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神了。(約19:30) |
「他們就把耶穌帶了去」(16下, 和修), 這一句話應是第16節的下半, 而非第17節的起始句。羅馬兵丁要耶穌自己背著十字架走到城外的各各他山。此處略去了兵丁找來古利奈人西門幫耶穌背十架的情節。
A. 耶穌被掛在十字架。16b-24
A1 同釘的人和牌子, 16b-22
A2 拈鬮分耶穌裏衣, 23-24
B. 耶穌垂死前的說話。25-30
B1 託門徒照顧母親, 25-27
B2 說明工作的完成, 28-30
同釘的人和牌子 (16b-22):這裏報告了耶穌被釘十字架時的兩個情形。其一是17-18節的有關另外二人與耶穌同釘十架, 一在左,
另一在右。其二是19-22節有關彼拉多用牌子寫上「猶太人的王」安在十字架上。耶穌為甚麼要被釘十字架, 不是因為他作了惡事壞事,
只因為他是猶太人的王。[1]猶太人見了這個牌就要求彼拉多改寫為「他自己說是猶太人的王」, 彼拉多沒有理會, 或因為嫌麻煩;
但他這樣寫是對的,
因為耶穌的確是猶太人的王。
拈鬮分耶穌裏衣 (23-24):當日的衣服是有價之物, 兵丁可取走死刑犯衣服圖利, 四兵丁於是把耶穌的外衣分作四份取去, 但因找不到裏衣的縫就不將之分開, 而是抽籤決定誰屬。作者在此插入按語, 說明是應驗聖經的話(參詩22:18)。
託門徒照顧母親 (25-27):雖然其它福音書都有提及婦女站在耶穌的十字架旁(25-27, 太27:55-56, 可15:40-41, 路23:49), 但只有約翰福音提及耶穌的母親也在場,[2] 提及耶穌的母親馬利亞, 因為約翰福音要藉此說明耶穌對母親的關心, 因為劬勞未報, 自己要離世了, 所以他要在死前把母親交托「主所愛的門徒」, 照顧母親。傳統相信, 約翰之後就接馬利亞回家, 照顧她終老。(參附錄, 約翰受託照顧馬利亞)
說明工作的完成 (28-30):作者告訴我們當耶穌看見各樣事情都照著聖經預告成就了, 為要使聖經的話都應驗就說出「我渴了」。[3] 作者一再提及聖經的話語成就, 為要說明耶穌的被釘十字架, 不是耶穌被打敗了, 而是耶穌得勝了, 耶穌得榮耀的時候到了。耶穌死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成了」, 因為耶穌已經走完人生的路, 成就了在世的使命。然後聖靈(耶穌的靈就是聖靈)才離開他。[4]
「成了」這語句告訴我們, 每一個基督徒都可以終其一生遵主旨意行, 耶穌當日照著聖經說了那些話, 做了那些事, 也讓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他知道事情都成就了, 即使他沒有看見「主所愛的門徒」日後怎樣完成他的託付。
「耶穌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神了」(30), 有一天當我們走完人生路時, 我們是否也可以對人對神說出這樣的話?靠著我們的經驗、知識和能力都不能夠, 感恩我們也可以說「成了」, 因為直到那一天, 聖靈保惠師始終與我們同在。
【提前6:12】你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為此被召,也在許多見證人面前,已經作了那美好的見證。 |
【附錄:約翰受託照顧馬利亞】耶穌臨死前的這樣交托, 實是叫人心酸, 因為馬利亞的丈夫約瑟當時早已身故, 寡婦在當時的社會都需要有人照顧。為甚麼耶穌不是叫約翰提醒弟弟雅各和猶大等照顧母親, 而是叫這位主所愛的門徒(使徒約翰)照顧?耶穌這樣作固然因為當時他們沒有在場, 更可能因為他們那時還沒有相信耶穌(參約7:5), 所以當時他們仍然在加利利的拿撒勒。耶穌這樣的交托也告訴我們, 在主裏我們和本來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不只是理論上成為弟兄姊妹, 而是真的血肉相連, 可以付托一生, 比未信主的家人還要親。
【後記: 十架七言】約翰福音報告了耶穌在十字架上的三句話,加上對觀福音的另外四句, 一般被稱作十架七言。
(一) 父啊!赦免他們, 因為他們所作的, 他們不曉得(路23:34) 。
(二) 我實在告訴你, 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了(路23:43) 。
(三) 母親,看,你的兒子。看,你的母親(約19:26-27) 。
(四) 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太27:46;可15:34) 。
(五) 我渴了(約19:28) 。
(六) 成了!(約19:30) 。
(七) 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路23:46;參約19:30)。
這七言有禱告、應許和囑咐, 在不同書卷中出現, 藉不同的向度顯示主代贖的工作已在十字架上成就。
[1] 在當時, 這是死罪,
因為只有凱撒是王, 猶太人有王就是要作反, 是這樣嗎? 不是的, 羅馬政府用懷柔政策統治帝國,
用猶人治猶, 當耶穌出生時, 管治猶太地的希律就是猶太人的王(雖然他不是純正猶太人)。
[2] 連同她, 共有四位婦女在場, 包括耶穌母親馬利亞的姊妹,
和革羅罷的馬利亞(妻子一詞是中譯本加上的, 原文只提及名字), 和抹大拉的馬利亞。
[3] 耶穌說這話很可能是因為詩22:15有這樣的話:「我的精力枯干…」(這是詩中那位受苦者的遭遇),注意作者在23-24節報告兵丁分耶穌的裏衣時也引用了詩22:15。
[4] 不過, 若注意經文的描述,
「成了」不是耶穌最後做的事, 耶穌最後做的是「將靈魂交付神」, 這短句的原文意思其實是「放棄了那靈」, 當耶穌的靈離開他後, 他才真正死去。「成了」不單是說明耶穌的工作做完了, 更是說明偉大的救贖大工成就了,
說了這話, 然後才把自己的靈交付神,
這正好說明:1.沒人能奪去祂的生命,祂是自願舍去的(10:18), 2.耶穌完成了為世人的生命捐軀的使命(6:51), 3.成就為羊群捨命的好牧人的使命(10:11、14),4.成為落在土裡死了結出許多子粒來的種子(12:24), 5.完成為朋友捨命的任務(15: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