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
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
(賽61:1-2)
---------------
---------------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61:1-2)
「我是誰?」, 61:1-11中有「我」,「他們」和「你們」三個代名詞, 「我」在開始和結束出現,然後是「他們」的經文,中心是「你們」的經文,
1-3a, 上主呼召「我」傳福音給困苦的人
3b-4, 上主賜「他們」榮耀,「他們」必重建荒城
5-7, 「你們」的羞愧成為榮耀
8-9, 上主與「他們」立永約,「他們」的子孫必為上主後裔
10-11, 上主使「我」歡喜快樂
傳統認為「我」有三個可能,一是先知自己(第三以賽亞);二是第二以賽亞出現過的受苦僕人(因為「我」的使命與僕人之歌的僕人相同。);第三是將來的彌賽亞,因為後來耶穌曾用這經文說明這經文藉他應驗(參路4:18)。以上三者之一都可以使「他們」和「你們」有文中的各種改變。[1]
然而現代聖經學者注意到這裏的上下文都在談論錫安, 所以提出61章的「我」應是錫安城才合適[2];是以錫安作為第一人稱來敘述當聖靈降臨在錫安時,城中的人所發生的改變;包括本來在錫安悲哀的人,「他們」得著「我」的醫治後得著喜樂的生活,以至興起重建荒廢的牆和城鎮(3b-4);而所謂「你們」其實就是「他們」成了跟從上主的人,得到了加倍的分(6-7a);7b-9則敘述上主與「他們」立永約,以至「他們」的後裔都得著這福分。因著這些改變,「我」大大喜樂(10)。[3]
「我是誰?」,「我」就是錫安, 就是那個回歸錫安的群體, 他們回歸以後多年來都在掙扎著持守律法, 過敬拜生活, 為耶和華作見證, 第三以賽亞的第一個部份(56-59章)是他們的生活寫照, 但到了第二部份, 隨著先知引領他們看見上主給錫安的異象, 61:1-11就是錫安的信心宣告。(當然這是先知呼籲他們要作出如此的宣告。)
「我是誰?」, 今天我們也許感覺自己的力量微少,又在小堂會裏聚會,所以不能為神做大事,但賽61:1告訴我們當主的靈臨到他的子民中間時,錫安可以成就大事,是超出他們的所想所求的,而錫安—上主的居所,今天就是我們的教會,(也是我們的身體(林前3:16)),所以主的「靈」在我身上說明主的靈今天在教會中間,因著主的靈,使得在其中的人—基督徒,可以靠著主的靈過新的生活,可以為主成就大事。
「我是誰?」, 「我」是我們的教會, 提醒我們, 當聖靈降臨教會, 教會便得著能力,使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看見,喜樂代替了悲哀,使人看見教會是神的新婦,又看見神的榮耀在其中。今天我們的教會有這樣做嗎?有這些能力嗎? 若果沒有, 是因為神的靈沒有在我們的教會中嗎? 還是因為我們抗拒神的靈來帶領教會呢?
【後記, 耶穌在路4:21說「今天賽61:1要應驗在你們耳中了」】
多數人都以當時耶穌是向眾人宣告, 他就是那個「我」, 當神的靈在他身上, 賽61:1節的經文就在猶太人中間成就了, 這樣的讀法道理是沒有錯的, 耶穌確是因為有神靈在他身上, 成就了神的救恩。不過, 若是這樣, 耶穌之後要用以利亞以利沙的故事說明甚麼呢?
既然「我」是錫安, 所以, 當日耶穌用這經文時, 就不是要說明他就是那個「我」, 而是要藉著這經文重提以色列人的不順從, 不喜歡的先知的話, 來回應為何耶穌只在迦百農做治病趕鬼的工作, 卻不在家鄉拿撒勒做同樣的事(路4:22-23)。
以利亞和以利沙故事都是說明神的靈確然臨到錫安(信仰群體), 所以他們有能力去幫助外邦的寡婦和將領, 但在以色列中豈不是有寡婦和痲瘋病人嗎? 為甚麼先知沒有醫治和幫助以色列中的寡婦和痲瘋病人呢? 其實會堂中人都知道這個答案, 就是因為以色列人都不願意聽從先知的話, 因為先知總是叫他們悔改, 總是說他們的不是, 所以先知在本地不受歡迎, 以利亞如是, 以利沙如是, 耶穌亦如是, 所以當他們聽出耶穌竟然藉這兩個故事來指責他們, 就氣憤地想要打死耶穌, 以致那故事的結束處是耶穌險些被人推下山。
56-59
|
人的無能
|
60-62
|
錫安復興
|
63-66
|
上主大能
|
[1] 包括「我」可賜給「他們」華冠,…(3b),注意所謂「禧年」原文只是「神旨意成就的年」,那時神要施行拯救(中譯報仇的日子),並安慰悲哀的人,v3a是重述v2最後一句。;以致「他們」可以喜樂,可以重建廢墟(4);「我」也使「你們」被稱作神的僕人(6)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