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8日 星期三

16.《人所當盡的本分》(傳11:7-12:14)

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12:13)


怎樣找出甚麼是美好?」的結論是查不出」;誰知道將來的事情?」的結論是不知道」, 人生在世可以做甚麼呢?可以為甚麼而活呢?
A. 忠告年輕人。11:7-10
  A1 神的創造本美好, 11:7-8
  A2
享受神賜的生命, 11:9-10
B.
要把握今天, 12:1-8
C.
人要敬畏神, 12:9-14
  C1
智慧言語像刺棍, 12:9-11
  C2
善和惡神必審問, 12:12-14

神的創造本美好 (11:7-8)傳道者藉這語句提醒我們神看光是好的(1:4), 虛空的人生可以是美好的, 因為神創造天地時這樣宣告了。[1] 所以, 人在有生之年就要好好享受神的創造, 但同時要僅記有一天黑暗的日子要來到, 那是一個漫長虛空的日子(8)[2]

享受神賜的生命 (11:9-10)這是傳道者第七次呼籲聽眾(讀者)不要被心中的煩惱, 或是肉體的疾苦困擾;[3]在有生之年要快樂地生活,按著神的心意和教導生活。不要再籌算去等待甚麼時機了(參11:3-6),因為以人的角度籌算,一生怎樣算都是虛空的(11:10)。

末日景像的詩歌 (12:1-8)傳道者結束他的講論, 就像開始時用了一首詩說明人活在循環不息的困局, 這裏也用一詩說明生命最終要面對虛空黑暗的結局, 這詩展現一幅滿目蕭條的景象, 因為傳道者要作出最後的呼籲:「人應當盡早記念我們的創造主(1), 不要等到衰敗的日子來到, 人再沒有喜樂的時候。不要等到日月星宿變暗,雨後烏雲再現的時候。不要等到人去樓空、庭園荒涼的時候。不要等到塵土要歸回原來之地,靈歸回賜靈的神的時候。「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12:8), 當傳道者要為這一番講論作總結時, 他又再說出這語句(1:2)(參附錄, 虛空黑暗詩何所指)

智慧言語像刺棍(12:9-11), 隨著標題語的再響起,傳道者的講論已完結,傳道者最後再次強調智慧的重要, 然後對自己的身份作了補充:「傳道者不但有智慧,將知識教訓眾人,而且更仔細衡量、查考及修正了許多箴言。傳道者的言語像刺棒,為要使我們都好好牢記他的教導,因為那都是來自神的教導的(參詩100:3)。

善和惡神必審問 (12:12-14), 這是傳道者給會眾(「我兒」)的最後叮嚀, 吩咐他們要留心以上的教導, 因為人的知識沒有窮盡, 所以要在有限的人生中, 活出敬畏神的人生,認真照神的吩咐生活,因為神知道人一生所作的每一件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敬畏神」在傳道書中也出現了七次[4]作為對這七段享樂經文的和應,顯然不是一種巧合(參【後記】)

傳道書邀請對像, 不限於當日被擄回歸的以色列人, 而是對我們每一個讀者的邀請, 邀請我們做一個決定:「面對這樣的一個人生,這樣的一個神,你會作何選擇?」你現在就來作這選擇,還是還要等到甚麼時候?

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祈禱】 感謝天父給我新生命,又指示我怎樣過每天的生活, 令我的生命從空虛化作傳奇,榮耀你的名, 阿們

 


附錄, 虛空黑暗詩何所指?】
不要等到日頭、光明、月亮、星宿變為黑暗,雨後雲彩反回,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神。」(12:2-7)
傳統解讀這一首詩都是認為傳道者是用比喻方式說出人老去的描述, 於是當讀到: 看守房屋的發顫,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就止息,從窗戶往外看的都昏暗等等, 就將之理解作人老體衰,雙腳無力、腰不能再伸直、無力推磨、老眼昏花等的老態龍鍾的描述, 街門關閉,推磨的響聲微小,雀鳥一叫,人就起來,唱歌的女子也都衰微。杏樹開花,蚱蜢成為重擔,人所願的也都廢掉弔喪的在街上往來。就是口難合攏、牙齒無力、夜半無眠、說話無聲的時候。又或是當人怕高處、怕路遠難行、頭髮由灰變白、行路遲緩、性慾全消的時候。那時恐怕人已逝,只得讓人為他哭喪而已。
然而, 其實早在教父時代已經有解經者認為這一段是有關末後的審判, 即世界的終局, 事實上持這論調的聖經學者愈來愈多, 包括筆者, 簡單解說如下:

末世來,城荒廢,喪葬時—末世(Eschatological)

這首詩實是在陳述一個先知式的末世景象:
不要等到衰敗的那日子來到,人再沒有喜樂的時候(12:1)
不要等到日月星宿變暗,雨後烏雲再現的時候──當那日,所有光體不再發光,面對突然而至的災難,人的無力,驚恐、再沒有磨聲(啟18:22)、往窗外看(12:2-5)
u一切都無希望(昏暗無光):向街的門都關上,磨聲低微、雀聲高響(啟8:13; 19:17-18),歌詠鳥都屈低身,怕上高處、因見見滿目蒼茫。
u杏樹不再美麗、蚱蜢果低垂、催情果不再吸引人。因為那時人的大限已到,無數哭喪的人出現街上。

不要等到喪禮來到:那時人會把燈臺及繫著的銀煉折斷,瓶子打破,扔進墳墓中去。(12:6)

因為塵土要歸回原來之地,靈要歸回賜靈的神。(12:7(若採種進路,更能回應開始時談及的日光之下萬物往反不息,只有虛空的無奈,因為到那日,景物不再循環往返(比較1:3-11,另參賽5:30; 13:10; 32:7-8; 5:8; 8:9; 3:6; 2:10; 3:4; 4:15; 3:9; 18:6; 24:29; 13:24; 23:45; 2:20等)。

明乎此, 我們就明白, 傳道書藉這首詩發出的邀請就不限於少年人(把詩看為年者的景光景的自然理解), 而是每一個人, 因為每一個人, 不管是少年人還是老年人, 都要面對世界的終局, 因為即使死了的人也要面對世界的終局(參帖前4:13-17, 20:11-15), 但只有活在世上的人才可以在有生之年作出這選擇(所以傳道者才提出3:21, 9:4等的論調)。這也正是耶穌的福音告訴我們的事實, 人若不在有生之年相信耶穌, 死去以後就再沒有機會了。

後記】傳道書談論的「虛空的虛空」,目的不是講說人生究竟有多虛空,而是要以這不斷重覆的敘述作為背景,指出人要認定神的創造,存敬畏神的心,好好活在其中,七段享樂經文與其說是對虛空人生的回應,不如說是教導人要按神所教導的喜樂地生活,且要早早選擇這樣生活,不要等到時日不再,後悔莫及。因此,12:9-12的結語不是多餘的後補之語,[5]而是傳道書的刻意安排,用第七個「敬畏神」作為全書的總結,是傳道書的巧意安排,精心佈局的成果。


[1] 即使查不出」甚麼是美好(9:1-11:6), 即使不知道」將來會如何, 這困局是有出路的, 因為天地是神的創造, 更因為神今天仍然創造。

[2] 藉宣告神的創造, 傳道者在此扭轉了全書的主題, 今天不是虛空的, 雖然虛空有一天仍是會來到的。

[3] 這是傳道書第七次強調突破虛空人生的竅門了, 比較2:24-26, 3:12-13, 22, 5:17-20, 8:15, 9:9-10

[4] 全卷書共出現了七次「敬畏神」的言說,其中除了三14是說「要人在神面前存敬畏的心」以外,其餘六次都是直接談及「敬畏神」,包括:五7; 18; 12(兩次); 13; 十二13

[5] Wilson, “’The Words of the Wise’: The I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Qohelet 12:9-14.”


參考書目
Caneday, A.B. "Qoheleth - Enigmatic Pessimist or Godly Sage?" In Reflecting With Solomon (Selected Studies on the Book of Ecclesiastes), ed. R.B.Zuck, 81-113.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94 (1986).
De Jong, S. “A Book on Labour: the Structuring Principles and the Main Theme of the Book of Qohelet.”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54 (1992): 107-16.
Fox, M. V. “The Meaning of Hebel for Qohelet.”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05 (1986): 409-27
-----------. "Aging and Death in Qohelet 12."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42 (1988): 55-77
-----------. A Time to Tear Down & A Time to Build Up (A Rereading of Ecclesiastes).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9.
Longman III, T. The Book of Ecclesiastes (NICOT).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8.
Johnston, R.K. "'Confessions of a Workaholic' - A Reappraisal of Qoheleth." 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38 (1976): 14-28.
Miller, D.B. "Qohelet's Symbolic Use of lbh."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17 (1998): 437-54.
Murphy, R. Ecclesiastes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Dallas: Word Books, 1992.
Rudman, D. “Women as Divine Agent in Ecclesiastes.”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16 (1997): 411-27.
Seow, C.L. Ecclesiastes. A New Translation with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The Anchor Bible). New York: Doubleday, 1997.
-----------. “Beyond Mortal Grasp: The Usage of Hebel in Ecclesiastes.” Australian Biblical Review 48 (2000):1-16.
Wilson, G.H. “’The Words of the Wise’: The I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Qohelet 12:9-14.”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03 (1984): 175-92.
Wright, Addison G. "The Riddle of the Sphinx: The Structure of the Book of Qoheleth." 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30 (1968): 313-334.
謝慧兒。《傳道書試看人生》。香港:明道,2005
周永健主編:《聖經研究導引》。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2003。楊錫鏘:〈智慧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