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十篇可看作是第九篇的下半(見前文說明),[1] 所以同樣是有關因被敵人攻擊,情勢危急的祈禱詩。不同者是前篇上半是詩人數算神從前的恩典,而這一篇的上半則是同行者當下的感受。請注意第九篇的下半正是詩人向同行者的鼓勵,本篇上半的說明,讓我們更明白當時各人感受。
A. 埋怨神。1-11
A1
神不行報應,1-6
A2 神掩面不看,7-11
B. 呼喊神。12-18
B1 神施行報應,12-16
B2 為孤兒伸冤,17-18
神不行報應(1-6):
「耶和華啊,你為什麼站在遠處?在患難的時候為什麼隱藏?」(1),詩歌這樣的開始,充份表達出唱歌者當時的苦情,並且向神發出埋怨。為甚麼歌者會有這些埋怨?因為他們看見了又聽到了2-6節的所見所聞,他們看見惡人說誇大言語,不斷行惡,雖目中無神,卻是道路享通,以致他們心裏說「我必不動搖,世世代代不遭災難」(6)!
神掩面不看(7-11):
「他滿口咒罵…」(7),即使已經有無數的人被毒害,惡人仍然進入各處村莊埋伏,窺探無倚無靠的人,叫困苦人一個個都中了埋伏,被他們擄去(9)!詩人用10-11節說明他看見的一幕,他看見無倚無靠的人被惡人的暴力打倒,他甚至聽到了惡人的心裏狂言,說甚麼神竟忘記了,「神轉臉永不觀看」!神忘記了為困苦人伸冤,神已經不再察看他們的行為!
神施行報應(12-16):
「耶和華啊,求你起來…」(12),這是詩歌下半的開始,詩人要回應同行中人在這歌上半的看法; 於是作出了11-16節的祈禱,他求神出手,叫惡人不要以為「神必不追究」(13)。「其實你已經觀看…」(14),詩人用14-16節的詩句告訴眾人神早已看見惡人的惡行,神不是不追究惡人的種種惡行,神既然永永遠遠作王,又已經把外邦人從「他的地」滅絕了,神豈會容忍這些惡人的惡行?不會的!
為孤兒伸冤(17-18):
「耶和華啊,謙卑人的心願,你早已知道。你必預備他們的心,也必側耳聽他們的祈求」(17),這是詩歌的結束讚頌,讚美神早已聽到謙卑人的祈禱[2],並且還要讚頌的是神要為「孤兒和受欺壓的人伸冤,使強橫人不再威嚇他們」(18)。
面對同行者對神的不信與懷疑,我們可以怎樣回應?詩人因為相信神看重每一個人,更因為相信神永永遠遠作王,所以他作出了本詩下半的禱告,因為他相信神早已聽到困苦人的呼求,就是最軟弱無助者的呼求,神也必垂聽。
我們被人攻擊,也像沒有感受神的關心和幫助嗎?當日的以色列人唱這詩時可以得著安慰和鼓勵,可以重新得力。藉著這歌,今天神也要提醒我們,惡人的惡,我們的禱告,他都看見,也都聽到,所以神差聖靈來幫助我們,引領我們,安慰我們,叫我們想起他的話,陪我們走過苦境,叫我們歡然歌唱。
【祈禱】
但保惠師,就是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約14:26)
主啊,感謝你憐恤我的軟弱,差保惠師聖靈指教我,叫我常常想起你對我說過的一切話,知道怎樣活出真道和你的愛,阿們。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10.《耶和華知道謙卑人的心》(詩10:1-18)
9. 《窮乏人不被忘, 困苦人有指望》(詩9:1-20)
窮乏人必不永久被忘,困苦人的指望必不永久落空。(詩9:18)
|
詩第九和第十是連續兩篇的字母詩,兩詩合共用了二十個希伯來文作詩句的開始,[1] 標題告訴我們這詩仍然是以大衛被敵人攻擊的經歷作背景,詩人因確信神的保守和應許,引領跟從者一同讚美神和向神呼求。
A. 我要一心稱謝耶和華。1-10
A1
回想耶和華曾經拯救,1-8
A2 上主不離棄尋求的人,9-10
B. 萬民都要歌頌耶和華,11-20
B1 祈求耶和華再次施恩,11-17
B2 上主不忘記求告的人,18-20
回想耶和華曾經拯救(1-8):
詩歌的上半以自己過去怎樣經驗神的大能拯救為主體。[2] 1-2節宣告自己常常讚美神,並且因此常常經歷歡喜快樂。詩人接著在3-8節歌頌神從前怎樣幫助和拯救過自己,那些都是他親身經驗過的事件,看見神怎樣打敗外邦人,滅絕惡人。「他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正直判斷萬民」(8),神的拯救來到,因為祂要按公義審判。
上主不離棄尋求的人(9-10):
為甚麼神會向詩人施行前述的那些大作為?9-10節唱頌其中原因,因為神要成為受欺壓者的庇護所(「高臺」的意思),因為倚靠神的人都有神的保佑。詩歌上半至此結束。
祈求耶和華再次施恩(11-17):
詩歌的下半起始語(11-12)與上半的起始語(1-2)相近,只是之前是說明自己的習慣,現在卻是邀請同行者同來歌頌「居錫安的耶和華」,因為第12節說明「那追討流人血之罪的」不單憐恤詩人,這位神也會記念受屈的人和記念困苦人的哀求。13-17節是詩人向神呼求幫助,「從死門把我提拔」說明詩人當下處境十分危急。他作出如此呼求,因為有詩歌上半的基礎,所以他相信「惡人,就是忘記神的外邦人,都必歸到陰間」(17),惡人終必被打敗!
上主不忘記求告的人(18-20):
詩人用本段引領跟從者確信:上主不會忘記他們,所以他們的指望不會落空,雖然環境仍然惡劣,仍然看似沒有出路,因為在神面前,攻擊者再怎麼強大,也只不過是人,他們最終都要被神審判!
今天在許多困難險阻面前,我們都深深感受自己的窮乏和困苦,當看似再沒有辦法,甚至想到放棄時,這詩歌引領我們唱頌神從前的幫助和拯救,相信神的應許與約定,我們可以從新得力,也可以認定沒有被神遺忘,我們仍然有指望,哈利路亞!
【祈禱】
窮乏人必不永久被忘,困苦人的指望必不永久落空。(詩9:18)
主啊,感謝你提醒我,你總不會忘記我,所以我要稱謝你,我要把我的需要向你陳明,叫我不要放棄,我要跟從你,阿們。
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8. 《人算甚麼》(詩8:1-9)
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詩8:4)
|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1),這是一首讚美歌,以這一句讚頌神的名開始,也以相同的讚美結束本詩,詩的本體是讚頌神的奇妙創造,讚頌神賜給人尊榮,和讚頌神對人的憐愛。
A. 耶和華的名在全地甚美上。1-4
A1 孩子讚美,仇敵卻啞口,1-2
A2 偉大創造,眷顧渺小人,3-4
B. 耶和華的名在全地甚美下。5-9
B1 世人微小,有尊貴冠冕,5
B2 偉大創造,管理權給人,6-9
「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5),所謂比天使小一點的是人,而譯作「天使」的原文是「神」,「天使」是七十士譯本的讀法。所以這裏詩人提及的是照著神的形像所做的人。[1] 為甚麼人會被神賜予榮耀尊貴為冠冕?因為人被委以重任,管理大地,所以管得好的,就可以得榮耀尊貴為冠冕,是這樣嗎?所以今天每一個為神做了大功勞的人,他日在審判台前就可以得大冠冕了,是這樣嗎?所以曾經帶領過千千萬萬,甚至上億人信耶穌的葛培理他日定可得大冠冕了,我們充其量只能有小冠冕,搞不好連小冠冕也沒有,因為我們的口才不好,學問又低,又或因為過去的過犯或創傷,叫我們做不好主交托的工,是這樣嗎?
不是的,這一首詩歌藉著開始上半有關吃奶和嬰孩開口讚美神都可以得著能力叫敵人啞口無言,說明下半那比天使微小一點的人,也可以得著能力去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的走獸,人被賦予這任務,是人的福氣,不是一個重擔。
我們在這管理萬物的工中,當別人看來甚或自己看都做得不那麼好時,只要我們按著神的話語去做,神卻看是好的(見「神看…是好的」,參創1:4,10,12,18,21,25,31),然後神賜給人尊貴榮耀為冠冕,神不要我們做得多好才給我們冠冕,神只要我們照著他的話語做。
「去推屋外那大石」,一天一個人聽到神這樣的吩咐,於是他就二話不說的做了,只是那大石卻十分沉重,他推啊推的,一天過去了,那石動也不動,如是者,推了一個月了,四十天了,仍然是紋絲不動,終於他不再推了…「你為甚麼要我推走這大石?你看,有可能嗎?推了那麼多天,這石動也不動,我不再推了,…」,他這樣抱怨著對神說。「我只是叫你去推,沒有說過叫你推走這大石喔,看,這些天來,石頭沒有變,你卻變了很多,你的身體強健多了…。」神這樣回答。
神確是叫我們去管理大地和萬物,我們的任務就是照著神的話語去做,不要用人的標準去衡量,去決定有沒有做好,只要我們如此做,都可以得著神賜的榮耀尊貴為冠冕,今天,當我們也期望得著這冠冕時,我們是否也願意聽從神的話去作工?然後一邊做一邊這樣唱著…「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8:1,9)
【祈禱】
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詩8:4)
主啊,感謝你揀選如此微小的我,成為你的用人,參與管治你創造的天地,我要尊崇你,我要順服你,我要見證你,阿們。
【人算什麼?】(美樂頌38)
耶和華我們的主,祢的名在地何美,
祢榮耀彰顯於天,將榮耀彰顯於天。
觀看祢所造的天,所擺設月亮星宿,
觀看祢指頭所造的天,所設的月亮星宿。
便說人算什麼?祢竟顧念他,
他算什麼他比天使微小一點,
祢賜他榮譽冠冕。
耶和華我們的主,祢的名在地何美,
祢榮耀彰顯於天,將榮耀彰顯於天。
觀看祢所造的天,所擺設月亮星宿,
觀看祢指頭所造的天,所設的月亮星宿。
環顧宇宙萬物何廣闊,試問人算什麼?
7. 《他拯救心裏正直的人》(詩7:1-17)
神是我的盾牌;他拯救心裡正直的人。(詩7:10)
|
一般相信這詩歌仍然以大衛因押沙龍叛變而逃難作背景(這也是3-6節的背景),[1] 詩人向神呼求,末了因確信上主必要審判全地,並且惡人必要敗落,因而發出讚美。
A. 向神呼求,我的神必拯救,1-2
B.
如果,自己有犯錯,必然遭報,3-5
C. 呼求神審判惡人,按公義判斷,6-9
C’ 讚美神怒對惡人,拯救正直人,10-11
B’
如果,惡人不改過,必遭惡報,12-16
A’ 向神稱謝,至高神必拯救,17
向神呼求,我的神必拯救(1-2):
「耶和華我的神啊,我投靠你!求你救我脫離一切追趕我的人」(1),詩歌這樣的開始,讓我們看見詩人(大衛)當時的心情,並聽到他發出的呼求之聲。
如果,自己有犯錯,必然遭報(3-5):
「我若行了這事…」(3),3-4節由三句「如果」開始的片語組成,[2] 這三句「如果」的片語是強調自己的清白,否則情願遭遇第5節的打擊。
呼求神審判惡人,按公義判斷(6-9):
「耶和華啊,求你在怒中起來…」(6),在前面三句「如果」片語後,6-9節是求神審判那些追趕的惡人,按他們所行的惡對待他們。也按自己所行的義來判定自己的清白。
讚美神怒對惡人,拯救正直人(10-11):
本段與前一個段落(6-9)呼應,同樣以神的審判為主體,但這裏是讚美神的拯救作為,和公義的審判。
如果,惡人不改過,必遭惡報(12-16):
「若(如果)有人不回頭…」(12),12-16節再一次用「如果」作為起始語,正好與3-4節的三次「如果」語句呼應,只是前一次用「如果」強調詩人的清白,而這一次的「如果」則是一個警告,警告敵人若不聽從神的話語,他們最終只會自作自受。
向神稱謝,至高神必拯救(17):
「我要照著耶和華的公義稱謝他,歌頌耶和華至高者的名」(17),這是詩歌的結束句,讚美神的拯救,與開始時的呼求拯救和應。
按大衛的故事背景看這詩,當大衛被人追趕時,正是惶恐非常的時候,而不是敵人已經遭遇自作自受的時候,為甚麼詩人會作出詩歌下半的連串得勝宣告?[3] 是太樂觀了嗎?不是的,這是敬拜的力量,當人注目在神身上,就看見有出路,就能夠在事情沒有發生以前,在敬拜裏預早慶祝勝利,高唱凱歌,這是聖靈的大能,敬拜的奧秘。
大衛見證,當他轉眼仰望上主,他就得著力量和方向。如果我們也被人無理攻擊,失去鬥志;我們可以看甚麼?如果我們也面對困局苦無出路,我們可以看甚麼?這詩歌提醒我們要仰望上主,我們都可以重新得力,可以唱得勝的歌。
【祈禱】
神是我的盾牌;他拯救心裡正直的人。(詩7:10)
主啊,感謝你帶領我從黑暗進入光明,你的應許永不改變,叫我經靠主可以得勝的恩典,並且得勝有餘,阿們。
【當轉眼仰望耶穌】
你心靈是否煩惱困苦?不見亮光,黑暗滿佈?
仰望主耶穌就得光明,你生命更活潑豐盛。
主已從死亡進入永生,我們隨主同享生命,
我們不再被罪權捆拘,因靠主已得勝有餘。
救主的應許永不改變,信靠祂萬事蒙恩典,
快去將祂全備的救恩,傳給瀕臨死亡世人。
副歌:當轉眼仰望耶穌,定睛在祂奇妙慈容,
在救主榮耀恩典大光中,世俗事必要顯為虛空。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6. 《你的慈愛拯救我》(詩6:1-10)
耶和華啊,求你轉回搭救我!因你的慈愛拯救我。(詩6:4)
|
這是一篇懺悔祈禱詩,祈禱者(大衛)經驗痛苦時,[1] 在神面前痛悔自己的不是,求神憐憫,有如下的分段:
A. 求神赦罪,不要在怒中責備,1
B. 求神憐憫,及早醫治和拯救,2-4
C. 求神施恩,讓他在世上敬拜,5-7
D. 求神垂聽,叫敵人羞愧撤退,8-10
求神赦罪,不要在怒中責備(1):
大衛在犯罪以後,經驗了許多痛苦,有兒子的同室操戈,有眾叛親離,甚至兒子押沙龍起來追殺自己等(詳見撒下12-17章),在那些痛苦的日子裏,大衛知道只有神可以給他拯救,但他也知道若神要追討自己的罪,自己實死有餘辜。所以他求神「不要在烈怒中懲罰我」(1下)。
求神憐憫,及早醫治和拯救(2-4):
這是第二段的呼求,禱告中有「耶和華啊,你要到幾時才救我呢?」(3),並非在埋怨神不聽禱告,這句應讀作「主啊,要等多久?」,[2] 因為自己的輭弱,自己的骨頭發戰,所以問神還要等多久,是怕自己捱不過那些苦難。
求神施恩,讓他在世上敬拜(5-7):
這是第三段,第5節說明人死了,就不能敬拜神; 這和6-7節提及此際自己的痛苦,整天流淚和因此眼睛昏花,有甚麼關係?因為詩人好想在有生之年敬拜神,若然如此死了,就不能敬拜神了。
求神垂聽,叫敵人羞愧撤退(8-10):
本段是詩歌的結束處,這一段才是詩人當前最迫切的事。他求神叫敵人離開,因為上主必聽到他哀哭的聲音,為甚麼詩人求神使敵人羞愧,甚至這詩的結束語句也只是敵人的「忽然羞愧」(10)?其實這裏應讀作「羞愧撤退」(和修)。若以撒下12-17章作這詩背景,當時攻擊大衛者是他的兒子押沙龍和背叛大衛的臣僕,所以大衛不求神擊殺他們,而是求神叫他們「羞愧撤退」是可以理解的。[3]
「羞愧撤退」(10下),大衛向神如此呼求,固然因為敵人本來是自己的部下,是自己的兒子,但更因為他明白自己和這些叛變者本來都是罪人,大衛經此巨變,深深體會自己的罪,知道上主此刻正是責備自己(1),所以他求神叫他們「羞愧撤退」,求神叫他們像自己一樣,知道犯錯得罪神。大衛承認自己的罪,求神叫敵人也都要知罪,才是這詩的呼求的焦點所在。
今天我們也在甚麼困難中受煎熬,痛苦非常嗎?來吧,我們要承認自己的罪,呼求神的赦罪之恩,求神開恩可憐我們這個罪人,神不會在怒中責罰我們,而會彰顯他的慈愛,神甚至會用我們作他的見證人,向攻擊我們的人見證主的慈愛,叫他們羞愧撤退,哈利路亞。
【祈禱】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 1:9)
主啊,感謝你的赦罪恩典,今天仍然臨到我這個罪人,求聖靈光照,叫我曉得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阿們。
5. 《晨更的禱告》(詩5:1-12)
耶和華啊,早晨你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你陳明我的心意,並要警醒!」(詩5:3)
|
這是一首祈禱詩,而標題有大衛的詩,說明這詩像前面兩首詩一樣是以大衛受困時作背景,第3節更說明這是詩人清晨起來的祈禱。[1]
A. 晨間向神呼求,信神必聽禱告,1-3
B. 因神與義人同行,義人必敬畏神,4-7
B’
因神公義引領,義人必走正路,8-9
A’ 時常向神歡呼,信神必賜恩福 ,10-12
晨間向神呼求,信神必聽禱告(1-3):
這是詩歌的首段,三節都以向神呼求開始,引領人認定耶和華上帝是詩人(大衛)的神,是他的王,除了說明每天起來敬拜並向神禱告是詩人的生活習慣以外,這三節更流露了詩人當時落在困境的實況。
因神與義人同行,義人必敬畏神(4-7):
詩歌的第二段陳明詩人知道神厭惡人,並會滅絕惡人。然後在第7節則提及自己「必憑你豐盛的慈愛進入你的居所…」,這是表明自己不與惡人同行,自己知道要照著神賜下的豐盛慈愛進入神的同在中,所以即使惡人仍然攻擊,即使環境不濟,他自己繼續敬拜神。
因神公義引領,義人必走正路(8-9):
詩人在第三段向神呼求帶領走正直的路,不要像惡人那樣心裏滿是邪惡,他們口說相信神,實際上他們只是說出甜言諂媚人,實際上他們的喉龍是「敞開的墳墓」(9),[2] 保羅在寫給羅馬教會的信中,也用了這一節經文批評當日的猶太人,他們說是跟從神,只是口說得動聽,實際上卻沒有聽從(羅3:13)。當環境變化時,跟從主的人也會有學像世人一樣行惡的引誘,這是詩人如此呼求的原因。
時常向神歡呼,信神必賜恩福(10-12):
在詩歌的結束段落,詩人不求神賜他力量審判和擊打惡人,而是求神定惡人的罪,讓惡人因自己的計謀跌倒,因為神這樣的喜悅敬畏他的人,垂聽他們早上起來禱告,所以天天跟從神的人都可以經歷神的賜福,並且神的恩惠必(如同盾牌四面護衛他),所以即使攻擊依然猛烈,即使環境仍然惡劣,他仍然可以常常喜樂和歡欣。
韓國明星長老教會在1980年代才成立不久,主任牧師金森煥就帶領全會眾每天起來祈禱,天還沒有亮就去教會祈禱,祈禱會結束才去上班上學,今天,明星長老會每日上由五點半開始就有第一場晨更祈禱會,然後是六點半的第二場,七點半的第三場,每一場都有數以千計,甚至過萬人參加,他們的禱告生活,帶領了全韓國的教會,禱告的火在燃燒,改變了無數的生命,改變這城市,改變了這個國家。---《晨更的眼淚》金森煥牧師著。[3]這是甚麼道理?
【祈禱】
「耶和華啊,早晨你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你陳明我的心意,並要警醒!」(詩5:3)
主啊,我要每天起來敬拜讚美你,要每天讀聖經,因為你的話語是我路上的光,給我前行力量和方向,我要常連於你,阿們。
[1] 讀者也可以將之理解同為在押沙龍叛變時, 大衛的祈禱詩。
[2] 保羅在寫給羅馬教會的信中, 也用了這一節經文批評當日的猶太人, 他們說是跟從神, 只是口說得動聽, 實際上卻從不聽從。
[3] 「清晨禱告有七大好處:一、清晨是個啟示奧秘的時刻,是神所選擇特別要向我們開啟屬靈真理的時間。二、清晨是從神得力的時候,神喜歡在一天的開始就將能力賜給我們。三、清晨是經歷神最好的時候,最容易經歷與神建立美好的關係。四、清晨也是聖潔生活的開端,藉著親近神必能過得勝的一天。五、清晨是得智慧靈感的時刻,神喜歡在清晨賜我們智慧、悟性能以突破現狀。六、清晨是被神醫治釋放的時候,清晨我們更容易支取神的恩典做我們全人的力量。七、清晨是生命更新成長的時刻,神樂意在清晨用聖靈充滿更新我們 (參P63-67)。所以我們要多多地在清晨向神禱告,得著神所賜的一切美福。」--金森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