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落在好土裡的,生長起來,結實百倍。」耶穌說了這些話,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路8:8)
|
「耶穌周遊各城各鄉傳道, 宣講神國的福音」(1), 耶穌已經不再是一個人去傳道(如在拿撒勒時, 見4:16-30), 本章的1-3節說明這時候有和他同去的有十二個門徒, 還有得到耶穌幫助的好些婦女, 其中有曾被鬼附的抹大拉的馬利亞, 與猶太人管治班子關係密切的約亞拿, 並蘇撒拿等。[1]
A. 耶穌的門徒, 1-3
B. 撒種的比喻。(4-15)
B1. 比喻的內容, 4-8
B2. 比喻的目的, 9-15
C. 點燈的比喻, 16-18
D. 耶穌的家人, 19-21
「當許多人聚集…」(4),
聽過耶穌在各城鎮的宣講後, 一天各城鎮的許多人都去到耶穌跟前。耶穌這天講了一個撒種的比喻, 這個比喻要說明甚麼?
這只是一個顯淺的道理啊, 但耶穌講完以後卻強調「有耳可聽的, 就應當聽」(8)。這比喻是甚麼意思?[2] 可能那些來到的人不太明白, 管他呢?他們最關心是耶穌幫忙解決問題。
「這比喻是甚麼意思?」(9),
原來眾門徒也不明白耶穌這比喻何所指, 所以大概是各處來的人都散去後, 門徒就急急如此向耶穌求教, 因為他們都關心其中意義。
「叫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明」(10), 耶穌這樣的講解其實是引用當日猶太人熟悉的以賽亞書的話(6:9-10),[3]
撒種的比喻正是說明為甚麼當日神的百姓會遭遇種種不幸的根源所在。撒出去的種籽是神的道, 當落在不同的地上就像人處在不同的環境中, 好比魔鬼的不同試探來到, 如遇到試煉來, 或錢財宴樂等, 所以即使有神的道在心中, 許多百姓都不能行善(照神話語行), 所以就結不出子粒來。
所以撒種的比喻就是說明當日神百姓遭遇不幸, 是因為環境(田地)使然, 實在情非得已了! 人不能信耶穌, 甚或信了耶穌仍然不能結出聖靈的果子也是無可奈何了, 只有落在好土裏的才結出子粒, 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這樣的, 其實所謂路旁, 磐石上, 荊棘, 好土等的田地都是指向人的心田, 是人的心田決定那些種籽能否結出子粒; 人的心田有的輕看神話語的, 有的是怕自己力量微小的, 有的是貪愛世界的, 有的是受邪情私慾左右的。耶穌實是用撒種的比喻講解以賽亞書的話, 指出人的心思若是悖逆不聽從神的道(耶和華上帝的話)的, 就都不能承受神應許(結出「成熟子粒」的意義), 唯有順從神話語的心田, 才能常有神同行, 常得神加力, 得神的尊榮。所以耶穌講完那比喻時才會大聲說:「有耳可聽的, 就應當聽」(8)。
「沒有人點燈用器皿蓋上…」(16), 點燈和撒種比喻看似沒有關連,
其實點燈比喻是有意引導讀者聚焦在「不要怕」這主題(雖然這個詞要到8:50才出現, 但其意思已經在這裏呼之欲出了), 要勇敢把神的道(前面的種籽,
後面的是燈[4])活出來, 否則那是會被拿走/奪走的。[5]
「不要怕」, 同樣是路加在1-3節的報告中所展現的, 他們無懼各種客觀環境跟從耶穌,[6]
即使結果如何仍未知曉, 神國的奧秘不是甚麼大道理, 只叫有學識有經驗的人才能理解, 經驗神國的奧秘所需要的是勇氣, 當人聽了神的道而遵行的人就會有勇氣。這是甚麼道理?
「聽了神之道而遵行的人,
就是我的母親,
我的弟兄了」(21), 耶穌對當日跟從著他的人如此說, 說明這樣的人都與耶穌一樣成為神家裏的人, 一樣的常有聖靈的指引, 一樣的常有聖靈加力前行。誰是這樣的人?
門徒都是這樣的人, 常結出子粒的人, 常常發光的人。
又有落在好土裡的,生長起來,結實百倍。」耶穌說了這些話,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路8:8) |
[1] 注意這些對我們陌生的名字, 顯然是當日讀者認識的人。這是路加的查證(1:2)。
[2] 那些慕名而來者大概沒有幾個明白, 不過隨著耶穌如常在講道後有醫病趕鬼的服事, 他們也不管撒種比喻要說明甚麼了, 畢竟他們的期望已經達到了。
[3]這話語其實是從前先知指責百姓的頑梗悖逆, 對神的話語聽而不聞,
知而不行, 所以雖然神的話聽到了, 卻始終不能經歷神大能的拯救, 最終招致國破家亡, 被擄巴比倫的惡運。
[4] 這個比喻還有更豐富的內涵, 那是馬太和馬可福音要討論的, 在路加福音, 讀者被那點燈比喻引領聚焦在「掩藏的終會顯露, 不使用就會有被奪走這個主題上, 有點提醒初代教會信徒以福音為恥這個主題, 參提後1:7, 2:15」。
[5] 16-18節的比喻說明, 點燈的人都知道不應用器皿把燈蓋上, 要把燈放在燈臺上。事實上掩藏的事終會被人知道, 把燈掩藏就更是不可能的事, 除非燈台沒有了燈, 除非燈不再發光, 因為「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奪去」(路8:18)。
[6] 當路加報告那些婦女其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 又有希律家宰的妻子亞拿, 並蘇撒拿等人時, 在在說明這些婦女的大無畏精神, 希律是當時的猶太人特首, 對施洗約翰以至耶穌引發的猶太復國主義有除之而後快的態度, 這兩個婦女跟從耶穌需要極大勇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