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傳7:14) |
「先前所有的…」(6:10),
這一節揭開了傳道書下半講論, 這是一句承先啟後的話, 說明既然先前發生的事, 已經有了定論(「早已起了名」的意涵, 和修), 並且人又知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都由神掌管, 所謂「不能與那比自己力大的相爭」所指的。
A. 查找益處, 6:10-12
B. 講論智慧。7:1-10
B1 智慧的心在喪家, 7:1-6
B2 智慧能保存生命, 7:7-10
C. 得智慧有益, 7:11-14
C1 智慧護庇人, 11-12
C2 查不出後來, 13-14
(查找益處, 6:10-12), 這是本書下半的引言, 傳道者提出, 更多的爭論, 只會產生更多虛空, 所以言語的爭論實是徒然的, 因為這是神的主權(參2:26,
3:11, 5:7)。6:12提出兩個議題, 其一是「怎樣找出人生的美好」?其二是「誰知道將來的事情」?這兩個問題把下半的主體分成兩大部份, 「怎樣找出甚麼是美好?」(7:1-8:17), 及「誰知道將來的事情?」(9:1-11:5)都各有三小段。
(智慧的心在喪家, 7:1-6), 「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可能是當日的一句彥語,[1] 傳道者用這諺語引出「往服喪之家比往宴樂之家還好」,因為這諺語是以一個死去留下名聲為題的, 所以就有「智慧人的心在服喪之家」, 在死人家中有智慧等的說法。傳道者藉此邀請聽眾(讀者)思想, 原來苦難可以使人得智慧這課題。
(智慧能保存生命, 7:7-10), 第7節的話提醒人, 原來智慧人也會做出愚昧的事。古希伯來社會有智慧人的傳統(參撒下14:2,智慧人與先知和祭司並列),他們為人提供意見,指示人過成功生活。但以色列人的歷史告訴我們, 那些智慧人都有失去智慧的時候, 他們在壓迫或是賄賂時會失去智慧(7:7),也有因驕傲使智慧離去(7:8),怒氣使智慧失去等例子比比皆是(7:9),所以當很多人都說「為甚麼從前的日子勝過現在呢?」(7:10), 傳道者指出說出這樣話的人是沒有智慧的。[2]
(智慧護庇人, 11-12), 人生在世,「擁有」智慧與物質都是好的,都是有益的(7:11); 因為智慧與物質都可以給人庇護,但是唯有智慧能保得住智慧人的生命(7:12);而不是因為被立作「智慧人」便會有智慧!
(查不出後來, 13-14), 因為人要認識神才會有智慧, 所以人生在世要常在生活中察看神的作為(7:13),所以當我們能在神所賜的年日中吃喝,就當好好享用神所賜的一切, 而在患難受苦的日子時,不要只顧自怨自艾,而是要好好察看神在其中要我們得著甚麼智慧(7:14)。神使亨通與患難並存,為要使人更深明神在人生中的絕對主權,我們要明白人無論如何也「查不出」未來的事將會如何。(7:14)[3]
經典名著《天路歷程》裏有一個名為唇徒的人物, 他說的話十分屬靈,又十分附合聖經的教導, 不過他卻從來不會將那些說話行出來, 只作觜唇的基督徒。
「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 在信仰群體中被揀選作領袖者若在生活行為上沒有與之相稱的美名是毫無意義的。一個人是甚麼身份與他所做的事比較,那樣更重要?不少人往往徒得名份而沒有活出與之相稱的生命。今天我們是信徒, 還是唇徒?
美名優於美好的膏油(新譯:7:1) 【祈禱】主啊,求你指教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得著智慧的心, 有心有力跟主腳蹤行, 阿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