, 她們已經去到墳墓前了。

「誰給我們把石頭從墓門輥開呢?(3), 三個婦一路上都在談論這個問題, 因為她們記得那墓穴是用一塊大石封住的, 然而, 當她們去到那墓穴前, 意外地發現那大石已經滾開了, 難道羅馬官兵或是那些殺害耶穌的祭司長文士們知道她們要來膏抺耶穌, 所以預先設伏要來捉拿與耶穌同行的人嗎?她們害怕極了。

「你們尋找那釘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穌」(16:6), 她們更害怕的就是在那晨曦微明的墓穴前, 一個白袍少年對他們說出這樣的話, 使她們更加驚恐。雖然那個少年叫她們不要驚恐, 雖然那少年告訴她們耶穌的屍身不見了因為他已經復活了。

「他們就出來(16:8)[3] 三個婦女從墳墓那裏逃跑, 又發抖又驚奇, 她們害怕因為在墓穴中看不見耶穌的身體, 她們害怕因為那穿白袍的少年知道她們要找耶穌, 她們害怕因為那少年說耶穌已經回到加利利去, 並且叫他們去那裏與他會合

「他已經復活了」沒有叫這三個婦女化哀傷為喜樂, 怎可能呢?人怎可能復活呢?雖然她們曾經聽耶穌三次講及復活的事, 雖然她們實在期望耶穌真的可以復活, 但此刻雖然看見了空墳墓, 雖然聽見了那白衣少年的話, 她們就是不能相信這事實!

「他已經復活了」實在叫人無法相信, 因為這是不可能的! 甚麼人會相信死人復活這種事呢?這是沒有道理的, 不合邏輯的, 不科學的, 不能相信的, 甚麼人會相信呢?

「他已經復活了, 這種不合理的事, 隨著時間過去, 相信的人應該會愈來愈少; 然而二千年過去了, 事實卻是相信耶穌的人竟然是愈來愈多, 怎能如此?只有一個原因, 因為這是事實, 並且與復活主相遇過的人愈來愈多, 誰與復活主相遇過呢?我們與復活的主相遇過嗎?

【附錄十字架下的婦女】
1)「西庇太兒子的母親」(可能即是撒羅米),曾經向耶穌要求過一件事,他希望她的兩個兒子雅各和約翰,在耶穌的國裏,一個坐在耶穌的左邊,一個坐在耶穌的右邊。耶穌沒有答應。其他的使徒們聽見這件事,對雅各和約翰都很惱怒,耶穌便教訓眾門徒說:「你們中間誰願爲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爲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20:20-28)
2)耶穌被釘十架時,撒羅米和其他幾個女信徒一起,也在十字架旁守候(15:40)。耶穌復活的那天早晨,她也曾和其他幾位婦女一同到了墳墓那裏,同時聽到了天使傳報耶穌復活的消息。
3)約翰福音、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記述十字架旁邊的婦女時,除了耶穌的母親以外,都具體地記了三個人。見下表對照:
1540
1925
2756
撒羅米
耶穌的母親的姊妹
西庇太兩個兒子的母親
抹大拉的馬利亞
抹大拉的馬利亞
抹大拉的馬利亞
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
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即革羅罷的妻馬利亞)
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
4)從該表中可以看出,撒羅米很可能即是耶穌的母親的姊妹,或許是西庇太的妻子。若這樣,撒羅米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雅各和約翰,既是耶穌的門徒,也可能是他的姨表兄弟了。




[1] 這個約瑟是一個「等候神國」的尊貴議士(15:43), 說明他是公會議員, 虔守摩西律法, 更暗暗地作耶穌門徒的(見約19:38-39), 他求彼拉多取下耶穌身體是因猶太人的律法說明把人掛在木頭上是該被咒詛的, 但讓屍體過夜卻會玷污應許地(21:22-23, 3:13-14)這過程需要來回各各他至耶路撒冷城, 當約瑟得批准時已日落。
[2] 猶太人以月出(即日落後)為一日的開始, 耶穌是在安息日前一日的星期五白天被釘十字架, 到了晚上(15:42)即已進入了安息日, 所以不能為耶穌身體膏抹(這是猶太人對屍身安葬前的處理方式), 這是安息日所不許的事情, 要等到安息日結束才可以。
[3] 不少聖經學者從較舊抄本中沒有16:9-20就指出馬可福音應在16:8結束, 無視它的存在, 無視馬可福音的長結尾從基督教的開始已經在教會中使用, 在正典形成中存在, 筆者相信這是不可或缺的部份。


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

聖靈降臨期主日宣講



聖靈降臨期主崇拜宣講
聖靈降臨主日:

聖靈降臨期第二主日:

《背起十架跟從主》( 10:24-39, 聖靈降臨期第二主日)

《背起十架跟從主》(太 10:24-39, 聖靈降臨期第二主日)

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10:38)


門徒跟從主時常被當時的文士和法利賽人等排擠和攻擊。耶穌用10:24-25鼓勵門徒不要因此灰心,因為猶太人既然攻擊耶穌,所以門徒被攻擊也就無可避免了。耶穌講說了10:26-3132-39作進深說明。

所以,不要怕他們(26),耶穌在26-31節解說為何門徒可以不怕那些攻擊的事,因為把掩蓋的事(耶穌的福音)讓人知道本來是門徒的使命,門徒只要把從主領受的話宣告出來文士和法利賽人的攻擊或許能攻擊他們的身體,但不能殺他們的靈魂。天父既然會保護麻雀, 看顧人的髮,就必保守門徒的寶貴生命,因為那比麻雀貴重得多。

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32), 32-33節說明為主作見證的人, 都配作主的門徒, 都有主保守。

「不配作我的門徒是耶穌在34-39節的講論的焦點所在,他先用了34-36節提出他來到要給人帶來的並非如文士和法利賽人講論的虛假太平,而是藉著相信耶穌而與父神的關係復和。耶穌福音實在是有顛覆性的,因為罪使人與神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被扭曲了,所以長久以來人已經習慣了活在關係扭曲的世界裏,所以耶穌的福音要把關係恢復過來,就不能避免地出現「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裏的人(36)這悲哀了。這是作主門徒要面對的代價!

【反省】
「不配作我的門徒(3738),耶穌在這番講論結束處三番提及這事,因為耶穌要藉此強調,門徒不單要經歷人與人關係被顛覆,甚至是每一個人都要重新認識自己,自己生命的被顛覆,這是作門徒的代價作主門徒就要預備生命被反轉。
猶太人都受文士教導,所以耶穌既不容於當日的主流拉比猶太教,耶穌的門徒因此不容於家庭也就可以理解了,因跟從耶穌,門徒所思所想被父母所厭棄,不容於兄弟姊妹,是必然的。這正是今天的穆斯林信耶穌要面對的挑戰,今天追求民主者不容於政府的建制也源於此。

但耶穌教導門徒面對這些攻擊的方法不是藉攻擊和破壞去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是背起十架跟從耶穌,像耶穌一樣的柔和謙卑,一樣的去耶路撒冷被釘十架!所以耶穌作出這樣的結論: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39)



2020年6月16日 星期二

《耶穌的命定》(可11:1-11, 預苦期第六主日)

9:9, 110:1, 118:24-26
3:37, 詩133:3, 6:45-56, 3:1-13
------------

若有人對你們說:『為什麼做這事?』你們就說:『主要用他。』那人必立時讓你們牽來。」(11:3)

為什麼做這事?, 今天當我們傳福音, 做見證, 為主作工時, 也有被人這樣問過嗎? 我們會感覺為難嗎? 不要怕, 主要用他。, 耶穌早已告訴了我們要這樣回答。
耶穌當日這樣叫門徒做了, 他們就把驢和驢駒都都拉去給耶穌作坐騎進入耶路撒冷了, 因為這是天父上帝早已計劃的, 因為這是耶穌的命定今天我們可以這樣做, 因為我們都因為相信耶穌有了一個命定, 耶穌的命定。

甚麼是「命定」?聖經多處用了這詞語(見詩71:3, 3:37), 這詞英文譯作destiny, 於是有人將之看作是命運, 其實這是錯的, 因為命運對很多人來說都是無奈的, 都是不理想的, 有所謂「生不逢時」或「生不逢處」等唏噓。翻開聖經可見, 命定本來有決定(或命令)的意思, 也有預早安排的意思, 16:9清楚說明, 神早已在創世以前為人預備了道路, 人只要走在其中, 就可以得福, 上帝為人預的道路就是命定, 每一個人要終其一生發現神為人預備的這條路, 並走在其上, 所謂走進命定, 這就是耶穌短暫人生中所展示的。【命定一詞也用一個現代詞語說明, 就是戲劇中的劇本(plot), 每一個演員都要在舞台上照著劇本演好自己的戲份

正如在預苦期第二主日講論「耶穌的行動」時已經提及過, 耶穌的行動有三個主要目的, 就是1.傳講福音, 2.建立門徒, 3.成就救恩, 所以耶穌的命定就是照著神的吩咐在他的人生中, 特別是福音書記載的那三年事工中, 照著天父上帝給他的命定, 作成他的工。

為什麼做這事?, 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對話, 因為耶穌照著他的命定(劇本)來到了耶路撒冷, 為甚麼要用三年時間才去耶路撒冷受難? 而不是一開始就去呢? 這是約翰福音第二章迦拿婚宴處耶穌與母親馬利亞的話話中要說明的(2:4), (並且在2章結束處要作特別解說的, 2:23-25), 因為時候還沒有到; 事實上約7:36, 8:39等處也明明提及過, 直到約12:23才說明時候的滿足, 為甚麼要等三年的時間? 因為耶穌要用三年的時間說明基督降世的意義。
耶穌要用這三年時間讓人明白基督不單是以色列人期望的只屬於以色列人的王的意義 (雖然舊約聖經早已說明, 但他們卻是愚頑不明白, 見創12, 117, 49:6);
基督來到建立的國不是猶太人期待的有限疆土國界的, 有軍隊有王帝的主權國家, 而是一個包羅全世界地土的, 每一個人都可以作精兵的, 有三一上帝作王的國;
作王的基督不是政治的基督, 不是經濟的基督, 不是權力的基督, 而是叫人得著神大愛的基督, 得著生命的基督, 得著聖靈所賜能力的基督。
耶穌展現的基督, 是完成神的命定的基督, 照著天父所定劇本作成榮神益人的榜樣, 叫人成為門徒的基督, 叫門徒成就同一命定的基督。【所以門徒都一樣要傳福音, 一樣的使人作門徒, 一樣的用生命去成就救恩(獻上身體作活祭)

為什麼做這事?, 這對話出現, 因為門徒在伯法其和伯大尼時, 耶穌吩咐他們去「對面的村子」把拴著的驢和駒時要說的話; 有人以為那是馬大和馬利亞的家, 這是他們所用的暗號, 所以驢順利拿來用了, 其實我們不必作這樣的猜想(雖然不能排除這可能性), 我們應該藉這行動想起先知撒迦利亞早在四百多年已經宣講了當基督來到, 就會騎著驢和驢拘進耶路撒冷(9:9), 說明基督來到建立的國不是當時眾人以為用軍事強權建立的, 而是用溫柔慈愛建立的。這是耶穌的命定成就的第一方面的說明。

「有許多人把衣服鋪在路上(8), 許多人把衣服和棕樹枝鋪在路上, 那是當日羅馬王征戰得勝進城時的做法, 當日民眾如此做, 實有期望耶穌所代表的基督也像異教的王進城一樣的威風, 這樣卻成就詩110:1的話, 這一位基督要把仇敵作腳凳, 正如鋪在路上的衣服和棕樹枝所代表的。這是耶穌的命定成就的第二方面的說明。

「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9-10), 歡迎耶穌進城的群眾都這樣唱頌, 因為這是每逢逾越節時以色列人都唱的詩, 為了慶祝基督的來到, 說明那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 來拯救以色列民的意思(和散那是詩118:25用阿蘭文讀出「主啊, 來拯救」的音譯), 他們這樣唱, 雖然是期盼耶穌來作成政治經濟的基督, 但這正是耶穌的命定成就的第三方面說明。
所以這一段經文說明耶穌當日進耶路撒冷是他的命定, 所以今我們相信耶穌, 要像耶穌一樣走進我們的命定。正如傳道書3:1-14告訴我們, 我們都有一個命定。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3:1-2), 這不是聖經宿命論, 而是說明神為人早已預備了一切的豐盛和美好, 所以, 在傳3:11處有: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3:11)
所以, 這裏聖經清楚告訴我們, 人人都有一人個命定, 我們只要照著神分給我們的份, 就可以在其中享受神給我們的豐盛, 我們不用嘆息:「生不逢時」「生不逢處」, 因為耶穌的命定展示, 我們與耶穌有一樣的命定, 只要照著神的話語行, 我們都可以活得豐盛。不要因一些發生在我們身上不如意的事就埋怨神, 因為神要用那些事來祝福我們, 因為神為我們命定的必定是好的。

耶穌的命定是最終要去耶路撒冷, 死在耶路撒冷, 我們不會都要去耶路撒冷, 且死在哪裏啊? 不對, 我們都要邁開步伐去耶路撒冷, 只是我們的耶路撒冷不在中東巴勒斯坦, 而是在神帶領我們去的地方, 在那一個地方獻上身體作活祭, 在那一個地方敬拜禱告, 在那一個地方與神同行, 在那一個地方為主作見證。

求主帶領我們每一個在每一處地方為真道打美好的仗, 去傳福音, 去使人作門徒, 去成就救恩, 哈利路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