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傳1:9) |
今天我們的生命是在一個甚麼的光景?快樂、憂愁、痛苦、失望、充滿希望還是深感無奈?傳道書誠意邀請每一個認真面對自己的人,一同來聆聽生命的實況。[1]
A. 邀思想人生虛空, 1-3
B. 日光之下無新事, 4-9
C. 無人記念無意義, 10-11
(邀思想人生虛空, 1-3), 本書以邀請讀者們聆聽一位描述成曾在耶路撒冷作王,且是大衛的後人的傳道者的話語作開始,題目是:「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虛空」希伯來文是hbl, 讀作hebel, 意思是就是無意義, 這標題語句意思就是「最虛空的事, 就是所有的事都是虛空」, 參附錄【傳道書簡介】。[2]
(日光之下無新事, 4-9), 這部份是一首詩, 講者用來作他的講話的引言。人一生在地上的生活、勞苦,所為何來?就如人的一代過去,一代又來;日頭出來,然後下去;北風吹過,南風又起;江河從何處流,仍回到何處;原來人生所謀所求的事,與這些自然現像一樣,循環往返,日光之下無新事, 這是眾人皆知的事實。
(無人記念無意義, 10-11), 這兩節是嘆息人生無奈之語, 因為4-9節詩歌道出了大多數人的經歷,
作者在此指出, 原來人生在世只是重覆前人做過的事, 然後一生過去, 就不會有人記念, 就像當下活著的人都會忘記昨天的人和事一樣。
「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3), 講者一開始就迫著讀者思想這問題, 那麼人生在世有甚麼意義?經文今天也要迫我們思考這個問題。
著名的存在主義文學家Albert Camus(卡繆)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天神要懲罰一個人,要他把大石頭從山下推到山上,這個人盡所有力氣把這石頭推到山頂上時,滿以為終於完成了,誰知大石卻從這邊掉到那邊,結果他第二天又要在山的另一邊從山下把大石推上去,結果這個人一生就只是天天都在推大石,石頭從不能停留在山上,永無休止。卡繆用這故事說明人生的無意義,每一個人都像受了天神的咒詛一樣永無休止, 又毫無意義地重複那些無謂荒謬的事情。人生真的是這樣嗎?
生活在忙碌中,我們可以怎樣計劃人生,若按傳道者這裏所講的,計劃又有何用?真的如此嗎?人生真的這麼虛空?基督徒不會如此吧?
甚麼時候,我們也實在會感到無奈、無力,甚至於懷疑神是否仍然掌權,仍然與我們同在,就算信主多年的我,也免不了有這種感受,那怎麼辦?這是傳道書的修辭技巧, 講者提出了連串問題作引言, 還沒有提供答案。不要心急, 講者提出這些問題為要刺激聽眾思考, 我們要細心聆聽神藉這書對我們說話。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3:5-6) |
【附錄: 傳道書簡介】
傳道書是人生的探索,可說是聖經裏的一篇佈道篇章,為的是讓當時的猶太人好好思想生命與神的關係,全書主體是引用傳道者──一個描述成曾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後人的言論,1:2及12:8「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既是標題語,又是一對括號,把傳道者的話語括在其中。
要讀得明白傳道書, 首先要知道傳道書的分段, 只知道這一對括號是不足夠的, 那只是傳道書眾多段落標記的一個。自從聖經學者A. G.
Wright在1968年提出的上下二分法後, 現代聖經學者多採這樣的分段,[3] 按這方法, 全書222節,經過細心編排,1:1-6:9與6:10-12:14為全書的上半及下半,各為111節(剛好是希伯來文「虛空」(lbh)一詞代表的數值37的3倍,注意標題三次出現虛空一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