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好像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裡,直等全團都發起來。(太13:33) |
「耶穌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24上), 為了進一步說明天國的奧秘, 說完了撒種的比喻後, 耶穌又講了這一個麥子與稗子的比喻,
A. 稗子比喻的講述, 24-30
B. 芥菜種和麵酵的比喻,
31-33
B’ 說明隱藏的事用比喻,
34-35
A’ 稗子比喻的解明, 36-43
「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裡」(24下), 注意在這比喻中, 天國喻比作撒種這行動, 而非一物品。「稗子」是一種雜草, 生長初期與麥子的苗極其相似; 發芽後雖已較易於區分, 但因兩者的根纏繞在一起, 若要拔掉稗子, 必會傷及麥子, 所以雖然主人知道這事, 但卻叫沒有叫僕人把稗子抽出來, 而是叫僕人要等到收割的時候才進行, 那時麥子要收在倉裏, 稗子則燒掉。[1]
「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31-32), 芥菜種是當時人們所知的最小的種子, 但巴勒斯坦地的芥菜成長卻可像樹般高達十尺。這比喻說明天國開始時的微不足道, 但當它發展起來時, 卻可以惠及週圍的事物。「飛鳥來宿」可能指外邦人的受惠。「天國好像麵酵…」(33), 麵酵的比喻同樣表示天國開始時的微不足道, 但當它發展起來時, 卻可以影響四週圍的事物。
「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說什麼…」(34), 這是作者的話, 說明耶穌向群眾講比喻的目的,
並非是要隱藏天國的奧秘, 而是要用比喻說明, 因為天國的奧秘是人不能明白的, 所以作者在第35節引用這先知的話加以說:「我要開口用比喻,把創世以來所隱藏的事發明出來」(參3:11, 詩78:2)。
「請把田間稗子的比喻講給我們聽…」(36), 當離開眾人後, 耶穌就在房子裏向門徒講解那稗子比喻的意義。原來比喻裏的好種是「天國之子」(門徒), 稗子是「惡者之子」(攻擊門徒的人), 而撒稗子的仇敵(魔鬼)往往會攻擊撒好種的人(耶穌), 這比喻說明直到世界的末了,[2]
門徒都要與敵人一起生活, 惟有等到最後的審判來到, 人子才把他們劃分開來。「丟在火爐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43), 說明罪人將來要遭受永遠痛苦情況。
麥子和稗子的比喻旨在說明當世界結束前, 門徒和敵擋福音者會一起生活,
主必然會作出最後的審罰。那麼在末日來到前, 門徒都要無奈地被魔鬼折騰嗎?不是的, 所以耶穌在31-34節加入了兩個短小比喻, 為要說明, 門徒的努力不會徒然, 在天國的展開過程中, 將會有很多人受惠, 並且會帶來週圍事物的改變, 包括攻擊門徒的敵人, 哈利路亞!
天國好像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裡,直等全團都發起來。(33)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