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凡事興盛》(約三 1:2)





親愛的兄弟啊,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 (約叁2)
---------------------------

約叁這信主要的內容談及兩個人的對比, 一個叫丟特腓的顯然沒有按真理行, 另一則是低米丟, 有好見證。 究竟當時的教會是怎樣的光景? 是行出了真理了嗎? 還是沒有做到? 當時的情況顯然是即使有人對低米丟的所作所為提出異議, 卻阻止不了他的做法, 並且他更鼓動其他人像他一樣行(1:9-10); 所以藉著讚許低米丟所作的, 作者語重深長的告誡各人「不要效法惡,只要效法善。行善的屬乎神;行惡的未曾見過神(11),…[1]

一世紀末的教會歷盡逼迫, 苟延殘喘, 自身難保, 所以認同丟特腓所作的,[2] 大有人在; 至於像低米丟所作的,[3] 則空有認同的言論, 卻少有實則的行動。

當時的教會極度缺乏, 那來條件幫助其他信徒, 更遑論未信主的外邦人了(7)。所以教會只能苟延殘喘, 像世界上的其他人一樣, 隨波逐流嗎? …,
親愛的啊,[4]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 (約叁2)
這是書信開始的祝福語, 事實上也是全書的主旨所在。[5] 這祝福告訴讀者們另一個實實。

五十多年前, 韓國貧民區成立了一個帳棚教會, 開始時只有十數人聚會, 年青的傳道人每天逐家逐戶傳福音,有一次去向一個女士傳福音, 告訴她信耶穌可以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的福, 但女人說,「我不關心, 我只關心下一餐飯怎樣開, 丈夫怎可以不酗酒, 孩子學業可跟上」。然後轟走他, 第二天他再去傳, 那女士一見他便關門。這傳道人經多時禱告, 過了數天, 讀到一段聖經, 於是他鼓起勇氣再去拍門, 當女士再關門時, 他說:「我要帶你去認識一個人, 可以幫你有飯開, 丈夫有工作, 孩子有書讀」。女士就跟他去, 傳道人帶她去帳棚, 女士笑了, 「你們這裏比我們家條件更差, 怎可以幫我」, 傳道人翻開約叁2, 告訴她說,「『只要相信耶穌, 你就可以經驗凡事興盛, 身體健壯』, 你的家會不一樣, 丈夫有工作, 孩子有書讀, 你不是想要這種生活嗎?」。結果, 這女士將信將疑的決志信耶穌, 果然, 過不了幾天, 她有了工作, 後來丈夫也來了教會, 戒了酒, 也有工作, 孩子都可以上學, …不單她的問題解決了, 連她社區裏的隣居們也因為他們的改變, 得到實質的幫助, 也信了耶穌, 全都改變了, 在這五十多年裏, 同樣的事不斷發生在這教會接觸過的人中, 因為相信耶穌, 經驗了靈魂興盛後, 隨後經驗凡事興盛, 身體健壯的祝福, 到如如這教會已有會眾超過70萬人, 今天叫作汝尔島純福音教會, 那個傳道人叫作趙庸基。

約叁2的這個祝福改變了那個家庭, 也改變了整個社區, 為甚麼會這樣? 只有一個原因, 相信聖靈可以帶來改變, 有這樣信心的人就可以靈魂興盛,[6] 於是就可以經歷凡事興盛的祝福, 與及身體健壯的祝福。






[1] 行文至此, 作者似是欲言又止, 說要見面時再詳談(13-14)
[2] 即只顧自己的事, 不理別人的需要, 甚至渺視老約翰的教導。
[3] 1:5-8提及有關接待客旅甚至外邦人的行為。
[4] 原文只是親愛的, 參約壹2:7, 3:2, 21, 4:1, 7, 11, 約叁2, 5, 11
[5] 希羅書信格式常以問安祝福語說明書信主旨和目的, 常見於保羅書信。傳統認為約翰叁書連同壹書和貮書都是老約翰寫給一世紀末受盡壓迫和異端搞擾的時期, 為要建立他們, 鼓勵教會守主道, 見證聖靈的大能, 信徒有力活出彼此相愛的生命。
[6] 認自己的罪, 可以有恩膏, 可以不一樣, 是神的兒女, 可以彼此相愛, …, 可以經驗我裏面的, 比世界更大的祝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