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可6:34)
|
叫門徒到荒野去(30-32):當門徒從各處傳道回來,要向耶穌報告他們的經歷時,耶穌叫各人一同乘船到加利利湖的一處曠野去歇一歇,因為那處不會有人搞擾。不過,當他們到了那個郊外地方時,卻發現有五千人在那裏!
A. 耶穌憐憫五千人。30-36
A1 叫門徒到荒野去,30-32
A2 門徒提出叫人走,33-36
B. 耶穌給眾人吃飽。37-44
B1 你門給他們吃吧,37-40
B2 都吃飽餘十二籃,41-44
門徒提出叫人走(33-36):當耶穌和門徒在伯賽大下船的時候?[1] 他們竟然看見有許多人已經在等著他們了![2]因為門徒的外展工作,有更多人指望耶穌替他們治病趕鬼,來的人特別多也可能是想確認耶穌是否真的是那要來的基督(彌賽亞),若然就即時擁立他為王。[3]天快黑了,門徒就提請耶穌叫眾人散去,好讓他們找地方吃晚餐。
你門給他們吃吧(37-40):天色向晚,門徒提醒耶穌要叫眾離開去吃飯,耶穌卻叫門徒給眾人吃,怎可能呢?門徒的回應說明,即使他們有二百個銀幣都不可能買到食物給這許多人食,[4]耶穌然後就問他們有多少食物,他們就找來了五餅二魚,於是耶穌吩咐眾人一組一組坐下。
都吃飽餘十二籃(41-44):耶穌卻叫他們把找到的五餅二魚拿來,他為餅和魚祝福後,就叫門徒分給眾人吃,結果五千人都吃飽了,並且還有十二籃子碎屑,原來耶穌是大應的供應者!不過耶穌供應了什麼給他們?他們所需要的,那是什麼?
當耶穌從船上下來見到這一大群人時,就憐憫他們,就即刻供應他們最需要的,「開口教訓他們」!原來,耶穌的話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耶穌知道,這些人最需要的,不是病得醫治,不是問題得解決,不是有工作,不是有飯吃;他們最需要的是「要與神相遇」,需要常有神同在,他們的病就得醫治,問題得解決,就有工作,就有飯吃,所以耶穌就開口教訓他們,因為聽到耶穌說話的人都可以被聖靈充滿,他們的問題才會真正得解決。[5]
耶穌是誰?耶穌就是那個願意把自己的身體被擘開,把自己的血傾流,讓每一個來到他面前的人都蒙憐憫,得牧養的主,他如今繼續對每一個來到他面前的人說話,叫他們「明白許多道理」。為要叫他們得生命,得豐盛生命。
【祈禱】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6:63) 主啊,感謝你揀選我作你的兒女,叫我可以認識你是大能的供應者,賜下話語,叫我生命豐盛,阿們。 |
[1] 應是加利利湖邊的伯賽大的曠野(見6:45,另參路9:10)。
[2] 有人知道他們的行蹤,並相互通告,單是男人就有五千人,未算婦孺。
[3] 猜想耶穌是聖經應許的那位彌賽亞(基督)已經甚囂塵上,所以才會出現在6:14-29眾人談耶穌是誰時,不少人以為耶穌就是以利亞,或先知等言論。也因此出現在約翰福音在耶穌行完五餅二魚神蹟後,很多人都想逼耶穌作王的記載(約6:15)。
[4] 提出這個數額應是要有這麼多錢才可以,但言下之意實是說明即使有錢也不能在那荒野買到足夠食物。當耶穌看見這大群人,就憐憫他們,並開口教導他們,當天快黑了,門徒眼見耶穌好像還沒有講完,就提醒耶穌是打發他們離開的時候了,耶穌知道這些人的需要嗎?他們來找耶穌,不是要來聽他「講耶穌的啊!」,若果耶穌一下船就按著他們的需要為他們醫病趕鬼,這些人的需要早就得解決了,就不用門徒提醒耶穌要及早結束,好叫眾人散去各自買東西吃去了。
[5] 當耶穌升天後,門徒每一次聚會後都會有守主餐的程序,就像這一次聚會後擘餅分魚一樣,所有的人因著聽到神的話,當他們拿著耶穌擘開的那餅,遞給他們的那魚時,耶穌知道他們的問題都要得到解決,每一個人都因此感受到耶穌對他的憐憫,得著耶穌的牧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