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叫我順著神的旨意,歡歡喜喜的到你們那裡,與你們同得安息。(羅15:32) |
「我因多次被攔阻,總不得到你們那裏去。」(22),說明了自己是福音祭司這身份後,15:22-33是保羅闡述他打算去羅馬之原因的下半部份。他首先提及自己早已想去羅馬一行,只是由於不同原因而未能成行。
A. 去西班牙傳福音,22-27
B. 望羅馬教會支持,28-29
C. 求脫離路上攻擊,30-32
去西班牙傳福音(22-27):
去羅馬的機會來了,因為保羅既已經在亞該亞和小亞細亞等各處把福音遍傳,再沒有未去過的地區,就想去福音未及的西班牙傳福音,只等把亞該亞一帶眾外邦教會的捐款送去耶路撒冷後,就會取道羅馬去西班牙,為何要取道羅馬?固然因為羅馬是當日帝國都,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所以取道道羅馬去西班牙是可以理解的。
望羅馬教會支持(28-29):
其實保羅不單要告訴羅馬教會自己去西班牙傳福音的計畫,事實上他更期望羅馬教會可以成為他的支持教會。就像之前他去小亞細亞和亞該亞等地傳福音時,有安提阿教會支持他一樣(見使徒行傳敘述的三次宣教旅程)。所以提及去西班時,他寫上可以「蒙你們送行」(24)和去西班牙的時候「必帶著基督豐盛的恩典而去」(29),這兩句的意思說明不單是得羅馬教會送行,更期望可以得著羅馬教會的祝福前行。[1]
求脫離路上攻擊(30-33):
說明自己去羅馬的打算後,他就請羅馬教會為他代禱,使他可以「順著神的旨意歡歡喜喜的到達你們那裏」(32),為什麼呢?原來去羅馬之前,他要先去一次耶路撒冷,把在外邦收到的捐款送去支持耶路撒冷的教會,但他知道有許多「不順從的猶太人」要阻攔他這次耶路撒冷之行,他們不單拒絕耶穌是基督,更仇視保羅在各處向外邦人傳福音的行動。說畢自己的想法後,在此他又寫上祝福語,祝願上帝常與讀者同在,這祝福語也許更是保羅此刻的心願,因為他知道各地都有敵視自己的猶太人。
「順著神的旨意」,這是保羅在羅馬書中不斷強調的態度(6:16,8:13,11:32),即使他知道此去耶路撒冷多有兇險,然而他仍是坦然前去(參徒20:22,21:13),結果怎樣呢?熟知使徒行傳故事的人都知道,不出他所料,當他去到耶路撒冷辦完捐款的事後,便被捕入獄,經三年之久才輾轉到達了羅馬,這與他寫羅馬書時的計畫完全不同。
結果保羅沒有順利辦好捐款的事,沒有「歡歡喜喜地」去到羅馬(32),即使去到羅馬了,卻是以囚犯的身份去到!不是福音的祭司,是因為羅馬教會沒有為他禱告嗎?是因為神不聽他們的禱告?
許多人會因為使徒行傳的報告而認為這裏提及的禱告落空了,但保羅不會這樣想,他相信這禱告蒙神應允了,因為雖經千山萬水,三年的等候,他終能「順著神的旨意」去到了羅馬,也在那裏把他的屬靈恩賜分給了他們(1:11)。
「順著神的旨意」是保羅最關心的,也是他一再強調領受聖靈的人所活出的生命樣式,今天我們事奉主,最關心的是甚麼呢?是否也是「順著神的旨意」?
【祈禱】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14:21)
主啊,求你加我力量和明白你的心意,然後照著你的話語行,若能如此,我就有福,叫我不要因結果與不如預期而恢心,阿們。
+++ 回到「羅馬書今日讀經」目錄 +++
+++ 回到今日讀經Dailymanna總目錄 +++
A. 去西班牙傳福音,22-27
B. 望羅馬教會支持,28-29
C. 求脫離路上攻擊,30-32
去西班牙傳福音(22-27):
去羅馬的機會來了,因為保羅既已經在亞該亞和小亞細亞等各處把福音遍傳,再沒有未去過的地區,就想去福音未及的西班牙傳福音,只等把亞該亞一帶眾外邦教會的捐款送去耶路撒冷後,就會取道羅馬去西班牙,為何要取道羅馬?固然因為羅馬是當日帝國都,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所以取道道羅馬去西班牙是可以理解的。
望羅馬教會支持(28-29):
其實保羅不單要告訴羅馬教會自己去西班牙傳福音的計畫,事實上他更期望羅馬教會可以成為他的支持教會。就像之前他去小亞細亞和亞該亞等地傳福音時,有安提阿教會支持他一樣(見使徒行傳敘述的三次宣教旅程)。所以提及去西班時,他寫上可以「蒙你們送行」(24)和去西班牙的時候「必帶著基督豐盛的恩典而去」(29),這兩句的意思說明不單是得羅馬教會送行,更期望可以得著羅馬教會的祝福前行。[1]
求脫離路上攻擊(30-33):
說明自己去羅馬的打算後,他就請羅馬教會為他代禱,使他可以「順著神的旨意歡歡喜喜的到達你們那裏」(32),為什麼呢?原來去羅馬之前,他要先去一次耶路撒冷,把在外邦收到的捐款送去支持耶路撒冷的教會,但他知道有許多「不順從的猶太人」要阻攔他這次耶路撒冷之行,他們不單拒絕耶穌是基督,更仇視保羅在各處向外邦人傳福音的行動。說畢自己的想法後,在此他又寫上祝福語,祝願上帝常與讀者同在,這祝福語也許更是保羅此刻的心願,因為他知道各地都有敵視自己的猶太人。
「順著神的旨意」,這是保羅在羅馬書中不斷強調的態度(6:16,8:13,11:32),即使他知道此去耶路撒冷多有兇險,然而他仍是坦然前去(參徒20:22,21:13),結果怎樣呢?熟知使徒行傳故事的人都知道,不出他所料,當他去到耶路撒冷辦完捐款的事後,便被捕入獄,經三年之久才輾轉到達了羅馬,這與他寫羅馬書時的計畫完全不同。
結果保羅沒有順利辦好捐款的事,沒有「歡歡喜喜地」去到羅馬(32),即使去到羅馬了,卻是以囚犯的身份去到!不是福音的祭司,是因為羅馬教會沒有為他禱告嗎?是因為神不聽他們的禱告?
許多人會因為使徒行傳的報告而認為這裏提及的禱告落空了,但保羅不會這樣想,他相信這禱告蒙神應允了,因為雖經千山萬水,三年的等候,他終能「順著神的旨意」去到了羅馬,也在那裏把他的屬靈恩賜分給了他們(1:11)。
「順著神的旨意」是保羅最關心的,也是他一再強調領受聖靈的人所活出的生命樣式,今天我們事奉主,最關心的是甚麼呢?是否也是「順著神的旨意」?
【祈禱】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14:21)
主啊,求你加我力量和明白你的心意,然後照著你的話語行,若能如此,我就有福,叫我不要因結果與不如預期而恢心,阿們。
+++ 回到「羅馬書今日讀經」目錄 +++
+++ 回到今日讀經Dailymanna總目錄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