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看著他們說:「經上記著: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什麼意思呢?」(路20:17)
|
「有一天」(1),[1]
應該是在群眾歡呼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的第二天, 當耶穌從住處去到聖殿講福音的時候, 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大張旗鼓來到, 質問耶穌憑甚麼權柄作「這些事」, 甚麼是「這些事」?
A. 質問耶穌的權柄, 1-8
A1 權柄從何來, 1-4
A2 不告訴他們, 5-8
B. 兇惡園戶的比喻。9-18
B1 葡萄園故事, 9-16
B2 房角的石頭, 17-18
權柄從何來 (1-4):耶穌沒有回答他們的提問, 而是反問他們, 從耶穌的反問語句中提及「約翰的洗禮」推測, 文士和法利賽人言說中的「這些事」應是耶穌的潔淨聖殿的事, 因為兩者都關乎潔淨的事。
不告訴他們 (5-8):文士和法利賽人當然認為約翰的權柄「從人間來」, 但他們怕這樣的回答會觸怒百姓, 所以回答耶穌不知道。化解了他們的質問後, 耶穌這時就對他們說出了一個比喻。
葡萄園故事 (9-16):顯然, 比喻中的「有人」就是天父上帝, 所栽的葡萄園就是以色列,[2]
差去收果子的僕人就是歷代以來的祭司和先知, 而園主的兒子就是耶穌, 當時耶穌雖未被殺害, 但耶穌這個比喻就是指出他們的圖謀。
房角的石頭 (17-19):指出了他們的圖謀後, 耶穌引用了詩118:22-23的經文, 是文士和長老熟識的, 但「這是甚麼意思呢?」(17下)。詩118是猶太人的節日頌詩, 更是當時逾越節期眾人天天唱頌的詩歌, 是唱頌基督來到時, 猶太人終得復興, 基督就是從被棄的石頭中興起的那一位。(參後記【大讚美詩】)
「這是甚麼意思呢?」(17下), 耶穌的這個比喻實是說明他就是詩歌中期待的基督, 神的國已經隨著他來臨。所以要像園戶那樣對待他的圖謀, 將會導致葡萄園轉給別人的事發生。也即是後來外邦人可以因信耶穌而得救恩, 拒絕耶穌的猶太人卻在救恩門外的事實。
「凡掉在那石頭上的,必要跌碎…」(18), 比喻解說已經結束, 這一節是用賽8:14-15(和但2:34-35)的教導給拒絕耶穌是基督者的警告。「掉在這石頭上」, 或是被「那石頭砸到」的, 指的是所有棄絕或是反對耶穌人都會遭遇毀滅, 這是指向將來的審判, 耶穌藉此警告這些法利賽人和長老, 他們的命運取決於他們自己的態度。
千百年來, 以色列人的宗教領袖們就多有不聽從神話語教導的, 他們抗拒神差來的先知教導, 甚至殺害他們, 現在正是計畫殺害耶穌的猶太人領袖們當然深明這比喻的含意, 當時就想下手拿他, 只是懼怕百姓(19), 就像他們不敢說約翰的權柄是從人間來的一樣。
有一個人如常的在禮拜日上教堂參加主日崇拜, 但到了門口卻被司事攔著, 未能進去。「今天教會來了貴賓, 不接待普通人參加主日崇拜」, 這個信徒唯有無奈垂頭離開, 忽然有人拍了他的膊, 「不要灰心, 我也被他們拒絕進去,…」, 這人就問:「你是誰?」, 他說:「我是耶穌」。
耶穌當日被自己的百姓拒絕, 因為他們沒有看見神的國隨著耶穌來到, 他們只看見耶穌沒有嚴守他們的傳統, 看見耶穌挑戰他們的既有權力, 今天我們也擔心自己的傳統, 和自己的規矩被挑戰, 也因此未能順服聖靈的帶領, 因此未能經驗神國度來臨的美好嗎?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5-8) |
【大讚美詩, 詩113-118】
詩113-118是所謂的大讚美詩組, 是猶太人每年三大節期, 即逾越節, 五旬節和住棚節時天天唱的詩歌, 是從思念從前帶領以色列出埃及, 以致他們要怎樣感恩和回應為主體的詩歌, 末了的118則是歡慶那等待已久的基督終於來臨, 在耶和華所定的日子, 他們歡欣快樂, 新的世代來到, 每一次節期就是預演這日子來到, 把一切的憂傷除去, 一切的傷痛得到醫治, 一切的問題徥到解決的時候。
【隨想: 重構耶穌生平】
許多人甚至許多聖經學者都喜歡把四福音的敘述整合起來, 以為可以重構耶穌一生的事蹟, 這實在是徒然的, 因為四福音各有自己的主題, 過去200年的Jesus Quest正好說明這樣做的限制, 不單無法重構耶穌生平, 更使四福音的信息被扭曲, 適得其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