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耶和華我們的神也將巴珊王噩和他的眾民都交在我們手中;我們殺了他們,沒有留下一個。(申3:3) |
「以後,我們轉回,向巴珊去…」(1), 當以色列人把希實本王西宏打敗後, 以色列人隨即要面對第二場戰事。巴珊本不是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必要經過的地方, 也許因為巴珊王噩與希實本王西宏同為亞摩利王, 西宏的敗有唇亡齒寒效應, 於是巴珊大軍就來與以色列爭戰。
A. 戰勝巴珊王噩, 1-3
B. 奪取摩押平原。4-11
B1 攻破六十座城, 4-7
B2 摩押全地概說, 8-11
「不要怕他!因我已將他和他的眾民,並他的地,都交在你手中」(2a), 當時以色列人顯然對這忽然來到的挑戰十分害怕, 但上主叫摩西告訴以色列人, 上主會把這些巴珊軍隊打敗, 就像他們才攻破希實本王西宏的軍隊一樣。
「於是耶和華-我們的神」(3)。第3節概說了, 像擊敗西宏大軍一樣, 以色列人在這事上得勝。
「那時, 我們奪了他所有的城…」(4), 4-11節報告了以色列人把合共六十座拿下了, 這些城都是有堅固的高牆, 有門有閂的。像拿下西宏的城一樣, 8-10節提及這些城鎮所在的地區, 說明整個摩押平原的各城都盡入了以色列人手上了。第11節又是一個插語(見上文有關2:11-12,
20-23的附錄), 說明巴珊王噩是最後的利乏音人, 藉著報告他的床是鐵的, 與及長九肘(4.5公尺), 和寬四肘(2公尺)等, 說明噩是魁梧的巨人, 也說明這一代因為聽從上主的話, 他們竟然可以打敗巨人族。[1]
世人常看外表或審視環境, 擅於這樣的人被稱為精明之輩。以色列人卻因為有神的同在, 面對強敵而不退縮, 努力爭戰終而獲得勝利。基督徒在他的信仰生命中也會經歷一些困難之事, 諸如來自家庭、朋友、親屬等的批評, 常常會給他的信仰帶來壓力;
在以利益為爭持對象的社會中要持守公平和不為名利金錢所動, 甚至因信仰要放棄自己的權益, 實在不容易, 這些東西常都挑戰我們的信仰, 是我們跟從主的大敵, 你也有遇到過樣的事嗎?你怎樣闖過這些難關呢?
巴珊王噩交在我們手中, 這是當日在約但河外的新一代以色列人展現的見證, 他們的見證與出埃及後在曠野漂流的一代人有強烈對比, 那一代都在曠野漂流的日子死去, 他們的死成為數千年來跟從主者的鑒戒。
巴珊王噩交在我們手中, 四十年的漂流,使以色列人的信心得以鍛煉, 然後經歷了這爭戰的勝利。神今天都要把來阻攔我們跟從神的外力和外物除去, 那些阻攔叫我們更多經驗神的慈愛和信實, 更認識神的大能, 神的恩典與憐憫。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3) 【祈禱】 靠著聖靈給我的能力,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 也知道怎樣處豐富, 無論是富足或缺乏, 我都可以面對, 哈利路亞。 |
【附錄:為甚麼要把巴珊王噩的人眾民都殺了, 沒有留下一個?】
「於是耶和華-我們的 神也將巴珊王噩和他的眾民都交在我們手中;我們殺了他們,沒有留下一個。」(3:3)
歷來都有聖經讀者對這種說法很有保留, 為甚麼要把那裏的人都殺死?甚至連「女人帶孩子, 盡都毀滅」(申2:34)。這是一個不易說得明白的事。有人稱這是「聖戰」的觀念, 其實「聖戰」這個詞語源於伊斯蘭教, 阿拉伯語Jihad(中譯吉哈德), 所以聖戰非源於聖經。所以用聖戰的觀念去理解那時以色列人把「女人帶孩子, 盡都毀滅」是不合適的。
不過, 撇除這個用詞, 聖經讀者也常感覺把敵人全都殺滅是耶和華上主指示的, 目的是阻止不潔的人去到神面前, 以免玷污神的百姓和土地, 這都是聖經中獨特的啓示。然而, 歷史學家在研究古代戰爭時, 卻發現在古代近東, 把敵人盡都殺死的行為,
實是比聖經更早的時代就已經有的一種文化觀念。
所以, 這種把敵人盡都殺滅的行為的確不是源於聖經。而是古代近東的文化, 那時候不同民族都有自己所信的神, 當兩個民族因為不同原因開戰時, 交戰雙方固然都會求自己的神明幫助, 而戰事的結束不是哪一方已經被打得沒有還手之力, 而是要把吃敗仗一方所擄來的人, 不分男女老幼盡都殺死, 作為奉獻給自己的神明才是戰爭的結束。[2]
神向人啓示自己的心意, 原是利用人們已有的概念來逐步引導、逐步説明的。讓殘酷野蠻的墮落人類轉向文明和平、轉囘認識上帝的慈愛, 這是漫長的過程。舊約聖經的以色列人正活在那樣的時代背景, 因此就會有那樣的行為。上帝的心意最終藉主耶穌來到世上展示, 耶穌的使命就是把聖經的教導說明, 並用自己的生命活出來, 讓聖經的話語藉「道成肉身」向世人說明, 徹底除滅罪的方法不是把敵人都殺死, 而是上帝的獨生子為有罪的人代死。
[1] 從外約但那個時期的歷史遺蹟發現, 當日的城不但高並且厚實, 對於沒有戰爭經驗, 只有牧羊經驗的以色列人言, 要攻克這樣的城鎮, 是絕對不可能的。
[2] 參William J. Hamblin, “Warfare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to 1600BC(Warfare and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20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