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4. 《苦難的人為何有光?》(伯3:1-26)

受患難的人為何有光賜給他呢?心中愁苦的人為何有生命賜給他呢?(伯3:20

經歷兩輪災難後,約伯在痛苦中與三位朋友靜坐七日,最終打破沉默,但他的話並非理性辯解,而是咒詛與哀歌(1-26)。

A.
約伯咒詛出生日。1-19
  A1
咒詛自己的出生,1-10
  A2
埋怨出生沒死去,11-19
B.
在苦難中的哀歌。20-26
  B1
生命苦難的質問,20-23
  B2
約伯的極度絕望,24-26

A1
咒詛自己的出生(1-10
約伯痛苦萬分,既失去家財,失去兒女,當自己滿身都是毒瘡時,妻子卻反問他:「你還要持守你的純正嗎?」(9)。在生不如死的光景中掙扎時,約伯發出這裡的咒詛,這是痛苦的哀鳴,他沒有埋怨神,只怪為何自己會出生!為甚麼他會這樣咒詛自己的出生,因為唯有這樣,他才不會看見患難!所以,約伯咒詛自己出生的那一天。

A2
埋怨出生沒死去(11-19
咒詛之後,約伯接著就是埋怨,他埋怨為甚麼曾經出生!為甚麼呢?因為出生使他經驗現在這些痛苦,因為出生使他曾經擁有,曾經擁有錢財和名利,曾經經驗過富貴人生(14-15)!他也埋怨為甚麼沒有出生就死去(16),因為一出生就死去就從沒有經驗過擁有,因為在死人所在的陰間,惡人的攪擾再沒有果效,就如奴僕脫離主人轄制一樣。

B1
生命苦難的質問(20-23
詩歌體裁自3:20延續至42:6,標誌約伯記的主體為詩體對話。「受患難的人為何有光賜給他呢?」3:20),這裡的「光」象徵生命,約伯質問苦難中生命的意義,[1]反映他對神聖公義秩序(divine justice)的困惑,而非否定神的主權,約伯並非否定神的主權,而是質疑神對苦難的「沉默」,這成為後文神在旋風中回應(38-41章)的伏筆。

B2
約伯的極度絕望(24-26
我不得安逸、不得平靜、也不得安息,卻有患難來到26),約伯的「不得安息」(原意「歇息」)與創世記中神在安息日的「安息」形成對比,說明自己與神隔絕的無助。「患難」一詞在舊約中常指神的憤怒(如詩6:1),但約伯並未犯罪(伯1:1, 8),因此他的苦難實是無原無故的,挑戰傳統「賞善罰惡」的人生觀(參伯4:7-8以利法的觀點)。

約伯的咒詛和埋怨告訴我們約伯只是和我們一樣性情的人,即使他曾經宣告過「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1:21「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2:10)。

有待業多時的姊妹才上班兩天就被辭退了,心情十分沉重,在電話上聽畢姊妹語氣平靜的描述那兩天在辦公室裡的事情,我沒有給甚麼意見,也沒有教導她這事情給她甚麼功課學習,只是默言地聽,默默為她禱告。雖然只是用電話,沒有看見她,我感受到她正滴著淚,心裡有無盡的埋怨,她不需要甚麼教導,她只想把心裡的寃屈與愁苦傾吐。

【祈禱】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12:15
主啊,求你給我聆聽的耳朵,更給我一顆聆聽的心,可以與哀哭的人同哭,好讓哀哭的人感受你的同在,阿們。

 



[1] 『光』(אוֹר)在舊約常象徵生命與神的同在(參詩36:9),但約伯反問:為何神將生命賜給受苦之人?這凸顯苦難與神恩之間的張力。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3. 《從神手裏得福, 也受禍》(伯2:1-13)

約伯卻對他說:「你說話像愚頑的婦人一樣。噯!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伯2:10

約伯一日間失去了所有財富,和所有的兒女,已經夠慘了,知更悲慘的事還要發生。

A.
天上的第二輪對話,1-6
B.
約伯與妻子的對話,7-10
C.
三友七天沒有對話,11-13

A.
天上的第二輪對話(1-6
既見約伯仍然正直,不因為逆境來到遠離神,也沒有埋怨神,撒但就指出若然約伯肉體受苦,就會離開神,就不再正直,於是上帝就容許撒但出手攻擊約伯的身體,不過在這個回應中,加入了一個條件:「要存留約伯的生命」。於是


B.
約伯與妻子的對話(7-10
於是第二輪的打擊來了,約伯忽然全身都長滿毒瘡
,[1] 然後約伯的妻子對坐在爐灰中的丈夫說:「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嗎?你棄掉神,死了吧!」。在第一輪災劫中,約伯的僕人曾提及「神降災」的論點,現在是妻子的埋怨,約伯怎樣回應妻子的怨氣?「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10),約伯這樣回應了,他沒有因此埋怨上帝。

C.
三友七天沒有對話(11-13
然後約伯的三個朋友驚聞他的遭遇後,就來看望他,他們只是陪著約伯坐在地上七天七夜,沒有一個人向他說句話,因為約伯極其痛苦(
13)。[2]

就是因為神的不保守,才會有連串的不幸發生嗎?義人受苦就是因為撒但的攻擊嗎?兩幕的天庭對話似乎說明了這事實,然而兩幕天庭對話兩幕約伯的受打擊和約伯的兩番回應(12129),其實只是約伯記的序言

「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10),這是約伯對自己遭遇的答案,[3] 這樣說是甚麼意思?兩輪的天庭對話,兩輪對約伯的打擊,和兩番約伯的回應建構了這書卷的序言,這序言是一個邀請,邀請人好好的讀長長四十章的詩歌,那才是這書卷主體內容[4]

「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10),約伯回應妻子的這一句告訴我們一切發生在人身上的事都是從神而來的,[5] 人總會把好的事看為是福,壞的事看作是禍,但福與禍究竟是誰來訂的?好的事真的是福嗎?壞的事真的是禍嗎?人需要有從神來的智慧,才能判斷福與禍,才能夠成為智慧人。

【祈禱】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伯2828
主啊,求你叫我順服你的話,敬畏你,叫我遠離惡,好得著你的智慧,得著你賜的生命豐盛,阿們。


【讀經隨想,塞翁失馬】古時候塞上有個老人,丟了一匹馬,人家來安慰他,老人說:「怎麽知道不是好事呢?」,後來這匹馬居然又帶了一匹好馬回來。----《淮南子.人間訓》
讀比喻的人不會問為何老頭兒受苦,讀者都會明白這比喻說明的是老頭兒雖然受到暫時的損失,卻因此得到了好處。原來壞事可以變成好事。

【後記:耶穌受難,要有神的智慧才能明白】
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伯2828
兩千年前,耶穌被釘在十字架,攻擊他的猶太人領袖以為這樣做可以解決心腹大患,愚蒙的百姓以為這樣可以制止耶穌繼續蠱惑人心,跟從耶穌的門徒和婦女卻以為耶穌的天國事業未竟全功,所有這些人都以為耶穌失敗了,錯了! 耶穌為何受苦?
兩千年過去了,我們終於明白,耶穌受的苦,成就奇妙救恩,誰能明白呢?這需要有從神而來的智慧,不是人間的道理。誰人可以得著這智慧?

【附錄】約伯的主題不是「義人為甚麼受苦?」
許多人都誤會約伯記是討論「義人為甚麼受苦」這命題,於是遇有人受苦,或自己受苦了,就來看約伯記,結果多會失望,看約伯記未能解決這疑問。當然也有人能夠得安慰的,得安慰的大抵是從頭兩章引言中約伯的兩次回應話(12129),與及結束時約伯末後的光景比先前更好,原因呢?就是約伯終於在旋風中得見耶和華(381)。

這是好的,但這樣的解讀卻錯過了約伯記的命題:是禍是福需要智慧判斷,而誰有智慧?甚麼是智慧?才是約伯記的主題,義人受苦只是一個引言,不是主題!

聖經學者把《傳道書》、《箴言》和《約伯記》並稱為舊約聖經的智慧書卷,談的就是智慧,《箴言》談論的是在日常生活裡發現智慧,《傳道書》談論的在無常人生中發現智慧,《約伯記》談論的是在反常人生中發現智慧。這些智慧書卷透過不同的體裁和主題帶領人發現智慧,領受智慧,做智慧人。



[1] 全身的毒瘡,可能是嚴重的皮膚病,也可能是全身的腫瘤,所以也可能是像癌病一樣的細胞異常的病變。

[2] 為甚麼他們不說話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10)三個朋友大概聽到了約伯妻子引述過約伯對她說過的這話他們既感受約伯的痛苦感受約伯對神的信心也不知怎樣開口安慰他。

[3] 比較這答案和「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1:21),這是第一輪災難時約伯回應僕人提出神降災的話,兩者的本質是相同的。

[4] 不過,多數讀者都會錯過,即使努力讀完,卻都會忘掉,因為看不明白! 因為那是由一篇又一篇的詩歌組成,其中有約伯的獨白朋友們的說話約伯和他們的對話,與上帝的對話等。因為他們都期望找出義人為甚麼受苦這答案! 結果卻找不到。

[5] 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1:21)是異曲同工。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1. 《敬畏神, 甚麼原因?》(伯1:1-12)

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1:8)

這是一個關於名叫約伯的正直人的故事, 故事敘述者為甚麼會這樣稱許他?我們可把本書看作是歌劇, 3-42章的詩歌是其中內容, 1-2章是這歌劇的背景說明。

A.
故事的場景:1-5
  A1 烏斯地的約伯, 1-3
  A2
常為兒女獻祭, 4-5
B.
天上的對話。6-12
  B1
撒但地上走動, 6-7
  B2
人受損離棄神, 8-12

A1 烏斯地的約伯(1-3
約伯是一個十分富有的人
, 甚至被形容為在東方最富有的人, 就是因為這樣, 他就遠離惡事, 又或者是因為他敬畏神, 所以神就給他這樣的財富嗎?不相信神, 不明白神的人會這樣想。

A2 常為兒女獻祭(4-5
約伯常常行的是甚麼?是為兒女們獻燔祭
, 為甚麼呢?因為他恐怕兒女們生於富貴的家, 不知道要凡事敬畏神, 在他們的宴樂中或有做一些神不喜悅的事, 所以每當他的兒女們宴樂以後, 就會為他代禱, 為他們獻祭。就是因這樣的敬虔, 約伯就擁有財富, 就被人稱許為人正直嗎?不相信神, 不明白神的人會這樣想。

B1 撒但地上走動(6-7
故事的敘述者介紹過活在烏斯地的約伯其人後
, 話題一轉, 帶領人看見天上的一幕, 並聽到耶和華和撒旦的對話(撒但就是敵擋上帝的惡者),[1]說明撒但在地上走來走去,在各處引誘人行惡。約伯既是完全正直,就不會受撒但影響。

B2 人受損離棄神(8-12
撒但認為約伯之所以正直和敬畏神
, 只因為神賜他一切豐盛, 所以約伯所謂的正直和敬畏神, 都是有條件, 都是為了贏得神為他「四面圍上籬笆圍護他和他的家, 所以有一天若果約伯失去了這些豐富物質, 他就不再正直, 不再敬畏神。這是敵擋和不聽從神的撒但的想法。

今天我們也行事正直嗎?也敬畏神嗎?為甚麼呢?若然撒但的說法是對的, 我們今天生活富裕嗎?事事順利嗎?如果是否定的, 我們還要行事正直嗎?仍然敬畏神嗎?歷世歷代以來, 撒但都從不止息地對跟從神的人發出這樣挑戰:根本沒有神, 跟從神是虛假的, 與環順逆相關

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8, 為甚麼故事敘述者會在開始介紹約伯其人時, 稱他「完全正直, 敬畏神」呢?因為這是神對約伯的評價, 神為甚麼這樣評價約伯?這個故事(歌劇)的作者接著要用一段又一段的詩歌來談論這些議題。我們跟從神與環境順逆有甚麼關係嗎?當我們經驗苦難, 我們還相信神嗎?還敬畏神嗎?還行事正直嗎?

人為什麼會敬畏神誰會敬畏神?當逆境來到時, 敬畏神的人還會敬畏神嗎?請捫心自問, 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

【祈禱】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裏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腓2:13-15
主啊,求你領我藉著聖靈加力常連於你,好叫我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裏始終敬畏你,遠離惡事和惡念,阿們。

 



[1] 若是歌劇,1-5節是做事敘述者唱,現在觀眾看見另外二歌者對唱。




2. 《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1:13-22)

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1:21)

「那人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1, 故事的敘述者這個評語經得起考驗嗎?當環境變得惡劣, 約伯仍然敬畏神, 相信神嗎?

A.
人禍與天災。13-19
  A1
人禍天災同來一, 13-16
  A2
人禍天災同來二, 17-19
B.
約伯的反應, 20-22
  B1
在苦難中稱頌神, 20
  B2
一切事上不犯罪, 21-22

A1 人禍天災同來一(13-16
有一天
, 約伯接連聽到兩個傳來口信, 先是有示巴人在大兒子宴請眾弟妹時, 眾僕人所有牲畜, 只剩下那僕人回來報信; 然後當約伯驚魂未定時, 又有一個僕人傳來惡信, 這一次是「神從天上降下火來,將群羊和僕人都燒滅了, 第一個口信可能只發生在大兒子家中的僕人和牲畜, 但第二個口信可能是約伯所有的僕人和群羊在天災下的遭遇!約伯顯然因這兩固惡信驚惶萬分, 不過

A2 人禍天災同來二(17-19
當約伯還沒來得及接受這一天傳來的那兩個惡信時
, 竟然又再兩次聽到惡信, 先是一個看管駱駝隊的僕人跑回來報告僕人都被迦勒底人殺了, 駱駝被擄去了; 然後叫他更加痛苦萬分的, 竟然又有一個僕人氣急敗壞的回來報告已經遭示巴人洗刧了的大兒子家的宴會, 竟然有狂風把房屋吹塌, 約伯的兒女們當場全都死去!

B1 在苦難中稱頌神(20
「約伯便起來,撕裂外袍,剃了頭,伏在地上下拜, 這是希伯來人表示痛苦至極的描述, 是的, 羊群, 駱駝被惡擄去, 損失慘重叫他痛心, 餘下的僕人和羊群被火燒死叫他痛心, 遭洗刧過的兒女們還要被塌下的房屋壓死, 四番打擊, 約伯痛苦萬分! 這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

B2 一切事上不犯罪(21-22
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21)約伯為甚麼會說出這樣的話?遭遇如此四番打擊的人就是埋怨神, 甚至怒罵神都是可以理解的, 此時此刻仍然說出要讚美神卻是難以理解!

神從天上降下火來,」(16, 僕人傳信時這一句話說明了他們都以為是神把災禍賜下, 當今天許多信主的人遭遇災禍時, 都會聽到有人說出這樣的言論,[1] 約伯說出「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不是無因的, 他是在回應眾人說這是神降下的天災的話(16, 注意約伯這樣說的時候不是在高談神義論, 這是他在痛苦萬分時說出來的愁苦話(見1:20)。

為甚麼有這些事發生?約伯不明白, 讀者卻知道, 是因為撒但在攻擊信徒(1:11)。今天我們也遇上甚麼不如意的事, 甚至遇上天災人禍, 叫我們也痛苦非常嗎?我們也不明白為甚麼會有那些事發生嗎?[2]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經階段, 相信耶穌得永生得豐盛的人也不能幸免, 約伯只是普通人, 不是超人, 不是神。相信耶穌的人不能免疫於不幸, 不能不遇上愁苦, 但相信神卻可以時時有神同行。雖然我不能事事搞明白其中原因, 但人生路上有主伴我行, 當我繼續敬拜,我就知道所遇上的, 是神讓我經歷的美好人生,阿們。

【祈禱】當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讚美進入他的院。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詩100:4
主啊,我要常常敬拜你,因為我在敬拜中看見真實的世界,撒但已經被打敗,你已經得勝,叫我繼續跟從你,阿們。

 



[1] 信徒即使有信心, 十分堅強, 但親友講說這樣言論會叫人崩潰, 所以, 即使信主多時的人都會埋怨神, 諸如「why me?」、「何必偏偏選中我?」等,…

[2] 約伯的回應可否給我們一些鼓勵和安慰?

約伯記 (Dailymanna, 今日讀經)


簡介:
        約伯記的文學體裁是詩歌。不少人認為約伯應是活在上古時代的人。因為書中沒有提到以色列的歷史和神的律法(還沒頒佈),約伯死時超過140(42:16),約伯自己獻祭(這是後來律法中所不許的),而且約伯的財富是以牲畜來衡量,表示還在遊牧時代。所以約伯看來可能是亞伯拉罕的早期後裔。近代學者認為本書寫成時間應是在被擄回歸期間,因為找到亞蘭文的古卷,而亞蘭文是亡國被擄後通用的文字, 約伯的名字出現在結十四14反映這事實。
結構大綱
        約伯記的開始和結語的故事說明都是散文, 而中間主體部份全都是詩歌, 內容是三個回合的對話, 每一個回合都是先有一段約伯的獨白開始(多為埋怨), 然後是友人回應, 然後是約伯的回應與總結。第三回合的第三個說話的人不是拿瑪人瑣法, 而是布西人以利戶。(三個回合的對話直到第三回合的第二輪對話結束都用同一結構。但到了第三個回合的第三輪對話卻不同。)
1:1-2:10敘事散文
第一回合 (1.提幔人以利法, 2.書亞人比勒達, 3.拿瑪人瑣法)
3:1-7:5 (4:1-5:27)
7:6-9:35 (8:1-22)
10:1-13:28 (11:1-20)
第二回合 (1.提幔人以利法, 2.書亞人比勒達, 3.拿瑪人瑣法)
14:1-16:22(15:1-35)
17:1-19:21 (18:1-21)
19:22-21:27 (20:1-29)
第三回合 (1.提幔人以利法, 2.書亞人比勒達, 3.以利戶)
21:28-24:17(22:1-30)
24:18-27:23 (25:1-6)
28:1-42:6 (32:1-37:24)
42:7-17敘事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