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王對示每說:「你必不死。」王就向他起誓。(撒下19:23) |
因押沙龍叛變引發的內戰結束了, 大衛可以安樂地再做他的王了, 事情沒有這樣發生,
大衛要重新把散亂的人心團結起來,
首先是人民的心, 特別是留在耶路撒冷曾經支持押沙龍的民眾。
A. 約押勸諫王。1-7
A1 得勝變悲哀, 1-4
A2 約押責大衛, 5-8上
B. 大衛的回歸。8下-14
B1 眾支派議決, 8下-10
B2 民請王回歸, 11-14
C. 示每得寛恕。15-23
C1 王過河簡報,
15-18
C2 示每的認罪, 19-23
(得勝變悲哀, 1-4), 得勝大軍回到瑪哈念城時沒有凱歌高奏,
而是默默無聲, 因為殺敗的敵人實是自己的同胞, 更因為押沙龍死了, 這次勝仗因此蒙上陰影, 他們的默默無聲甚至是因怕大衛會為此怪罪他們,
因大衛曾叫他們寛待押沙龍(18:5)!
(約押諫大衛, 5-8上), 約押責怪大衛不應為押沙龍哀哭, 因此舉令軍人不能開心祝捷, 他的行動可能是為自己殺死押沙龍辯護,
說明大衛叫人不要傷害押沙龍是錯的,
自己所做才是對的。真的是這樣嗎? 這是再一次說明約押根本不明白大衛(像從前殺押尼珥一樣,
3:26-30), 也不明白神的心意。[1]大衛坐在城門口之舉, 實是具體表達了王歡迎大軍凱旋,
這行動也表明了王不會追究押沙龍的死。[2]
(眾支派議決, 8下-10),
押沙龍既死, 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各支派領袖本來都是應押沙龍之邀來到的,
他們也沒有想到要另找甚麼人作王,
他們想起大衛從前怎樣救他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
於是各支派領袖提出要恭迎大衛重回耶路撒冷。
(民請王回歸, 11-14), 大衛決定寛待那些出兵奪權的以色列人, 他通過一直留在耶路撒冷的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傳達二信息; 其一是叫猶大的長老公開發聲請王回宮(像那些以色列各支派領袖已經表示過的一樣); 其二是說明不會追究被押沙龍立作元帥的亞瑪撒, 並且更會正式立他作元帥替代約押。大衛這樣作可能是作為對約押唆使士兵殺押沙龍的懲罰, 但更重要的,
是叫當時手握兵權的亞瑪撒放棄擁兵自重甚至自立為王的念頭。[3]
(王過河簡報,
15-18), 於是大衛一行踏上歸途了, 當大衛去到約但河東邊預備過河時, 已經有大批以色列人去到河西重鎮吉甲,
預備迎接大衛了。這時有大批猶大人、跟隨示每(曾經咒詛大衛, 見16:6-8)的便雅憫人, 和洗巴及他的十五個兒子更過到約但河的東岸, 預備接大衛和他家眷過河。
(示每的認罪,
19-23), 過河以前, 示每就俯伏在大衛面前, 懇求大衛原諒當日對大衛的惡言惡行。雖然亞比篩提出要治死示每, 大衛拒絕了,
他寛恕了示每, 並且起誓不殺他, 雖然即使此刻大衛下令殺了示每, 都不會有人認為大衛沒有仁慈。[4]
寛恕人, 不管他是甚麼人, 這是大衛在這一連串的事件裏流露出來的品格, 作者無意說明大衛這樣做是在耍弄甚麼政治手段, 相反無論是約押,
是亞比篩, 眾長老, 決定事情時,
都以政治利害作依歸。大衛寛恕示每,
不是因為大衛天生的仁慈, 而只是因為這是神的心意, 他只是按照神的話語作事。
「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路11:4)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