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事;沒有一個人行善。(詩53:1) |
保羅在羅馬書全篇引用本詩(羅3:10-18),[1] 詩中談及神救回被擄子民(6),[2] 說明這是一首以耶路撒冷已經深受巴比倫大軍威脅, 人心惶亂為背景的詩。詩人作詩鼓勵百姓倚靠神面對當下的危機。
A. 愚頑人心裏沒有神, 要尋求神, 1-2
B. 作孽的偏行己路, 吞吃神的子民, 3-4
A’ 愚頑人心裏有害怕, 要倚靠神, 5-6
B’ 願救恩從錫安而出, 耶和華救回子民, 7
「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1),
猶大國末年, 人民活在巴比倫軍事強權的陰霾中, 很多人都不再倚靠神, 行神憎惡的事, 沒有人行善(即沒有人照神話語行)。不過, 雖然如此, 詩人卻在第2節指出, 神其實沒有放棄錫安(見第6節), 仍然從天上垂看, 為要尋找那些明白神的人, 尋求神的人。結果怎樣?
「他們各人都退後」(3a), 可惜, 詩人在3-4節指出, 當時在耶路撒冷的領袖竟然都倒退了, 都去尋求偶像的幫助, 沒有一個人謹守遵行神的教導(見結8:1-18有關領拜偶像等的報告), 他們不是沒有知識, 他們卻是利用自己的位份去吞吃百姓。在這種情況下, 錫安的居民有甚麼出路?注意, 詩歌1-4節只是說出當日的危機。5-6節才是本詩的重點所在, 用以說出鼓勵和安慰的信息。
「他們在無可懼怕之處就大大害怕」(5a), 「他們」指的就是第4節提及的錫安城的領袖, 他們要大大懼怕, 因為當他們不再尋求神的時候, 他們卻要看見神出手擊打來犯錫安城的敵人。所以詩人這裏唱頌「神把那安營攻擊你之人的骨頭散開了」, 這是神從前神曾經作過的。[3]注意歌中的「你」指的應是錫安城。「你使他們蒙羞」(5c), 錫安(你)得的奇妙拯救, 使那「他們」蒙羞。「他們」指的既可以是敵人, 但更可能指當日的宗教領袖, 所以詩歌結束處有:「因為神棄絕了他們」(5d), 因為他們棄絕了神![4]
「但願以色列的救恩從錫安而出」(6a), 活在巴比倫軍事強權陰霾的時代,
這詩歌提醒錫安的居民, 他們不是絕了希望, 因為錫安要帶給以色列救恩, 因為被擄的子民終必復還。因為先知耶利米曾經宣告七十年之後他們可以歸回。(耶25:12, 29:10)
「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 基督徒若果只是按時按候的去教會聽講道, 參加團契聚會, 雖然口裏說相信神, 而心卻沒有神, 那麼他們就不能在家中, 不能學校裏或職場中經驗神的幫助, 甚至在教會裏也不能夠經驗神的幫助?我們是怎樣的人?
「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羅3:11) |
[1] 本詩的內容與詩十四基本相同, 與十四篇不同的地方之一是十四篇在2、4、6、7節稱神為「耶和華」, 在53篇中完全用「神」。「耶和華」是以色列人所用神的稱呼, 意思乃「自有永有的」,「神」在希伯來文中是Elohim, 可表示他是萬國萬民的神、審判公義的神。從此可知本篇是以色列人被擄時候唱的詩。有解經家認為當以色列人在外邦人中的時候多用「神」少用「耶和華」, 因為要向外邦人見證他們所拜的神是萬國的神。
[2] 耶路撒冷於主前586年被巴比倫所破, 南國猶大覆亡, 大批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 然而在這之前已經有更多的以色列人被擄。包括約雅斤王, 但以理等。
[3] 比較賽36-37提及神曾經派天使進入亞述營中殺死十八萬五千離人的典故。
[4] 這一段是十四和五十三兩詩不同的地方, 參「他們在那裡大大的害怕,因為神在義人的族類中。你們叫困苦人的謀算變為羞辱;然而耶和華是他的避難所」(14:5-6)。詩十四提那些愚頑人在強敵面前卻沒有避難所, 只有義人可以得到神的護庇, 有神作他們的庇難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