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3. 《神的忿怒,神任憑人》(羅1:18-32)

原來,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羅1:18

原來,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18),說明過「神的福音」和「神的大能」可以帶來生命的改變後,保羅開始講論本書的主體內容了,「神的忿怒」究竟何所指?阻擋真理者指的又是甚麼人?

A.
神任憑人行事上。18-25
  A1
隨心所欲行污穢,18-23
  A2
敬拜事奉受造物,24-25
B.
神任憑人行事下。26-32
  B1
行阻擋真理的事,26-27
  B2
放縱行逆性的事,28-32

隨心所欲行污穢(18-23):
當神發怒時,有時會像人那樣說出嚇人的話,做出跛壞的事;於是舊約聖經多次提及當神發怒,人就要遭遇禍患,於是有饑荒、瘟疫、戰亂,甚至有人被擊殺,然而保羅這裏提及「神的忿怒」時卻像很不一樣,「神的忿怒」顯明在那些不虔不義的人身上時,[1] 竟然會任憑他們行事,保羅這裏提及了三個方面的「任憑」。

敬拜事奉受造物(24-25):
「因此,神任憑他們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污穢的事」(24),這是第一個「任憑」,從世界被造開始,人本來就可以從各樣受造物的存在認識神,但許多人無視這一切,不尊重神,不感謝神,更以偶象取代神的榮耀,所以神「任憑」他們順著心中私慾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所謂行污穢的事,以致羞辱自己的身體芸芸可能與外邦神祇崇拜與廟妓行淫相關的事,但也可指猶太人在信仰上的不忠。(參何4:15等)

行阻擋真理的事(26-27):
因此,神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情慾」(26),這是第二個「任憑」,情慾本是神造人時讓人在其中得以享受的,然而不虔不義的人卻用虛謊取代了神的真理,因此神就「任憑」他們去放縱可恥的情慾,所謂可恥者,就是違反了「二人連合(創2:24)」這神創造婚姻的盟約,而放縱情慾大行淫亂,甚至發生了女和女及男和男之間的性行為(25-27)。

放縱行逆性的事(28-32):
「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28),這是第三個任憑,神「任憑」他們去作29-31節列出的事,包括不義、邪惡、貪婪、惡毒等的事,甚至是背約的,無親情的,不憐憫人的事,雖然他們明知做這些事的惡果,但他們不單自己做,還慫恿別人去做。

其實保羅這裏要說明世上各種各樣禍患的所以然。原來世上許多禍患都是因為神「任憑」人犯罪,於是保羅告訴我們神竟然「任憑」那些不虔不義的人去行惡,神不是要止息他們繼續作惡嗎?為甚麼神會「任憑」他們作惡呢?其實神不是要放縱惡人行惡,當神「任憑」他們繼續行惡時,就是「神的忿怒」的彰顯,因為如此他們終會自食其果。[2]

其實神的「任憑」是說明為甚麼世間會有那麼多的禍患與不幸事情發生的原因,正如父母對子女最大的懲罰不在於責罵,而在於任憑他們犯錯,至泥足深陷不能自拔。當神任憑國家犯錯,國與國會發生戰爭,像兩次的世界大戰;當神任憑社會上人人都以謀取自己最大利益而妄顧別人時,社會會產生不穩定因素,像一次又一次的金融風暴;當神任憑人放縱自己的物慾,人生沒有喜樂平安,無數的人沉溺於賭博、情慾放縱。今天我們是按著神的教導生活還是我行我素,任憑自己的愛惡來生活呢?

【祈禱】
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8:12
聖靈啊,求你領我走光明的路,離開黑暗,叫我不單在明裏不作惡,在暗童也不作惡,心中也沒有惡念,只要敬畏你,阿們。



[1] 「不虔不義的人」是指那些得罪神又得罪人的人,這些人常會阻擋聖經的教導。

[2] 這是一個奧秘,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 所以都要死(永遠與神隔絕), 生活裏遭遇許多痛苦禍患, 惟有聽從神的話生活, 人才可以蒙福, 但許多人都拒絕接受福音, 結果那些所謂不虔不義的人要自己面對各樣的災病, 不能得著神的幫助, 而要承受這種拒絕神, 任意妄為的惡果。


2.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羅1:8-17)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1:16)

問安之後,保羅在此首先提及為羅馬教會祈禱的事(所謂「第一」者,即首先,參和修本),因為他們的「信德傳遍了天下」,這是對他們的稱讚,其實也是預示了這信要講論的主旨,就是「信心」與救恩的關係,與及「信心」怎樣塑做信徒的日常生活。

A. 去分享屬靈恩賜,8-12
B. 去羅馬宣講福音13-15
C. 說明這信的總綱,16-17

去分享屬靈恩賜(8-12
保羅提及自己常常為羅馬教會祈禱,有神可以為他作見證,保羅這樣說的目的是藉此建立與這些素未謀面的讀者的關係,並且引出自己想要去羅馬的打算,因為好想「把些屬靈恩賜」(11分給他們,好叫羅馬教會可以堅固,叫他們可以得安慰(12)。言下之意,保羅指出自己好想去羅馬教會,幫助他們處理當時的問題(這是14:1-15:12要講論的)。

去羅馬宣講福音(13-15):
保羅在此說明,自己其實早有去羅馬把屬靈恩賜分給他們的打算,只是礙於手上還有要處理的事務而未能成行。行文至此保羅忽然提出,自己因此對羅馬教會是很虧欠的,因他欠了他們福音的債,這是什麼意思?因為他曾經去過不同地方,把那些屬靈恩賜分給包括希利尼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只是到如今卻未能分給羅馬人。究竟保羅言中的屬靈恩賜指的是甚麼?

說明這信的總綱(16-17):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16),保羅從來都不會羞於作福音見證,因為福音是神的大能,這大能可以救所有相信福音的人,因為這福音顯明了神的義,因為藉著福音,聖經應許過的「義人必因信得生」(參創15:6,哈2:4)這恩典可以顯明出來。有聖經學者提出16-17節可說是這信的總綱,這兩節經文講論的意義博大精深,為要說明其中意義,保羅用了這信的主體內容說明其中意義。(參附錄: 1:16-17為綱的羅馬書)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這是一個偉大的宣告,這宣告提醒我們,原來福音不單是給未信者,而更是給每一個信徒的,保羅要用這信提醒我們,福音不單是叫相信的人進入天國(1-4章的講論),福音更是在耶穌的新生命的本質(本書的主要講論)。

甚麼人可以經驗神的大能?保羅好想告訴我們,相信福音又活出福音的人都可以,去使萬民作主門徒的人都可以(太28:19)。每一個這樣生活的人,都可以經驗「因信得生」的美好生命。福音的大能是上主給我們的恩賜(禮物),由於不同原因我們或許不曉得或不能夠傳福音但我們一定可以活出福音的見證,因此都可以經驗神的大能,因為這是主的應許。

在公司中與人有好關係,就是活出福音,因為神叫我們去愛,行動最實際。不要只顧自己利益,要多方面和常常幫助人,在家中有孝敬父母的表現,就是等同向父母傳福音,甚至你只是常常笑,已是在傳福音。因為人因此看見相信耶穌就有喜樂,他們都會被吸引。傳福音就是榮耀神,上帝造人就是為要人去榮耀神,我們都可以如此相信,如此去行,哈利路亞!

【祈禱】
誰像耶和華-我們的神呢?他坐在至高之處,自己謙卑,觀看天上地下的事。(詩113:5-6
主啊,叫我常常去愛,好去經驗福音的大能,讓人看見你的榮耀,認識你是至高主,是與人同行神,阿們。

【附錄:1:16-171:16-17為綱的羅馬書】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義人必因信得生。」(羅1:16-17)。除開1:1-15的問安引言和16:1-27的結語祝福,羅馬書可以分作四大部份,剛好可以用1:16-17作為綱要。主題是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A.
因信稱義的原因與見證,1-4
  
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17
B.
藉聖靈澆灌,因信得生的可能,5-8
  
神的義在這福音顯明出來,義人必因信得生」,17
C.
外邦人數足夠,以色列人全家得救的奧秘,9-11

   要救一切相信的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16
D.
獻上生命作活祭,堅強與軟弱同心事奉神,12-15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16

【後記: 福音是神的大能,五重福音】甚麼是福音的大能?有人把聖經所講及二千年的教會歷史所呈現的,分列作五大類別稱作五重福音: 1.使人重生的福音,2.聖靈充滿的福音,3.人得醫治的福音,4.人得祝福的福音,和5.主快再來的福音。
1 「使人重生的福音」:這正是羅馬書1-4章重點講說的:[1] 本來罪使我們與神的隔絕,但藉著福音,我們可以因信耶穌得生命。這也是今天許多個人佈道法諸如三福、四律、五色珠等的基本原理。
2 「聖靈充滿的福音」:因信稱義只是人的生命的起點,信主的人還要不斷經驗被聖靈充滿,然後才可以活出「因信得生」的實實。聖靈把神的愛澆灌在信主的人心裏,人才可以活出新生命新生活,可以真正不再一樣。[2]
3 「使人得醫治的福音」: 耶穌的事工大部份是醫治,保羅在使徒行傳多處記載醫病,甚至把猶推古救活,這是甚麼原因?因為藉著福音的大能,人不再順從肉體活著,而是順從聖靈活著,從而生命得醫治,經驗從神而來的凡事興盛,身體健壯的祝福。[3]
4 「人得祝福的福音」: 說明過因信稱義、因信得生和靈魂興盛的祝福後,羅馬書用了獨立的三章說明當時仍然橫梗不相信福音的猶太人終必被福音得著的命定,藉此說福音可以得福,並且要興起不同的人使人蒙福。[4]
5 主再來的福音,羅馬書在說明了有關福音的教義後,在12-15章就重點說明怎樣用福音的大能作美好的生命見證,並且因為主回來的日子愈來愈近,[5] 呼籲每一個信徒都要把生命獻上作活祭,好迎接主的再臨,並且鼓勵每一個信徒因此都可以活出大有盼望的人生(15:13)。

 



[1] 參「因為神應許亞伯拉罕和他後裔,必得承受世界,不是因律法,乃是因信而得的義。(4:13)

[2] 羅馬書5-7章講述的, 正是因信得生的意義。參「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5:1)

[3] 羅馬書在使人病得醫治的說明上著墨不多, 參「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8:13)。另參「親愛的兄弟啊,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約三1:2)

[4] 見「凡求告主名的, 就必得救」(10:13);報福音, 傳喜信的人, 腳踪佳美(10:14-15)

[5] 見「再者,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13:11-12)




3. 《不要重覆犯罪》(番3:1-13)

你只要敬畏我,領受訓誨;如此,你的住處不至照我所擬定的除滅。只是你們從早起來就在一切事上敗壞自己。(3:7) 
「這悖逆、污穢、欺壓的城有禍了!」(1),先知繼續宣講審判信息是關於上主要審罰一個悖逆、污穢和欺壓的城!究竟這是甚麼城?

A
. 審判必臨到耶城。1-8
  A1
她不聽從命令,1-5
  A2
屢勸不改的民,6-8
B.
認罪百姓必蒙恩。9-13
  B1
求告的是主民,9-10
  B2
不作罪孽的人,11-13

她不聽從命令(1-5):
這城不聽從命令、不領受訓悔、第3節說這城中的首領是「咆哮的獅子」,而判官則是「晚上的豺狼」,第4節說城中先知是「虛浮詭詐的人」,而祭司則是「褻瀆聖所」的!這城是第二章宣告過要審判的眾多國家的其中一處地方嗎?不是,這是耶路撒冷城!因為耶和華在這城中「每早晨顯明他的公義」(5,可惜,神的百姓卻視如不見仍然「不知羞恥地行不義的事

屢勸不改的民(6-8):
先知叫百姓用信心的眼睛去看見神的審罰必臨的事實。第7節是再一次提醒百姓呼籲他們只要領受訓誨耶路撒冷城他們的住處就不至被除滅。然而他們卻是不聽卻是重覆地在一切事上敗壞自己!注意7節結束處的「從早起來」實是「重覆地」。「(因此)你們要等候」8),第8節開始時有希伯來文「因此ki)。這一節是先知沉痛的宣告,因為拒絕悔改,當上主懲罰列國時,耶城將會同樣被傾覆!

求告的是主民(9-10):
9-13
節是6-8節的延續宣告9-10節先說明當上主的審罰來到時上主會使萬民同心合意參與事奉並從各地把供物拿來奉獻,上主必悅納子民的供物,不過萬民怎會做這些事?上主清楚說明所有求告耶和華的名者,都是上主的百姓,不是只限於以色列民。

不作罪孽的人(11-13):
先知進一步說明上主的赦罪之恩,那是一幅美妙的圖畫,因為那時困苦貧寒的民都得照顧,他們不作罪孽,也不說謊言可以安居樂業。

先知提及列國受審判,為要說明審判已經開始了,事實上曾經叱咤一時的亞述,那時已經快將滅亡,[1] 這正好說明自高的要降卑,自大的要被打擊。神的子民也會因為相同原因被審罰。審判不是為了除滅,而是為了建立建立真正敬拜上主的生活也許這正是後來約西亞王推行宗教改革的原因,這是先知宣告的目的

活在今天,聽道行道,人才可以回轉,甚麼時候回轉甚麼時候便會經歷拯救,請默想一分鐘,求聖靈光照,叫我們看見自己的罪,犯過了的罪,仍在犯的罪

【祈禱】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1:9)。
主啊,感謝你有赦罪之恩,求你叫我常常自省,察驗內裏有什麼惡念沒有,然後求你的寶血大權能,塗抺我的罪,可以與你同行,阿們。



[1] 約西亞作王未幾, 巴比倫已經取代了亞述的當世霸主地位, 後來更把亞述除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